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第53章 聲勢驚人
  第53章 正面交鋒
  項羽所率騎兵與這些羌人騎兵正面猛烈交火,雖說正常情況下東漢朝廷的騎兵作戰能力都不如這些羌人騎兵,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羌人和匈奴人一樣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從小到大,日常生活之中都是離不開騎馬的,因此他們對於騎馬是非常熟練的,甚至都已經印刻進了基因之中。

  所以羌人騎兵往往不需要太進行某些專門的訓練,就能夠擁有相當強大的作戰能力,而且他們彼此之間往往也比較熟悉,很容易相互之間組合成一些能夠在戰場上彼此支持的小隊,而這一點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騎兵往往需要面對更加混亂的戰場局面,能夠在身邊有靠得住的人作為自己的側翼那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騎兵獲得更強的作戰持續能力。

  另外如果真的要對這些集結之後的羌人騎兵進行專門的訓練,他們所生活的地方也更加適合開展大規模的騎兵突襲訓練,而這一點也是很多漢人騎兵在訓練時難以做到的。

  但是東漢的騎兵也並非是完全一無是處,他們其實也在一些方面是有著優勢的,首先一點就是東漢王朝的騎兵的武器與盔甲裝備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當然羌人騎兵為了保持最大的機動性,往往披甲率都很低,而東漢王朝的一些騎兵在披甲率上要高上不少,當然在實際的作戰過程之中,有時候機動性的重要性要遠遠比防禦力更加重要。

  而東漢騎兵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在戰場之上的執行能力,這一點倒不是說羌人騎兵本身的執行能力不好,還是因為羌人天生的性格就要更加的自由奔放一些,所以他們在戰場之上的紀律性方面要差一些,而東漢的騎兵所受的嚴格軍事訓練,只要有十分厲害的將領統帥,那麽其戰鬥力就能夠比羌人騎兵更加強大。

  而羌人之所以讓邊章和韓遂成為自己的統帥,其中也有一定的原因在於他們自身的統帥能力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希望借助邊章和韓遂的領導能力,事實上許多羌人將領都是屬於純粹的莽夫型的,依仗著自己的武勇衝鋒陷陣還是挺厲害的,但是在遇到項羽這種兼具勇猛與統帥能力的人,自然也就佔不到任何便宜了。

  羌人的騎兵似乎是試圖憑借著自己在數量上的優勢,從幾個方向同時包圍項羽的騎兵,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之中卻顯得相當的混亂,有些部分的騎兵過快,有些部分的騎兵則過慢,這也導致了他們騎兵隊伍之間的相對脫節。

  而反觀項羽指揮之下的騎兵隊伍,即使在面對敵人的包圍時,也依然還是能夠保持陣型不亂,並嚴格執行項羽所發出的命令,當然在這種實際的戰場之上,項羽也不可能隨時隨地的指揮所有的手下,但他在作戰之前就會將士兵聚集在一起,以一些十分簡潔的方式去給士兵部署作戰方案。

  有些作戰情況是項羽提前安排好的,而有些則是項羽在戰場上臨時進行變動的,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於當項羽衝鋒在最前端的時候,他身後跟隨自己的騎兵需要時刻跟上項羽的步伐,並且項羽的很多臨場指揮也需要通過這些身後與他最為接近的騎兵傳達。

  因此這些跟隨在項羽身後的騎兵的作用是極其巨大的,為此項羽會非常嚴格的選拔這一部分騎兵,以保證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項羽安排給他們的任務,當然這一部分最為精銳的騎兵往往也是最後獲得獎賞最多的,項羽每次都能夠在戰鬥之中做到賞罰分明。

  任何勇猛衝鋒的士兵都有機會獲得晉升以及獲得更好的武器裝備,還能夠優先獲得戰利品,而那些在戰鬥之中逃跑的、懈怠的士兵則會受到項羽的懲罰,並且項羽通常都會親自去執行這些獎懲,從而讓自己在軍中獲得最大的威信。

  並且項羽也表現得十分鐵面無私,即使有一些將士平時與項羽的私下關系很不錯,但只要他們犯錯,項羽也會毫不留情的對他們給予懲罰。

  這樣一來項羽手下的一些士兵在跟隨項羽征戰了幾次之後,都獲得了不小的收獲,並且也對項羽越發的佩服和景仰起來,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一開始的時候也是覺得項羽看起來年紀不大,似乎並不怎麽厲害的樣子,但真正到了戰場之後他們才發現項羽的真實實力超乎想象,擁有著與他這個年紀完全不符的老練與從容。

  可以說項羽身上逐漸體現出一種從骨子之中帶出來的自信與強悍,他從不會輕易的受到周圍的環境的影響,而是能夠以自身的強大實力去影響周圍的環境,將一些不利於自己的局面扭轉成有利於自己的局面,那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羌人騎兵的包圍戰術盡管很不錯,但顯然是低估了項羽手下這五百精銳騎兵的實力,他們之中有很多已經跟隨項羽打了好幾場戰鬥的老兵,他們知道自己要在戰場上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緊緊的跟隨在項羽的身後,並將自己的最大潛力發揮出來,盡量殺敵立功。

  羌人騎兵在與項羽手下的騎兵交鋒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所面對的這支隊伍是有多麽強大,他們自以為凶猛的衝鋒都會在對方的嚴陣以待下無功而返,項羽早就為自己手下的騎兵操練過一種在戰場上面對來自於側翼敵人騎兵衝鋒的防禦方式。

  其實這其中最為核心一點並不是有多麽高明的技巧,而是需要有絕對嚴密的戰場紀律,因為戰場之上士兵雖然都是零散的,但他們最終會相互構成一個個的作戰小隊,小隊再構成更大的隊伍,無論一支戰場機器多麽龐大,都是由這些以士兵為單位的零部件組成的。

  只有這些零部件相互之間契合得足夠緊密,才能夠在面對外在攻擊與壓力的時候不至於解體,所以項羽在訓練過程之中強調得最多的也是軍陣和軍紀的重要性。

  此時衝在最前邊的項羽以及他身後的精銳騎兵就像是一支射出去的弩箭的箭頭,以極快的速度直接刺向了敵人的核心部分,羌人的騎兵都分散開來試圖包圍項羽的部隊,但是他們卻也因此讓整個隊伍的兵力變得過於分散,在面對項羽的猛攻時,一條戰場上的口子很快就被撕扯開來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