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第44章 聲東擊西
  第44章 有序撤退
  韓遂此時也不想撤退,但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對利弊得失的反覆探究之後,他最終還是放棄了繼續向東進攻的方案,在他看來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一次沒有能夠完成的目標在未來某個時候或許還有機會,若是後方的軍糧一直被斷,那麽問題將會變得十分嚴重,甚至有可能導致他的整個主力部隊都全軍覆沒,而這樣的結果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承受的。

  當韓遂下令全軍撤退的時候,盡管麾下有一些將士情緒感到非常的低落,但基本上沒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事實上他們對於韓遂的指揮和判斷還是非常信任的,從最初韓遂被推上指揮的位置上,有一部分其實還是羌人北宮伯玉想要讓韓遂與邊章成為自己手下的傀儡和替罪羊,但是後來韓遂逐漸展現出自己的軍事指揮和政治才能來。

  在韓遂的指揮之下整個叛軍勢力逐步增大,而韓遂的個人威信也在逐步擴大,漸漸變成了叛軍之中擁有實權的領導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叛軍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迅猛,也確實和韓遂的過人才能脫不了關系。

  韓遂的撤退也不是一口氣就完全撤退走的,關中地形狹長,一次性還真沒辦法同時將數萬騎兵同時撤下來,因此只能夠選擇分批次的向後撤退。

  韓遂親自領軍走在最後邊,以防止張溫與董卓的部隊前來追擊時,後軍出現慌亂的情況,但實際上張溫和董卓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韓遂正在逐步的退軍之中。

  說來也是,韓遂在後方逐步撤軍的同時,前軍也還是組織了幾次對張溫和董卓防守陣地的衝鋒,而且還都是來勢洶洶的樣子,根本就沒有一點要退兵的跡象,當然韓遂這邊可能也是一方面想要掩蓋自己正在逐步退軍的事實,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著萬一猛攻幾次真的找到機會了,就沒必要急著退軍了,如果能夠吃掉張溫和董卓的部隊,也能夠通過掠奪來暫時緩解軍糧不足的危機。

  但是董卓在防守的時候做得相當不錯,在韓遂大軍的猛烈進攻下依然沒有出現整軍潰敗的情況,最多也就是局部防守被衝破,但後續的整體防守依然堅固,完全不足以讓韓遂直接將董卓部隊給完全吞掉,這樣的進攻進展也不足以抵消韓遂自己的戰損和消耗。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董卓更意識不到韓遂已經正在分批全軍後撤了,而畢竟韓遂在發動一波進攻之後總還是會有一段間隔時間的,之前一次進攻明明韓遂還出現在陣前的,當隨後一段時間裡韓遂的進攻就完全消失了,再等到董卓發現情況有些不對的時候,韓遂整個主力部隊已經全部撤退了,最早撤退的部隊這個時候已經來到了陳倉城東側。

  而董卓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辦法貿然發動追擊,因為一方面韓遂的退軍是十分有序的,根本沒有給董卓留下可乘之機,另外一方面他現在的部隊組成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步兵,真正精銳的騎兵部隊本就不多,其中最精銳的還分給了項羽和孫堅使用,靠著這些步兵為主的部隊去追擊韓遂的騎兵為主的部隊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到時候非但沒有能夠乘勢打擊到韓遂,反而自己可能會被韓遂率軍殺個回馬槍,到時候韓遂再乘勢襲來,西漢皇陵就根本沒法防守了。

  考慮到這種情況,張溫和董卓都一致認為既然韓遂已經退軍,那麽暫時就不要再繼續追擊了,經過這段時間的艱苦防守大戰,整個部隊都疲憊不堪,當下最重要的還是對全軍進行修整,而且項羽和孫堅那邊的戰況他們現在並不是很清楚,盡管知道項羽和孫堅成功的攻下陳倉,還截斷和摧毀了不少韓遂軍的糧草補給,但現在隨著韓遂主力的全軍回撤,他們那裡肯定是難以抵擋的,而張溫和董卓這裡也沒有辦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支援,他們也只能夠是自求多福了!

  另外一邊項羽似乎也意識到了韓遂大軍回撤之後就將會集中全力來進攻陳倉城了,而他在與孫堅進行了一番交流之後,雙方的意見基本上也統一了,那就是選擇不後退,死守陳倉城。

  此時的孫堅盡管有些上了年紀,但年輕時候的勇武之氣依然尚存,特別是在受到來自於項羽的英雄氣概的影響之下,仿佛自己也年輕了許多歲,之前在作戰之中受的傷雖然沒辦法立刻就好,但是他經過多年的征戰,身上負傷的地方多了去了,又不是第一次帶上作戰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項羽難得的與孫堅達成一致,但項羽認為死守陳倉城並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陳倉城本身的防禦能力就有限,而在經過了幾次圍城之戰後,許多處城牆都出現了裂隙與損毀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在抵禦敵軍的猛烈進攻,如果全軍都呆在陳倉城中無異於是要被人甕中捉鱉的,所以項羽認為他們應該選擇最大程度的保留有生力量,隻留下一部分精英在陳倉城內負責斷後。

  項羽自己願意作為斷後之人,其他剩余部隊全都退到大散關後邊去,而項羽率領一支人數不多的精銳騎兵部隊盡可能的去拖延和擊殺敵軍有生力量。

  孫堅聽完之後不禁對項羽產生了一種欽佩之情,項羽的過人膽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具有的,他同意了項羽撤軍大散關的想法,但他希望也能夠和項羽一起並肩作戰,共同率軍殿後。

  項羽卻對孫堅說,他現在傷勢剛有好轉,並不宜參與這種極其危險的作戰,而且一旦他項羽出了問題,至少孫堅這邊還有人可以指揮全軍,若是孫堅也一起留下,結果大家都被一網打盡,那麽到時候剩下的部隊就會變成無頭蒼蠅,沒有任何作戰能力了。

  項羽又說他既然敢做這種決定,就是對自己的實力和判斷有足夠的信心,他可不是一個一心求死之人,而是一個一心求勝之人。

  同時項羽也告訴孫堅,在退守大散關之後,除了要加緊穩固防守以外,也要做好隨時率軍出來再戰的準備。

  孫堅聽罷,對項羽說:“真後生可畏已,汝日後必成當世之大英雄!”

  項羽聽後也不回答,只是哈哈大笑,舉杯與孫堅痛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