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341.第338章 閑來無事聖出行(第一更 月票
  第340章 官有私心又公情(第四更)
  一盞盞琉璃燈掛起來,把本就不怎麽黑的食堂照得更亮。

  大家喝冰鎮的黃酒,十六道菜每道只有一小碟,感覺兩口就能吃掉。

  食堂中間的位置空出來,有歌舞的人表演,避免有人小聲交流其他人都能聽見,也防止冷場。

  不過樂器的聲音不大,在旁邊有個動靜,跳舞的人晃來晃去就足夠了。

  她們屬於禮節隊伍,沒人盯著她們看,一般別人吃完飯了,她們拿到賞賜,再吃飯。

  大臣們的面前擺十八個碟子,十六個裝菜,一個用來放菜,另一個大一點的,菜裡有骨頭,可以吐到裡面。

  太子妃面前只有六道菜,下丘村的孕婦都這樣,而且有四道菜是別人沒有的。

  “李知縣,平日學時沒少吃苦吧?”朱元璋看李知縣順眼,叫到旁邊的桌子上吃。

  “回陛下,臣總來,每回來,必然要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看牲口是否添小的了,哪隻豬最肥,蜂箱中的蜜蜂變多沒?
  總看,就跟自己家的一般。而且必須要學,當官不能全指望下丘村給好處。

  臣乃一縣之主,在縣裡找塊空地還是很容易的。

  宣城外面是宛溪,原來有一片采石場,空出來不適合種地,臣就……”

  李知縣透露秘密,宣城縣自己養竹鼠和家禽,就在城外原來的采石場。

  城裡的市場晚上會留下很多爛菜葉子,衙役在關城門前收集起來帶到外面喂竹鼠、家禽。

  接著找工匠,采石場基本上沒什麽石頭了,卻足夠打出來幾套石磨。

  把十套石磨放在采石場旁邊,為百姓磨米,百姓願意自己推磨,免費,自己推完,就掃乾淨,稻殼什麽的都拿走。

  百姓推不動,可以用稻殼或麥麩來租牲口,磨完了東西,留下一部分稻殼、麥麩。

  這些繼續用來養竹鼠、家禽,附近有竹林,輪班休息的衙役去竹林砍嫩竹子、挖竹筍喂竹鼠。

  竹鼠一年下八窩崽子,一窩好幾隻,養半年就可以交配,只要食物能跟上,那數量……

  家禽的蛋一般會拿出來部分孵化,剩下的給府衙和縣衙的官員衙役們分了。

  大家拿到蛋,不想自己吃的,可以攢著換其他東西,補貼家用。

  竹鼠養了一年了,還沒殺過,等著過幾天殺一批,好分肉和賣皮毛、熬油、處理鼠須。

  晚上城外的地方,由府衙輪值下來的衙役和縣衙的衙役一同換班看守,避免丟東西。

  理由是官方先嘗試養殖和學習,積累經驗,記錄過程,確保安全。

  待確定成功後,推廣給寧國府各縣願意參與養殖的百姓,帶百姓致富。

  李知縣說完,抿抿嘴看向陛下,就這樣,我們怎麽可能不會?

  旁邊的大臣們:“……”

  他們頭一次見到,有人可以把公器私用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仔細一琢磨,沒毛病,至於為什麽把家禽的蛋分了?因為不知道是否養出來的有問題,先自己試試毒。

  朱元璋反而露出笑容:“只要不是強搶百姓的稻殼和糠,拿來喂養便好,那竹鼠你們推廣給百姓?”

  “回陛下,臣管的宣城縣用不著臣來推廣,除下丘村外的二十一個村子,他們自己照著下丘村學。

  養豬、養家禽、養竹鼠、養大牲口、修青貯池、養羊,包括種地。

  在沒有大棚的情況下,別的方法,下丘村怎麽乾,他們就怎麽乾。

  臣隻管盯住下丘村,還有城裡的一點事情,其他的不操心。
    這次殺竹鼠,乃為了配合府衙,挑產鼠少的殺。

  再找人配合,讓百姓知道竹鼠值錢,他們才願意養殖。

  江南竹林多,通常找到了竹鼠,百姓們就自己吃了,野外哪有人工養得多?

  另外需要用藥,價錢低廉又容易找的藥,下丘村都給了方子……”

  李知縣說起寧國府的計劃,讓百姓看到價值,然後才願意飼養,這個時候再告訴他們會遇到什麽情況,用啥藥。

  不相信的百姓可以到外面的采石場看,之前有不少百姓都知道了,他們來磨米,順便瞧瞧。

  百姓的眼中,竹鼠就是有點肉,皮呢不大,做個小墊子什麽的。

  一般在挖竹筍的時候見到了,能抓就抓,抓到屬於吃頓好的。

  朱元璋頷首,端酒碗向李知縣示意了一下,自己喝。

  李知縣受寵若驚,趕緊喝一大口。

  大臣們聽出來了,說寧國府的府衙與宣城縣的縣衙有私心,沒錯,他們就是想自己增加收入。

  不過人家在增加收入的時候,心中確實想著百姓,真的是在嘗試養殖竹鼠。

  竹鼠會生病,而且飼養的時候,一旦母竹鼠產崽,就得跟公竹鼠分開,不然公竹鼠會咬死小竹鼠。

  而野生的竹鼠是母竹鼠肚子裡有了小竹鼠就會離開公竹鼠,躲起來。

  等著小竹鼠出生,養大了能獨立生活了,母竹鼠才會回去找之前的公竹鼠。

  然後還有更複雜的操作方法,否則一年下不了那麽多窩,只是越複雜越容易出問題。

  ……

  一頓午飯吃完,李知縣等四個宣城縣的官員跟在了朱元璋的身邊。

  關縣丞、鄭主簿、王典史三人負責介紹家禽養殖和蜜蜂養殖、黃鱔養殖。

  黃鱔別的村子不養,他們會捉,下丘村必須養,它屬於藥,吃的時候隨時取用鮮活的。

  朱元璋一路走著、聽著,非常愉悅,他就希望大明的所有地方官都能如此。

  隨便找出來一個官員,正常的文書、斷案方面不存在問題。

  然後熟悉百姓生活上的所有方面,拿出來一種牲口立即說出來怎麽養,生病了用何藥。

  知曉家禽的所有習性,能人工孵化,又能把孵化好的塞給母雞、母鴨、母鵝帶。

  日常生活中能用上的動物和魚什麽的,同樣懂得功效和飼養方法。

  包括蜂蜜從割蜜到搖蜜,怎樣分巢控制,等等。

  朱元璋滿眼笑意地看看李知縣四人,準備……讓們繼續呆在宣城縣,不忙升官。

  下丘村需要穩定,把原來的官員升上去,新的官員是何心思便不知道了。

  到時候給下丘村添麻煩,即便把人殺了又如何?損失是挽回不了的。

  朱元璋如是思忖著,大家來到小麥地,麥田中一片金黃,在陽光下顯得刺眼。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