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灌籃:我的湘北留學生涯》514.第509章 鐵血教練和“鐵血”球員!
  第509章 鐵血教練和“鐵血”球員!
  社會的殘酷,黃種人在歐美世界的地位,武道在進入訓練營之後也算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過了。

  當下的亞洲,還是“落後”、“體育荒漠”的代名詞,其實絕大多數的球探都對武道的天賦和潛力存疑。

  只是ESPN本質上是一個媒體,需要維持住自己媒體人“公正”的臉面,在進行球員排行的時候雖然依舊會帶著自己的主觀色彩,但是也不會在這方面偏差太多。

  讓武道這個帶領橡樹山高中打出校史最高戰績的球員位居榜單前列,已經是用有色眼鏡看人的結果了。

  而ABCD訓練營的球探,更是絲毫不掩飾對黃種人球員的輕蔑態度,讓武道入營,本就已經是看在了老K教練和橡樹山這個名字的份上。

  要是讓他們自主選擇,甚至根本就不會給武道這個黃種人球員發送邀請函。

  什麽,武道在高中的州賽上面場均40+?

  那麽如果當球探們搬出“偶然”、“透支天賦”這些詞條的時候,教練們又應該怎麽應對呢?
  事實上,訓練營的教練數量是有限的,能夠親自考察的球員也是有限的。正因為如此,才會有試訓,才會有推薦機制。

  武道入營的時候順位雖然非常低,但是隨著武道展露實力和天賦,只要訓練營的教練們不眼瞎,總是能夠看到發光的武道的。

  甚至,哪怕是ABCD訓練營的教練、助教們眼瞎也沒有關系。

  訓練營是對外開放的,每天都有媒體、高校球探、聯賽球探來觀摩訓練,只要球員足夠出色,曝光度根本就不用怕不夠。

  而且在這個時候,武道的膚色,反而是讓他成為了在訓練營當中最顯眼的人。

  一眾黑人球員、白人球員當中驟然出現了一個黃種人球員,本就依靠“熱度”過活的媒體,怎麽可能會放過對武道的關注呢?

  C組前一周的訓練內容都是大量的體能訓練,當然了,體能訓練的方式顯然也不是武道最熟悉,最蠢的“跑圈”。

  訓練的內容很全面,包含了防守腳步的練習、運球基本功的練習,還有就是投籃的練習。你沒有聽錯,體能訓練的內容,是這些。

  強化球員基本功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面磨煉球員的體能,這就是訓練營之中的訓練方式。

  高強度的基本功訓練,消耗體能的速度,可遠比跑圈來的厲害的多。

  當然了,這種訓練方式武道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其實他自己訓練的時候,還有在橡樹山的時候,訓練的方式方法也是和訓練營當中的訓練方式類似。

  訓練營當中除了訓練量大了很多以外,並沒有給武道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換湯不換藥嘛。

  只不過,武道這樣的想法隨著第一周的訓練結束,就徹底改變了。

  第二周的訓練內容就和第一周有了極大的不同。

  第二周是運動表現能力的訓練,除了有人給球員們制定食譜以外,球員們的訓練也是三三兩兩的分散開來了。

  訓練營沒有那麽能力給每個球員配備專門的訓練師和營養師,但是給球員們按照身材,進行粗略的分類訓練,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運動表現的訓練涵蓋了力量訓練和爆發力的訓練,同時對一些過於瘦弱的球員,教練員也是給出了相應的增肌建議。

  雖然不知道給出增肌建議的教練到底靠不靠譜,但是總體來說,總是比部分“野孤禪”自己瞎練效果要好。

  武道印象最深的一種訓練方式就是“爬行”。

  在教練的指示下,武道在訓練之余還要進行爬行訓練。

  你沒有聽錯,就是那種雙手撐著地面的爬行!
  不是教練員們拿武道取樂,爬行的姿勢,能夠最大程度上面的調動球員的核心肌肉,同時在爬行的過程當中能夠活動球員脊柱,對於那些訓練走偏,彎腰駝背的球員來說,這種訓練方式好處非常多。

