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第56章 有序撤退
  第56章 孫堅的無奈

  在項羽所率領的部隊的猛烈進攻之下,羌人騎兵從一開始佔據主動的一方,到逐漸變成劣勢方,再到了現在已經完全被項羽的部隊給壓著打了,已經沒有將領敢再來挑戰項羽了,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普通的羌人騎兵自然也不願意送死,於是紛紛開始失散潰逃。

  這些羌人騎兵因為都是輕騎兵為主,所以跑起路來特別的快,從整個戰線的中間開始潰逃,然後一路蔓延開去,就像是傳染迅速的疾病一般,沒多大功夫就跑得差不多了。

  項羽也沒有揮軍去追擊,一方面是有些追不上,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一戰下來收獲頗豐,打掃戰場就足夠為他補充不少的好東西了,像是很多殘留下來的羌人戰馬,其實都是可以使用的,還有羌人所使用的一些弓弩質量也挺不錯的。

  若不是因為指揮這些羌人騎兵的將領太過於傲慢,太過於不把項羽當一回事,以至於竟然放棄了使用他們的優勢騎射,而直接選擇包剿項羽的部隊。

  當然在人數差距巨大的情況下,似乎他們的選擇也並沒有錯,因為在遠處用騎射盡管也可以消滅敵人,但是速度和效率卻很慢,而選擇以優勢兵力直接包夾圍攻的話,一旦成功就幾乎可以全殲敵人的有生力量,若不是因為項羽的臨場指揮足夠好,換了其他人來可能真就被活活的包了餃子了。

  這一戰之後有不少的羌人騎兵都投降了項羽,大概有三百多人的樣子,但是項羽隻留下了其中的一百多人,剩余的全部都放走了。

  在項羽看來投降的部隊不是不能夠用,但是絕對不能夠超過一定的比例,前世的他在巨鹿之戰後,章邯所率領的二十萬秦軍直接投降了他,但是因為當時項羽本身的兵力才只有不到五萬人,如何能夠一下子收納這麽大的一批秦軍,就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問題。

  而這二十萬秦軍所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都只是一個次要問題,主要問題還是他們的身份是秦人,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驪山的囚徒軍,這些人的忠誠度是很大的問題,再加上項羽對於秦國與秦人的仇恨幾乎是刻在了骨子裡邊,因此最終也做出了在當時和後世都引起了極大爭議和反對的決定,將這二十萬投降的秦軍全部坑殺!

  現在的項羽顯然是吸取了一些教訓,不再表現得那麽殘暴了,但他依然堅持認為不能夠接收太多的降軍,一定要保證在軍隊裡邊的核心部隊是能夠壓製住那些投降之後的部隊的。

  這倒也不是說項羽對於自己的統帥能力不夠自信,而是有的時候他還真不太願意去同時統帥數量太多的部隊,因為那樣會將他的注意力大大的分散掉,統軍打戰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即使項羽既是一位優秀的將軍,也是一位出色的統帥,但就他自己而言,似乎更加享受做一個將軍的感覺,而不是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統帥大軍之上。

  當然這一點從某些方面上來看也算得上是項羽的一種缺陷,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前世的他在佔據巨大優勢的情況下沒辦法贏得天下,哪怕是平生所參加的戰鬥都贏了,但唯獨是輸掉了最後一場戰鬥卻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統帥數量龐大的軍隊甚至是勢力的時候,項羽顯然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到,他的身邊其實也很需要有像張良、韓信這樣的謀臣與猛將,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韓信在統領更大規模的作戰上可能真的要比項羽更加厲害。

  若是當初項羽願意重用韓信的話,的確是能夠在很多方面彌補項羽的不足的,也不可能給劉邦一絲一毫逆天改命的機會。

  與此同時,大散關前,韓遂所派出的想要封鎖項羽和孫堅的部隊已經就位,盡管他們也已經知道項羽率領了一支小規模的騎兵從大散關之中離開了,但他們依然要繼續對大散關實施封鎖,並很快就已經開始在關前一兩裡的地方部署起防禦工事來了。

  這些用來封鎖的部隊基本上都是步兵,騎兵幾乎沒有,而且主要是以槍兵和弓弩手為主,輔以一些重盾步兵,同時也還在陣前開始進行攻城武器的部署,若是時機成熟也不排除直接全力攻城的可能性。

  孫堅其實心裡邊很急,他身上的傷並沒有好完,走路睡覺的時候都會隱隱做痛,若是遇到刮風下雨那就更加的是十分酸爽了,但若是有機會的話,他肯定還是要親臨戰場指揮作戰的,他也不是那種願意呆在陣中或者關後看著的人。

  可是隨著韓遂軍的封鎖陣地逐步成型,他現在想要再衝出去也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盡管大散關內所囤積的糧食足夠多,讓他堅持上幾個月都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是每天站在城牆之上,只能夠遠遠看著敵軍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搞事情,這種感覺是非常難受的。

  而以大散關前邊的地形來說,或許帶著數量很少的騎兵還能夠稍微有一些施展的空間,大規模的騎兵根本沒法跑得起來,但是對方的主要防守陣地都是針對騎兵的,別說小規模騎兵了,就算是海量的騎兵衝過去只怕也是去白給的。

  難道真的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只能夠在這裡當一隻縮頭烏龜了嗎?
  孫堅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好的辦法,只能夠無奈的搖搖頭,對天長歎一聲。

  此刻孫堅也只能夠是將希望寄托在項羽的身上了,他其實也能夠從項羽的身上看到一些他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但顯然項羽比當初的自己更猛,潛力也更加巨大,只是他其實感到有些奇怪,他之前派人去調查過項羽的身世背景,但是卻發現根本找不到什麽有用的信息。

  只知道項羽在十六歲的時候投奔了董卓,然後在董卓的手下當了兩年訓練騎兵的軍官,僅此而已,至於項羽的身世那更是完全一無所知。

  就這樣一個看起來完全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是如何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個人戰鬥能力,以及十分老練成熟的戰場指揮能力的,難道他真的是天命之人嗎?

  孫堅不禁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個問題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