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385.第384章 百官定酬績效嘗(第一更)
  第384章 百官定酬績效嘗(第一更)
  方衙役帶著吃完飯的隊伍離開,直接去看工作的地方,熟悉下地形。

  其他的衙役陸續帶著新人到盒飯店吃飯,裡長一律免費招待,人家剛來,也沒錢。

  從揚州府與鎮江府來的務工人員心中十分塌實,衙役領隊幫忙找活乾,而且始終負責。

  他們從未聽說哪個地方的官府這樣做事,服徭役的時候倒是有人呼來喝去的。

  衙役們確實很認真,因為他們有績效獎金,乾好了,一個月下來,可以多得半個月的俸祿。

  跟他們講情懷沒用,說律令,人家只要不犯錯就行。

  給錢,這個作用最大,衙役又耐心又積極,主動幫外來的務工人員考慮。

  那可是半個月的俸祿啊!原來一個月的俸祿能讓一家人一旬吃一次肉,多半個月俸祿,就可以天天吃肉。

  原來一個月的俸祿還包括別的支出,甚至是攢一點。

  就像之前一個月給一千文,四百文買糧食,二百文買油鹽等東西,一百文走禮與應酬,留五十文到年底一起做新衣服。

  再攢二百文以備不時之需,就剩五十文,拿來買點肉,一旬吃一次。

  突然多五百文,哎呦!這工作不乾好了被調崗,得哭死。

  於是兩個府過來的人感受到了盛夏般的炙熱,衙役什麽都管,還總是笑臉相對。

  怪不得人家這裡是南京,看看衙役跟別處的都不同,只要有事情就可以找。

  ……

  “宜長,你說咱是不是給官員的俸祿少了?看到多給衙役五成的俸祿,他們那個認真的樣子,真令人動容。”

  朱元璋帶孩子們來了,跟下丘村的孩子一同玩耍,他則找裡長說話。

  “陛下,俸祿不在於多少,而在於是否應該給。

  宣城縣的官員,帶領宣城縣百姓增加收入是以前的三倍。

  別的縣的官員,維持百姓原來的收入不變。

  這對於宣城縣的官員就不公平了,他們付出了更多。

  升官是一種激勵,增加一次性獎勵,亦是種激勵,可並舉。”

  裡長強調人的積極性問題,與百姓一樣,要個公平。

  我多做了,而且做得好,就應該多獲得,否則沒有動力了,混日子。

  朱元璋看看在那邊玩耍著都不吃飯的孩子:“前兩年朝廷沒錢,想多給也給不了,後來漲了一次。

  關鍵在於怎麽知道哪個官員做得好,哪個做得不好,只靠考評,顯然有缺漏。

  他們當咱不知道呢!以為隨便說誰好就是好,咱只是一時沒想到辦法。”

  朱元璋說完,看向裡長,意思是高人教過你這個沒?

  裡長點頭:“此事容易,如軍中一般,如何知曉哪支軍隊有問題,有單獨的人去查,而且不是一人一次。”

  “那樣做的話,要增加人手,花費又多。”朱元璋感覺人越多俸祿就越多。

  “比之百姓所得之利,派人所耗費才幾何?但凡查到一個貪官汙吏,抄家就能養活很多人了。”

  裡長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抓一個貪官,一下子就賺好多錢。

  朱元璋欣喜:“對對,是這麽個道理。官員治理,真如行軍打仗一般。

  打仗要看將領,地方治理要看官員,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上到重臣,下到衙役,皆如是。今天咱才知道,多給一半的錢,應天府兩縣的衙役居然能做到這等程度。

  原來一問三不知,念告示念不了的,如今帶著人去便民處,不但能輕松看懂招工內容,還能跟人家談。

  莫非一夜之間,他們就悟了?開竅了?咱怎就不信呢?”

  朱元璋說著就開始生氣,兩個縣的衙役以前遇到事情就以不識字的理由躲開。

  現在……不存在的,人家不但認識字,還能主動幫著自己的隊伍與另一邊講價。

  “陛下,以前他們確實不會,後來圖書館開了,他們都在努力學。

  俸祿一樣的話,他們會得越多,乾的活就越多,他們才不願意呢!
  等到了增加一半俸祿的時候,他們必須把本事展露出來,否則就沒有錢了。

  這樣的人其實最好治理,因為他們就想著能夠多賺點錢,沒有更大的野心。

  像有的人,具體做事咱也不曉得做過什麽,卻身居高位,還不在乎俸祿的,才叫人難以理解。”

  裡長順著話題聊,為了自己多賺點錢而努力的吏員和衙役,其實是最沒威脅的。

  朱元璋聽著,想到了個人,於是很自然地說:“胡惟庸最近確實……”

  說到這裡他猛然一驚,扭頭看裡長,裡長正張著嘴咬憨憨遞過來的肉串。

  “慢,我,轉,咬,哎!嘿嘿嘿嘿!”憨憨笑著教裡長怎麽吃。

  慢一點,咬住肉,然後他轉簽子,這樣肉就松了。

  “咱家憨憨就是懂得照顧人,好吃,憨憨你也吃。”裡長回應憨憨。

  朱元璋:“……”

  莫非裡長只是那麽一說,自己想多了?為什麽就想到胡惟庸呢?

  裡長嚼著肉,咬碎了咽下肚:“說起來太子妃不能總吃清淡的飯菜,鹽吃多了影響下奶。

  不過鹽少了,奶水中的一些東西和太子妃的身體需要的東西就少了。

  陛下可是見過馬牛羊吃肉?尤其是耗子等東西?”

  朱元璋一瞬間把其他的事情拋開,回憶下,頷首:“咱放牛的時候見過牛吃小鴨子,一口就給吞了。

  咱那時不敢說的,那鴨雛也是劉德家的,咱要是說,他就會打咱,說咱沒管好牛。

  咱現在不殺他,就留著他,顯得咱大度,另一個是給他堂兄劉繼祖封侯。哼!”

  裡長知道這個事情,而且憨憨講得更詳細,他卻不會就此事來說。

  “那是因為吃草的牲畜也需要一種叫蛋白質的東西,同時需要鹽。

  耗子、小鴨子等又能提供蛋白質和鈣,又能提供氯化鈉,就是鹽,所以它們才吃。

  故此,為了下奶而低鹽,不是最好的手段,喝奶的寶寶也需要啊!

  寶寶身體的營養運行也得依靠電解質,這些名詞,回頭我會寫出來名詞解釋。”

  裡長給朱元璋科普,憨憨就是這樣為他科普的。

  涉及到了一些名詞,這個得單獨解釋,否則大明人怎能聽明白啊!
  “好好好!就是有時候吃點鹹的也行?不能為了下奶就總不吃鹽。”朱元璋理解能力很強的。

  “是這個意思,那樣就把吃飯當成了負擔,奶水只要夠喂寶寶就可以了。”裡長認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