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
  第68章 記錄推廣青貯池(第三更)
  吃舒服了的朱元璋高高興興去上朝,方子上寫了很多對應症狀。

  他能看出來,這東西用來養大牲口才厲害,尤其是軍馬。

  同時他再次確認,對方不是別人的謀士,或呆在誰的身邊,一個主意都不出,要麽出餿主意。

  眼下解決個大問題,派人帶藥到長江上遊找家中牲畜得病的。

  來南京的隔離好,灌藥,黃酒,不放石灰。

  一個大牲口便是一戶人家的希望,等著乾活呢!
  ……

  朱聞天閑下來了,小夥伴們他不繼續教新知識,重複之前的三百千,寫,打算盤。

  果然,不是天才的人,背一背就忘,寫一寫又記不得。

  此過程要很長時間,營養和睡眠跟上,並快樂地去抓螞蚱。

  下丘村的孩子其實很努力了,他們知道憨憨哥的學問有多高,天那麽高。

  曾經沒錢請夫子、先生來教,更不用說去縣城上學。

  現在有機會,趕緊學。

  女娃娃若學得好,將來即便不招上門女婿,外嫁到夫家,也能立即掌權。

  這叫知書達理,不一般呢!

  嗯!能招上門女婿還是要招上門女婿,不受欺負,有了孩子姓朱。

  對呢!村子現在人太少了,都沒大牲口多。

  等新買來的牲口養好,村子就有六百三十九隻大牲口,人才五百五十二。

  到時候多給上門女婿家裡嫁妝,不對,是彩禮。

  不要對方出嫁妝,對方願意當上門女婿,證明出不起錢的。

  男孩子考慮以後考科舉,哪怕考個舉人,家裡就有朝廷的各種補貼。

  於是大家跟著憨憨哥繼續捉螞蚱,邊捉邊背誦。

  二層樓集群的工地目前歇工,建築工人回家收稻子去了。

  包括五十個運輸工,他們也得忙。

  等大家再種完油菜與苧麻,才能回來繼續上工。

  朱聞天自己不想蓋房子,他的砌磚實踐經驗短缺,能在吊線的情況下把牆給砌成筆直的一道彎。

  工地的具體操作,讓他動嘴行,推磚和泥沙也沒問題,砌……算了。

  如把工地換成實驗室,他又行了。

  李知縣等人繼續在村子裡辦公,每天看牲口棚子、田地、家禽散養場,詢問船隻捕魚去了哪裡。

  他們必須記錄下來,尤其是青貯池。

  他們學會一個詞,反芻,牛羊的倒嚼。

  吃青貯料後,牛羊長得好,不容易生病。

  “宜長,馬吃了如何?”李知縣發現村民不喂驢、騾子、馬吃青貯。

  找到同樣各處轉悠的裡長,詢問一下。

  “硬喂也吃,只是不愛吃,喂病了得治,何必給自己添麻煩?”

  裡長搖頭,試過了,憨憨讓試的。

  青貯飼料單獨放一處,有別的草料時,馬驢騾不會吃青貯。

  反倒是牛羊,那叫一個愛吃啊!

  有頭聰明的牛,發現青貯飯菜少,自己尋著氣味找到青貯池,要往裡進。

  倒不像水牛那般脾氣暴躁,只是不走,說啥都不走,最後喂了一叉子青貯才一步三回頭回棚子裡。

  “哦!原來如此。宜長,我看你村子有十個這麽大的池子,那個……”

  李知縣搓搓手,滿臉不好意思的神色。

  “之前準備一個池子養自己的牛羊,其他的池子賣給別處。

  後來牛羊太多了,至少得三個青貯池來用,並備兩個。
    知縣要的話,五個青貯池的……可提供,價錢什麽的好商量。”

  裡長本想說可以給,後來一琢磨不行,咱們很辛苦的。

  而且青貯池裡有連著大豆的秸稈、紫花地丁,很貴呢!
  “多派幾艘船,裝一池子的青貯,給宮裡送去行吧?”

  李知縣沒錢,他琢磨著宮中會給。

  他參與了整個過程,磨石頭、送去燒、磨水泥、修池子、割青貯、切青貯、放紅糖、蓋油布……

  他更清楚,這個法子放在更北邊才厲害。

  牛羊冬天吃不到青草,又無法給充足的精料,保證掉膘。

  這個青貯居然比青草還受牛羊喜歡,吃了冬天長膘。

  跟受乾旱影響,別人家水稻減產,下丘村反向增產一樣。

  簡直太霸道了,不講理了。

  “好,勞煩李知縣操心。”裡長答應。

  給宮裡沒問題,人家給了很多藥材。

  藥材想買,有的買不到,幾百年的人參都有。

  自己村子錢多,但去哪找?那東西屬於貢品。

  憨憨把特別珍貴的藥材,單獨用特殊方法保存,一直嘟囔著:賺了賺了,嘿嘿嘿嘿……

  “卻是打擾村子了。”李知縣松口氣,對方同意便好。

  裡長若不答應,自己不敢強取,非是怕裡長,乃無影無蹤那位。

  果然隱士啊!別人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而這位,他隱形?
  都說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那麽善隱者……

  裡長哪曉得李知縣的心理活動如此波瀾壯闊啊!

  他陪著笑:“何來打擾一說,有知縣坐鎮村子,村民心安。

  知縣安排船隻吧,這個青貯要封好一些,方子我寫出來。

  一個在於含糖多少,一個在於密封,一個在於發酵時有無腐爛之物。”

  裡長決定把東西給全了,當初說好的,要讓別人知道,並照著學。

  鄰村都窮,自己一個村子富,很危險,朝廷憑什麽保你?
  和睦鄰裡,對朝廷有價值,鄰村就不會有很多人要害你,朝廷願意護伱。

  “如此更好。”李知縣心情愉悅,笑著去寫題本。

  裡長嘿嘿笑兩聲,繼續看村子各處的情況。

  村民忙著察看麥田澆灌,手上拿著鐵鍁,見哪裡水不好通過,鏟兩下。

  年歲大的乾不了重活,就搓繩子、紡線、織布、喂雞鴨鵝。

  曾經臥病在床,不是癱瘓的,如今也能幫著做事,憨憨給醫,藥挑最好的。

  不少常用的藥一包包地包好,比如小兒夜啼,直接找對應的藥包,一包藥拿去熬,回頭給孩子灌進去,安神湯,可管用了。

  中午的時候朱聞天帶小夥伴們回來吃飯,一個個身上粘了不少水稻葉子和黃麻葉子,鞋上很多土,還有雞鴨的糞便。

  他們不去拾稻穗,沒有多少漏掉的,單純地去玩,抓螞蚱、背誦學過的課。

  趕著雞鴨,讓它們去吃,糞便留地裡,等翻耕時一起翻進去。

  雞鴨不會去吃快要收割的黃麻的,咬不動、口感太差。

  有地上的稻谷和螞蚱,這才是最香的。

  老母雞懂得照顧自己孵化或被人強塞到肚子下的小雞崽兒,教它們怎麽吃。

  大的螞蚱吞不下去,撕開,田鼠鑽出來,立即啄死,一群雞啄,包括公雞。

   不要忘了票,謝謝!農家鞠躬了!那個……嘿嘿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