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85.第85章 提前渡河
  第85章 戰爭消耗

  孫堅與董卓之間意見相左,誰也說服不了誰,張溫於是便采取了折中的方式,讓孫堅和董卓分別率領水軍和陸軍,從兩個方向對允吾城發動進攻。

  不過雖然張溫在中間試圖調和兩人的關系,但是他這麽安排非但沒有讓兩人都感到滿意,反而讓兩人都感到更加的不滿,因為兵分兩路就會導致兵力的分散,所以不管是孫堅還董卓,都不希望分兵,都希望能夠集中主要優勢兵力去從一面進攻。

  畢竟項羽就已經帶走了很大一部分的精銳部隊,留下的部隊之中還要進行分割,這樣一來進攻的時候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兵力不足的情況,雖然不知道韓遂在允吾城內究竟有多少兵力,但是既然韓遂自己都在這裡,那麽數量是肯定不會太少的。

  但是張溫也沒有辦法,他就是這樣一個缺乏主見的人,張溫的優勢是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說白了就是屬於那種和稀泥的人,在朝廷之中誰都不得罪,盡量不站隊,但是這樣的人顯然是不太適合做主帥的,真正需要他進行決斷的時候,就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從而導致良好的時機從手中滑過。

  當然這一切也不完全是張溫自己的錯,畢竟又不是他自己想要來當這個平叛統帥的,而是被昏庸的皇帝給架上來的,至於皇帝為什麽要選他,難道朝廷裡邊真的就找不出一個更加合適的人了嗎?
  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麽好回答了,因為諾大一個東漢帝國,這本身又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怎麽可能缺少真正有才能的人,但是吧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之中顯然並沒有多少人能夠得到實際的重用,很多有真正本事的人要麽不屑於在腐朽的朝廷內任職,要麽就是因為各種原因而遭到了打壓,根本就不給你施展個人抱負與能力的機會,有些人的身邊就是不允許太牛B的人存在!以免威脅到他們!

  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對於允吾城的進攻即將發起,董卓這一路一來其實都沒有怎麽在正面戰場上與韓遂的叛軍交手,而這一次倒確實是他的一次機會,一次來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他既然選擇了從陸地進攻允吾城,那麽必然也就要和從側翼襲來的西涼騎兵正面交鋒,就是不知道董卓還能否像自己年輕的時候那樣,在馬上左右開弓,與羌人大戰三百回合。

  韓遂這邊則是以逸待勞,他倒是無所謂張溫是否會來進攻他,反正對於他來說,這一次的遠征確實是沒有能夠達到他的最終預期,那就是攻入西漢皇陵,劫掠皇陵之中的諸多財寶,甚至說再進一步的進犯長安城,逼迫東漢朝廷答應他的請求,支付他大量的賠款或者是承認他在西涼地區的合法統治權,無論是哪一個都將讓韓遂的勢力進一步做大。

  同時也會給予東漢王朝沉重的打擊,使其失去對西涼的控制權以及喪失掉更大一部分的中央政府的權力,一旦中央政府的統治力進一步下滑,各地的叛亂就會進一步發生,從而進一步瓦解東漢王朝的統治,那樣的話東漢王朝的徹底分裂與地方好強以及軍閥的崛起將會進一步提前。

  不過韓遂並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這次東征就是失敗的,他只是贏得不夠多,並不是輸掉了,實際上直到現在他也依然佔據著上風以及主動權,別看他現在是防守的一方,但實際上如果韓遂想要出去跟張溫的主力部隊打的話,張溫他們未必打得過,而現在他選擇守住城池,以逸待勞,就看你怎麽辦,你到底是打我還是不打我?
  韓遂這招以退為進實際上是非常高明的,這能夠讓他首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實際合適的話他還能夠取得更大的勝利,並未來年或者以後再一次的東征三輔之地打下牢固的基礎。

  其實韓遂的這次東征所消耗的資源是非常驚人的,畢竟要提供數萬士兵的後勤補給,並且這條後勤補給線還是如此的長,在缺少水運的情況下,只能夠依靠人與馬來運輸,實際上韓遂的部隊也是依靠著一邊打一邊劫掠沿途的城市和村莊來補充糧草的供應,但即便如此依然還是不太夠的。

  所以當孫堅與項羽截斷了他的主力部隊的糧草供應之後,韓遂也只能夠是下令撤軍了,因為如果繼續打下去說不定就得要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了。

  糧草供應在戰爭之中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有的時候不是你的兵力更多,武器裝備更好就一定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的,而有的時候不是你戰勝了敵人就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的,有時候不是你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就能夠獲得多少好處的。

  更多的時候戰爭對於交戰的雙方都是一種巨大的損耗,不一定會存在一個贏家,也可能是陷入雙輸的局面,戰爭的過程之中所消耗的人力與物力以及對生產能力的破壞都是難以估計的,許多時候某一方看似拿下了城池,獲得了土地,但是卻發現這裡的人死完了,沒有人種田了,沒有人生產了,結果自己的士兵反而會餓死在這裡。

  所以戰爭並不是簡單的人數與土地的計算,而是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因素的結合,而判斷戰爭的影響其實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其實要說到這一點,前世的項羽為什麽一生從未有過敗績,但是最後的一場失敗就讓他陷入了絕境之中?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項羽贏下的那些戰爭其實並沒有為項羽獲得足夠多的資源,只有其中最重要的幾次戰爭奠定了項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但是因為項羽在戰爭勝利之後卻未能通過戰爭為自己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帝國,很多資源都在戰場的過程之中被消耗掉了,卻得不到補充,所以如果僅僅是戰爭那麽並不能夠保證讓你獲得持續的成長。

  在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後,還需要對資源進行重新的整合與部署,從而為下一次戰爭準備足夠的物質基礎,而在這一方面,項羽確實做得不如劉邦,甚至不如很多其他人,所以項羽一生幾乎從未有過敗績,但他卻未能從這些勝利之中獲得足夠的成長,劉邦總是在輸,但是勢力卻越來越強大,這不得不說也確實是項羽的一個悲哀之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