  在鍛煉核心力量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些輔助矯正的作用。

  用這種方式活動開了之後,武道也確實是能夠感覺到神清氣爽。

  在深入了解了這種訓練方式之後武道甚至想著要不要回國,去找個“開龍骨”的傳武大家正經的學一學。

  教練們安排的這種訓練方式,確實是讓武道受益匪淺。

  同時,針對武道現在的體型,教練們也是建議武道酌情增肌,教練組的成員們仔細的觀察過這段時間武道的運動表現,發現武道不但速度快、力量強,甚至連爆發力,都非常出色。

  以武道這個黃種人現如今的體重而言,他能夠有這樣的運動表現已經是讓教練們驚為天人,同時他們也覺得武道還有掛肉的潛力。

  對於一個球員來說,在保持速度和靈活性的基礎上,增肌絕對是加強自己統治力的一種絕妙的方式。

  注意,這裡說的是增肌,而不是盲目的增重。

  增肌和增重完全是兩個概念。

  肌肉那是肌肉,而增重,增加的則有可能是脂肪。

  人的體重,一個月的時間有可能長個十來斤,但是肌肉,哪怕是用一年的時間,也許只能是增長2-4kg。

  增肌往往也伴隨著增重,但是概念完全不同。

  當然了,考慮到武道現如今只是一個高二年級的學生,並且黃種人總體上相較於黑人、白人發育周期更長、更緩,教練組給武道的增肌建議也是非常的保守。

  在飲食方面,武道的習慣本就非常的健康,教練組們也只是建議武道在保持現狀的同時,增加一成的牛肉攝入量。

  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一是傷病,二是自律。

  這裡的自律不單單是指訓練,同時也是指代飲食。

  教練們給每個球員都給出了飲食指導,但是真正能夠嚴苛執行的人,卻少之又少。這也很好理解,參加訓練營的人都是天賦異稟的高中生,憑借著他們一路成長起來的經驗,這些高中生們也是在籃球這一條道路上面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他們看來,他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去吃“自律”的苦,也一樣能夠成為頂尖球員。

  因此真正把教練組的話放在心上的球員,並沒有多少。

  不是球員們懶惰,吃不了苦,他們只是不重視飲食對於球員的影響,平常的訓練,參加訓練營的球員一個比一個卷!

  武道是把教練們的話聽進去了,如果可能的話,武道甚至打算專門請個有名的營養師,請個專業的體能教練來指導自己。

  如果是在亞洲范圍內的話,縱然是你想找,也找不到這樣的人。不過在美國,只要伱肯花錢,這樣的人還是能夠找得到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某位波蘭中鋒了,當年他試訓某休斯頓球隊的時候,球隊希望他繼續在CBA磨煉,看好對方天賦的同時,也派出了“禦用”訓練師吉米,希望幫助波蘭中鋒在國內打球的時候也能夠繼續成長,並且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

  結果你猜怎麽著?
    那個訓練師最後給我國球員的評價是——不自律。

  不是單指某波蘭中鋒,而是地圖炮,泛指所有球員!
  所以說啊,有時候球隊輸球,球迷不能隻盯著教練,盯著連手都撩不到的什麽民間組織的什麽主席,也需要看看球員自身的問題。

  打的菜就怪環境怪體制,環境和體制可不能背下這個鍋。

  有些人是真的沒這個條件,姚、易乃至更早一些的球員成長的時候哪有什麽體能教練、飲食指導?
  但是有些球員,明明有著優厚的條件,卻根本不加以利用。

  靠著天賦能夠走上一個台階不假,但是靠著天賦就想要登頂?你以為全世界就你一個天才?
  喬丹打了15年的NBA,也沒見他有15個總冠軍戒指啊。

  武道對於自己現如今能夠擁有的東西異常的珍惜,教練的訓練方式,食譜建議他用腦子一時間記不住這麽多,也會用筆細心的記下來。

  科比在某天在宿舍的時候看到武道在記錄這方面的東西,也是上了心,學著武道的樣子,偷偷記錄。

  科比和武道這個野孤禪可不一樣,他爹是職業,他的資源遠不是武道能夠比的,但是之前的科比只是被動的接受訓練,老爹和老爹請來的訓練師怎麽說,他就怎麽做。

  但是現在,科比也開始思考這些訓練背後蘊含的東西。

  一周的體能訓練,一周的運動表現訓練。

  兩周的訓練,球員們都是淺嘗輒止。

  有些人覺得這麽短的訓練沒什麽吊用,練過了就沒再放在心上,但是有些球員卻是收獲頗豐,像是武道,也是對自己以往的訓練做出了一個調整。

  球員的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武道對自己的成長,有著充足的耐心,不會因為短時間內沒有效果就放棄改變。

  兩周的訓練之後,ABCD訓練營也是正式進入到了“訓練營”的訓練方式。

  比賽。

  無休無止的比賽。

  訓練營能夠教給球員最核心的東西,在兩周的時間裡面已經都教了,能不能領會那些東西,就看球員們自己的造化了。

  教練在平常訓練的時候理所當然會強調那些基礎訓練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放在心上的,其實沒有多少人。

