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381.第380章 樁樁國事有所待(第二更)
  第380章 樁樁國事有所待(第二更)
  說話的時候,孩子們用箅子把魚肉給烤好,烤得很乾,可以磨牙用,正適合喝酒。

  喝啤酒使勁吃菜,很快就吃飽了,喝不下去,再喝就吐。

  吃一點菜,然後慢慢喝酒,主要在於聊天。

  真為了吃飽,來碗面,吸溜幾下吃到肚子裡,好了。

  朱標撕下來一絲魚肉,繼續問:“為何要明年,今年與明年有何區別?”

  “太子殿下,可記得山東乾旱未怎麽減產,又在麥茬上種的豆子?

  太平府與寧國府兩茬輪種,又是試行的關鍵時刻,要看今年秋收。

  若一切都好,應天府就可以稍微漲點價錢,推高糧食與蔬菜價格。

  吸引外來務工人員到此,也吸引糧食流轉,否則各地糧食產量高,傷農啊!”

  裡長說完也撕魚肉,扔嘴裡慢慢嚼,確實好吃。

  朱標看著裡長:“現在就開始考慮山東大豆收獲和另外兩個府的糧食增產了?那麽糴米不行?”

  裡長把魚肉絲咽下去:“糴米是糴米,屬於朝廷儲備糧問題,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並用才好。

  以糴米的方式收糧,其他地方的百姓會擔心自己跟著學習輪種,付出很多,朝廷突然不收糧了,積極性不高。

  真實的糧價上漲,方可促使他們願意去做。

  等到周圍各州府的百姓皆如此時,即便糧價掉了,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兩茬耕作模式。

  再通過商人的運輸,把江南多出來的米運到北邊去賣,北邊的百姓便能吃飽飯。

  大明天下是一盤棋,以一地之勢,盤活整個棋局,乃上位者應為之法。

  洞庭湖所在,本是不錯的種田之地,可惜連年戰爭,人口少了。

  另有廣州那邊,同樣適合種田,讓地少人多的地方的人口過去,免他們二十年田賦又如何?

  他們種出的糧食,終歸要流往大明各地,咱們收運輸的船稅,販賣糧食的商稅,糧油店的店鋪稅。

  最終錢財還是要進到朝廷的手裡,百姓越有余糧和賣糧的錢,越會購買生活物品。

  商品每一次流轉都是帶稅的,像琉璃燈,多收奢侈品稅。

  能花十貫買一個琉璃燈的人家,就不會在意增加三成稅,變成十三貫。”

  “二十年有些多,十年還行,否則別的地方百姓該不願意了,其實……”朱標說著停下來。

  裡長知道太子要說啥,其實兩湖地方因為陛下打仗,讓陛下損失很多,所以故意抬高那裡的田賦。

  很多人就因此往別處跑,結果那麽好的地方許多田荒廢了。

  不算什麽問題,再減免,自然有人過去。

  不止兩湖,還有福建,同樣收很多田賦,並遷徙走當地的一些人。

  怕他們繼續在那裡搞事情,萬一組織人手起兵,又因為海的緣故,四處跑,不好抓。

  都是憨憨說的,憨憨好像什麽都知道。

  “太子殿下,陛下在建國的時候就已大赦天下了,其他的事情很好調整。

  雄英會慢慢長大,過些日子等太子妃坐完月子,他就滿月了。

  想來大明百姓知道後都會十分高興,像過年一樣喜慶。”

  裡長突然說了一番關於小寶寶的話,那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朱標眼睛一亮:“甚好!回去我與父皇說,借此機會免了之前多地多征的田賦。
    不過更南邊,他們一年兩茬種起來非常容易,倒是還要多交一份。

  即便冬天,雖說那邊也種不出來黃瓜,卻有其他的蔬菜能生長,如四川一些地方。”

  朱標悟了,用自己的兒子滿月為借口,幫別的地方把之前增加的田賦降下。

  因為父皇的目的就是通過高田賦,逼當地的百姓走,怕!父皇水戰不怎麽好。

  眼下北元的和林估計快打完了,大明兵力回調,百姓再沒有心思想別的。

  “月,滿,禮,玉,紅。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聽了一會兒,反應過來自己應該出聲刷存在感,正好提醒一下。

  “對,上次的雞血石,那裡全被宮中佔了,百姓新蓋了房子,很高興。

  現在考慮怎麽把雞血石的價錢拉上來,讓別人認同,咱好賣石頭賺錢。

  先賣最不好的,等著價錢升上來,再一點點撲賣好的。”

  朱標居然聽懂了,滿月的時候應該送禮,送紅色的玉,那不就是雞血石嘛!

  沒想到憨憨居然記得那種石頭,雞血石雕刻印章,手感色彩確實挺好的。

  裡長跟著想起來:“此事簡單,下丘村與諸位親王合作的店鋪要開了,奢侈品店中擺上,再找人傳揚一番即可。”

  “甚好,如此就讓下丘村來辦,我叫人送來石頭,不過給我家雄英的滿月禮,可不能是這個。”

  朱標答應下來,又強調滿月禮的事情,這破石頭顯然不符合下丘村的身份。

  “太子殿下放心,必然讓雄英滿意。”裡長笑著說。

  給太子妃肚子裡的孩子所準備的禮物,一直在做著。

  不是嬰兒車和奶瓶,那東西在宮中隨處都能見到,必須是別人所沒有的才行。

  一個時辰後,朱標和朱樉喝好了,告辭離開。

  朱標嚼著黃瓜找到父皇,不然一嘴酒味。

  “也不說給咱帶兩串兒回來。”朱元璋看好大兒空手而來,抱怨一句。

  “兒臣怕路上涼了不好吃,便未曾拿。”朱標解釋一下。

  “咱頭一次聽說這天還能涼?下回說怕熱壞。那邊怎麽說的?”

  朱元璋鄙視下,讓人送來椅子,詢問情況,他讓兒子過去問的。

  “父皇,是這般……”朱標把與裡長交流的話複述出來,最後總結:“看樣子高人熟知經濟之道。”

  “何止經濟之道,咱只看當下,他在算將來,提前安排與布局,從中都暫停修建之前開始的。

  算算日子,高人到下丘村開始做事的時候,不過三年多,應該是在收完水稻後開始的。

  那一年他們最難,村民拚命乾活,四處找人租牲口。

  然後賣螃蟹,再籌錢典當東西買紅糖做冰糖賣,日子一下子就變了。

  太快了,緊接著各種事情把咱都給調動起來。

  上次咱們過去,給咱們講女真人的事情,北元還未打完。

  今天你問,給你講全大明一盤棋,日子卡得太好了,不曉得他還要作甚?”

  朱元璋有一點點鬱悶,一直被牽著走,關鍵又有錢、又有糧、又有好武器,這叫什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