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406.第405章 細談有禮滿月送(第二更)
  第405章 細談有禮滿月送(第二更)
  “面前的地方將來修鋪子?”朱元璋吃了個半飽,天熱他吃不下去,又不想吃主食,溜達著四處看。

  劃格子的地方佔了三分之一的位置,眼前屬於清理好地面,準備建二層樓的地方,磚混結構。

  等將來拆的時候再砸了,磚混有個好處,不容易走水。

  全蓋木頭的,到時候一場火出現,所有的樓全完。

  “兩層樓,他們可以把貨放在樓上,也可以在樓上放桌子賣飯菜,或者是茶樓。

  不過裝修的時候,必須要讓我們看,留出來另一道門。

  我們修的時候會有兩三道門,一樓的前後門,加上二樓的樓梯門。

  遇到火災的時候,大家可以從三個門選擇跑,有人封門絕對不行。”

  “對,水火無情,得提前準備。要放大缸,皇城中要放,現在鐵多,用鐵鑄。”

  朱元璋按照下丘村提的建議來辦,在皇城中放很多個大水缸,滅火用。

  說到鐵,他扭頭看向自己的好大兒:“標兒,那邊的高爐和平爐產量還好?”

  朱標微微點頭:“父皇,一個月的產量比之前一年的還多出一倍。感覺那地方怎麽挖都挖不完。

  原來用木軌,不夠結實,總壞,礦石沉。

  之後把煉出來的鐵拿來鑄鐵軌,每日裡運輸起來又快又便捷。

  那裡專門修了碼頭,用船隻把鋼鐵運往別處,人越來越多。”

  “人多好,凡是犯了罪的就送去挖礦,咱可省錢了呢!
  宜長,你說過來著,人多經濟就繁榮,此刻那邊該如何?

  是否與周邊聯系上,通過其他的路把好處分潤一番?”

  朱元璋找到個話題就能扯到國家大事上,他不能跑出來就為了玩兒。

  裡長就知道不會輕松,好在他有準備,平時跟憨憨學的知識多。

  “陛下,那個地方屬於資源型地區,即以礦產和其他資源資源開采及加工為經濟主導的地區。

  之前那裡沒有什麽人居住,故此那裡是先開采礦,之後慢慢因礦而形成大的人群聚居區。

  現在是采礦、冶煉鐵、再煉鋼、處理礦渣,礦渣能夠用來燒水泥和其他耐火磚。

  有了如此基礎,自然會出現周邊產業,包括運輸、餐飲、醫療、深加工等。

  運輸主要在於長江,碼頭必須繼續擴大,同時為來往船隻的人提供生活便利。

  打造鐵鍋、菜刀等百姓家中鐵器的人,自然也會過去,就近取材。

  這時,商業會出現,然後就是其他的人需求的居住房屋。

  不能輕易低價把那裡看著不值錢的土地賣了,將來會越來越繁榮,當塗都比不得的。”

  “嗯……圖。”朱元璋要看地圖。

  後面有人立即抬個大盒子過來,裡面就放著地圖,現在朱元璋到哪都得帶上大明地圖。

  “宜長你看,此為臨摹出來的第四套地圖,照著第二套臨摹出來的,正有人用第三套地圖雕版。”朱元璋先介紹下。

  “嗯嗯!”裡長不說其他的話,他知道陛下心心念的是村子的那一套地圖。

  裡長熟練地找到編號,抽出來打開:“陛下你看,這個位置,將來會非常繁華。”

  裡長指頭在地圖上畫一下,畫的正是馬鞍山市中心及碼頭的位置。

  “陛下,當前鐵礦用上了鐵軌,那麽當鐵軌越來越好用的時候,就會有牲畜拉的車走在鐵軌上。
    從采石磯到當塗縣的長江是逆流,從當塗到上遊的還是逆流。

  尤其是需要纖夫拉纖才能通過的地方,如果把鐵軌修過去,大牲口拉著車運輸貨物,比船隻更有優勢。

  長江河流湍急的地方,其實炸了就行。船隻加個明輪,一邊拉纖一邊蹬。

  唐朝的時候就有明輪的輪船,只是受製於軸承方面的因素不好推廣。”

  裡長哇啦哇啦給朱元璋講繁榮的區域和鐵軌與新軸承出現的應用,每一句話都是可行的。

  下丘村就用著地面軌道和空中索道,不能成為現實的東西他不說。

  徐掌櫃在後面不遠處聽著,發現學到了許多,也知道了許多。

  原來下丘村如今的地位是這樣來的,並不是討好與諂媚誰。

  人家裡長就能為陛下講解各種實際情況和國策,據說他們背後還有個藏起來的高人。

  那天自己親眼見到下丘村的裡長帶著隊伍直接進西華門,平時他們都繞路。

  而那天正是太子妃生下朱雄英的日子,顯然下丘村的人急著過去幫忙。

  “哦~~長江危險地方的水下礁石能炸?對!
  用繩子把人放下去,戴上透明的琉璃鏡子,把炸藥包放上,留個竹筒的管子什麽的點火。

  明輪的事情其實是軸承和連接地方的強度,蹬的車的鏈子強度就不錯了。

  還能夠用非鏈子方式帶動軸承,連杆式的。

  而鐵軌也應當修,馬拉著走一次能運輸不少貨物,比馬車強。”

  朱元璋一樣樣分析著說,他跟著下丘村學了不少知識,包括名詞解釋。

  他曉得,下丘村對大明的輔助是全方位的,農業、工業、教育、對外政策、經濟、政治、軍事……

  而且始終保持著那種我先給伱打個樣兒,然後你看看行不行的風格。

  “宜長,明輪的船你們有了?”朱元璋一想,剛才似乎缺了東西,打樣兒呢?
  “過些日子給陛下看,六月十八,如何?”裡長猶豫一下,給出個日期。

  “為何非要指定……行!”朱元璋剛說出來幾個字,又突然點頭。

  他記得日子,好大孫五月十八出生的,六月十八正好是滿月。

  人家下丘村明面上不說什麽,暗中顯然在積極準備。

  其他人送好大孫的滿月禮,無非就是值錢的東西,還有書畫等。

  下丘村會送什麽?琉璃?香皂?冰糖?炸藥?八音盒?大棚蔬菜?燧發槍?帶轉輪的燧發槍?

  那真是小瞧下丘村了,人家送的東西絕對是現在看不到的。

  一個村子都在保密,自己就別提前知道了,留給好大孫。

  “這地方確實不錯,要建朝天宮?倒是不急,慢慢攢錢。

  工匠少,就用現在的工匠乾活吧!給他們錢,不征新的工匠。

  那時咱著急,想快些把中都建好。如今想想,確實不必,百姓休養生息當為重。”

  朱元璋又提到以前的決策,絲毫不在意承認錯誤。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