  這也正常,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天天教學生讀書有多麽多麽重要,但是真正竭盡全力的,依舊只有極少數人。

  不過人這種生物有意思的一點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是那種撿芝麻丟西瓜的人。

  兩周乏味的基礎訓練大家感到厭煩,但是一到沒有什麽“營養”的練習賽,球員們的積極性卻是都上來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練習賽有很多球探、媒體來看球,被這些人看中,有可能就一飛衝天了!!
  這是絕大多數球員心中所想的。

  他們都忘了,練習賽其實是為了檢驗訓練場成果
  他們反而是將訓練賽,當做了真正的訓練。訓練賽有訓練效果不假,但是球員想要有質的飛躍,務實基礎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訓練賽,武道反而是變得異常的平淡起來。

  在和隊員們打比賽的時候,武道也是保持著平常心,有機會就打,沒有機會也不強求,總之就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過有些球員在媒體和球探們的注視下卻是失去了本心,原本在自己球隊的時候還是一個懂得分享的人,但是到了練習賽的時候,一個個都化身為了獨狼,
  為了突出個人的特點,為了亮眼的數據,開始相互爭奪球權。

  在C組的練習賽中,場邊的教練和助教們顯然是也是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去阻止。

  甚至在進行戰術講解的時候,也是淺嘗輒止,粗粗提醒了一聲,球員們聽不聽,他們根本就不在意,也不會去罵那些不聽話的球員。

  球員們越想“進步”,起到的效果反而並不好,絕大多數的球員在這幾天的練習賽中,自己的失誤率、命中率、效率值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C組數據最好的球員,反而是相對佛系的武道。

  武道上場的時候也不乾其他的事情,就是卡卡位、搶搶板,機會出來了要球哪怕隊友不給,武道也不說什麽。

  但是佛系並不能夠代表武道不突出。

  三四天的訓練賽打下來,武道場均上場23分鍾,但是卻能夠轟下場均27分8籃板4搶斷4封蓋0助攻的恐怖數據。

  武道的恐怖表現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媒體和球探的注意,武道在場上打球的時候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變多了。

  不過對此,武道並沒有搞什麽奇奇怪怪的事情吸引媒體注意,就是打著自己“自認為還算合理”的球。

  武道要是學學“搶跑營銷”,學妮姐幾個動作裝裝逼,他的關注度還能夠上升不少呢。

  不過即使是沒有花活兒,依靠誇張地場均數據,武道也是順利進入到了B組,和B組的球員們進行合練。

  B組的主教練並不像C組的主教練那麽佛系。

  他是真的想要教給球員一些東西,因此B組的球賽就“合理”了很多,雖然依舊有搶奪球權的情況出現,但是不會像C組那麽離譜,C組最離譜的事情就是搶斷隊友的傳球了。

  武道在B組打球就要舒服一些了,同時他的場均數據也是發生了變化。

  他的上場時間增加到了場均33分鍾,個人數據也是來到了場均43分13板5.4搶斷,3封蓋。

  當然了,武道的助攻數依舊是最亮眼的——0。

  在別人眼裡,武道其實就是那種不傳球的獨狼,只是在武道眼裡,他每一次出手,都是最好的選擇,都很合理!
  佛系只是武道自認為的佛系罷了
  在B組打球,武道的數據是最華麗的,球場表現,他是最吸睛的,同時,他也是教練罵的最多的人。

  B組的教練從不批評武道打球獨,他從來都是批評武道跑位不夠快,戰術執行不夠完善;防守老是且戰且退,明明可以用力量直接堵死,卻喜歡放對手半步追擊封蓋;還有就是罵武道明明能夠依靠著天賦衝進去劈扣反而選擇“飄”在外線投。

  B組的教練是個暴脾氣,直腸子,很看不慣武道的“鐵血”中投。

  在他的怒罵聲中,武道也是有所改變。

  以前他也有朝著真鐵血的方向發展,只是之後嘗到了“鐵血”中投的甜頭之後,就變回去了
  安西教練是真佛系,武道的習慣改了一半就改回來了。至於史密斯教練,他也是提過兩嘴,只是看武道效率這麽高,也就沒在意,不提了。

  不過武道這一次遇上的教練就硬了很多,不管武道交出再怎麽華麗的數據,看的不順眼劈頭蓋臉的就罵,覺得武道打球不合理也是罵。

  武道出場時間為什麽會是場均33分鍾,因為剩下的七分鍾都在被罵.
  不過對此,武道也沒有怨恨自己的這個教練,只是記住了教練的名字。

  菲利普·桑德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