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78.第78章 完美錯過
  第78章 三杯毒酒選一杯

  項羽手下的部隊要比孫堅這邊多了不少,因此即使有孫堅支援過來的渡船,以及自己原本就建造出來的渡船,依然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才基本上完成全軍渡河。

  項羽全軍渡過黃河之後,隨即就開拔向西而行,準備與孫堅的部隊匯合在一處,兩日之後孫堅與項羽的部隊重新匯聚在一起,此時也就只差董卓一處的部隊還沒有什麽消息了,於是張溫便下令將渡船派往董卓那裡,董卓一直以找不到足夠的木材來製作船隻為由,拖著不願意渡河,但現在張溫親自下達命令,想來董卓還是沒有辦法直接拒絕的,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會想出別的花招來繼續拖延時間。

  其實從董卓的角度上來看,他這種拖延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在他看來,朝廷讓他們所率領的部隊數量以及後勤補給能力,根本不足以完全擊敗韓遂,更不可能直接將西涼大部分地區重新奪回來。

  這幾乎就是一場注定會失敗的西征,董卓自己是在西涼地區出生和成長起來的,對於西涼騎兵的戰鬥力他是十分清楚的,東漢朝廷所派給他們的這些部隊盡管還算得上是精銳,但是在西涼地區多山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與真正的西涼騎兵相比。

  在山地之中西涼騎兵能攻能守,當西涼騎兵衝出西涼地區,進入關中的一大片平原之中時,尚且還有機會能夠擊敗他們,但是當戰場轉移到西涼騎兵的主場時,東漢朝廷派給他們的部隊拿什麽去跟對方打,董卓知道西涼騎兵有許多種戰術擊敗他們,而其中的一部分戰術幾乎就是無解的存在。

  所以董卓堅持覺得自己所提出的策略是正確的,就是拖時間就好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行,若是貿然進攻損失慘重,說不定回去之後還會被東漢朝廷治罪,被宦官完全把持的皇帝與朝政,什麽樣的事情做不出來啊,甚至他覺得即便是立了功,將韓遂的叛軍給平定了,自己也得不到什麽好處,之前自己去參與平定黃巾之亂時不就被東漢朝廷給順手將兵權給奪了嗎。

  這樣子的狗屁朝廷,自己又憑什麽要去為他們拚命?董卓出生其實並不算特別好,能夠混到如今的地位,那是吃了不少苦頭,付出了不少努力的,可以說董卓的前半生那也是非常勵志的,可惜歲月確實會改變一個人,從外表到他的內心都會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而發生各種變化。

  董卓逐漸意識到自己已經達到了一種極限,再怎麽努力都很難再去有所提升了,而且伴隨著整個東漢王朝的局勢越來越動蕩,他也知道只有將軍權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行,然而現在他被東漢朝廷剝奪了原本的軍權,現在的他會在腦海之中思考與琢磨各種可能性。

  在他看來,自己要想更進一步,其實還是得要依靠和利用好西涼這片土地,那個生他養他供他成長的地方,在那裡他積累了數十年的各種資源,所以說如果他能夠重新回到西涼去,並在那裡掌握一支強大的西涼軍隊的話,事情就會逐漸向著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所以他現在的一動不動,並不意味著永遠的一動不動,現在的消極怠工,並不意味著永遠的消極怠工,他只是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罷了,現在韓遂叛軍的軍勢強大,誠難以與之抗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至於未來是否真的能夠等來這樣一個機會,那就誰也說不好了,但至少董卓自己看來這是最好的辦法了。

  除非真的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改變董卓的想法,讓他相信韓遂的叛軍並非是不可戰勝的,當然也許這個人就是項羽,也許不是,誰又能知道?

  在接收到張溫所命人傳達過來的文書之後,董卓冷哼了一聲,顯然是不太想理會,但是過了兩天等到大批的渡船都已經來到董卓這邊後,他似乎也沒有理由再繼續拖延下去了,但就即便如此,他也還是找了個借口又拖延了幾天。

  等到他率兵渡過黃河,趕來與張溫、項羽、孫堅等全軍匯合時,時間已經又過去了一個多星期,雖然孫堅對於董卓的拖延依然是非常氣憤,但是這一次他稍微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沒有再與董卓出現大的正面衝突了。

  全軍集結之後,接下來眾人就是要討論今後的戰略部署了,到底是先全軍進攻允吾城,還是說直接不進攻允吾城,而是向北穿越一片荒漠地區,再越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最後目標直指武威。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分兵兩路,同時對允吾城和武威發動進攻,但是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導致兵力分散的問題,韓遂的總兵力本來就要比他們的部隊多,對方又是以逸待勞的防守狀態,分兵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一個地方都拿不下來的尷尬局面。

  孫堅也將自己之前率領先鋒騎兵進攻允吾城的情況如實述說了出來,他反覆強調韓遂本人就在允吾城內,並且允吾城中的部隊數量是非常之多的,還有一些西涼騎兵隱蔽在允吾城南面的群山之中,而允吾城北面靠水,南面靠山,本身進攻難度就是非常巨大的,要是還要兼顧去防備西涼騎兵的隨時側面發動的突襲,那麽就更加艱難了。

  雖然說他們手中也有不少的騎兵部隊,但是敵在暗我在明,這些西涼騎兵往來於山嶺之間,隨時發動進攻,又隨時撤退回山中,若是沒有絕對數量上的優勢,恐怕是很難打的過,即便真的要打估計也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眾人商議半天,都並沒有能夠得出一個結論來,因為毫無疑問,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存在一些相應的難題需要解決,如果是直接放棄進攻允吾城的話,那麽就有可能遭到韓遂率軍從後方對他們進行偷襲與包夾,到時候前後或說是南北兩端都都敵人,周圍又是一片廣袤的荒漠,連躲避敵人進攻的地方都沒有。

  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好的將帥也不會願意帶著自己手下的部隊進入那樣一個境地之中,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的,允吾城和武威城構成了一個掎角之勢,這就讓進攻方非常的難受,如果說每一種選擇都存在一個毒點的話,那麽幾杯毒酒總歸是要選擇一杯的,除非都不選,要麽退兵,要麽就原地扎營,與韓遂的叛軍對峙著,看誰耗得過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