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90.第90章 三杯毒酒選一杯
  第90章 後勤影響
  話說孫堅在允吾城內正與韓遂進行著一番苦戰,而在另外一邊的董卓也正率領陸軍從允吾城的東面向著允吾城發動進攻,在他的北面是黃河的支流,而在南面則是一片群山,在這種陡峭的山地丘陵地形之中行軍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但是董卓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從陸地發動進攻。

  因為他壓根不相信從水上進攻允吾城能夠打下來,雖然從陸地上進攻的難度也很大,但是至少穩當,不像坐在船上沒有一點腳踏實地的感覺,不管是士兵還是董卓自己都難以適應,至少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他跟手下的將領說,他敢肯定現在孫堅肯定正被韓遂的部隊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雖然說吧孫堅還不至於這麽慘,但確實也是處於明顯的劣勢之下,他當然也不是根據什麽比較合理猜測去推斷出這一點的,其實更主要的還是單純的不希望孫堅好過,因此嘴上也不盼孫堅一點好。

  而實際上他從陸地上發動進攻的部隊也是需要先坐船穿過這條黃河支流的,只不過他們上岸更早一些,但其實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後勤補給是通過水上進行運輸的,孫堅和董卓的後勤補給線的核心都是在蘭州和榆中兩座城,而這兩座城也是一個後勤中轉站,一部分糧草需要從關中地區通過陸地運輸而來,另外一部分則是要通過黃河從其下遊地區逆流運送上來。

  實際上不管哪一種都需要很長距離和時間的進行運輸,而在古代運輸線路越長,實際消耗的糧食就越多,這種消耗速度往往並不是線性增加的,而是幾何增加的,運糧的士兵本身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的,在這個交通運輸十分不便的時代裡,要支撐一支規模以上的核心部隊的長距離征戰,有時候甚至需要有數倍於作戰部隊的後勤補給隊。

  所以實際上很多時候古時候說參加戰鬥的士兵有幾十萬,似乎看起來是很嚇人的一個數字,但是實際上往往其中包含了不少的水分,一部分是對外宣傳的時候故意誇大其詞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其中並沒有將作戰部隊和後勤補給部隊區分開來,而是統一在了一起都稱之為士兵,雖然說作戰距離比較近的時候,的確很大一部分後勤士兵是可以臨時轉換成作戰部隊的。

  但是在長距離作戰之中,對於後勤士兵的數量需求就是一個剛性的數字,少了的話就是不行,少了的話就可能導致前線作戰的士兵糧食不夠,從而導致作戰能力下滑,甚至更嚴重的會出現逃兵、降兵甚至是叛兵,而這些情況很多時候一旦出現就有可能迅速的蔓延開來,從而在很短的時間裡邊瓦解掉一支原本很強大的部隊,這些在歷史上都是屢見不鮮的。

  因此可以說遠征的距離越遠,前方的士兵的數量和作戰能力就越弱,因為其中很多士兵甚至有可能不得不臨時被召集到後勤部隊之中去,以最大限度上的保證後勤補給,也就是說後勤部隊是很有可能與主力部隊搶人的,當然這其中存在著一個動態的平衡點,這就需要指揮全軍的將帥自己有一個大概的認知,而這一點其實也是非常考驗將帥能力的,往往需要比較豐富的經驗才能夠做好判斷。

  但即便是歷史上的很多名將也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這兩者就像是天平的兩端一樣,任何一邊出現了過於嚴重的偏斜,都有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而進行遠征作戰的部隊在後勤補給的方式上其實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像是韓遂這種叛軍,他們的後勤補給能力顯然是不如東漢朝廷軍的,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可以以戰養戰,打到哪兒去就劫掠到哪裡去,這樣一來就可以補充一定的糧食需求,同時因為其主力部隊是騎兵,機動性相對較好,在一處地方找不到吃的了,可以迅速的進行轉移。

  但是這種不給的壞處就是穩定性很差,當韓遂的主力部隊遭遇阻力,前方沒辦法一口氣吃下三輔以及長安的時候,他們就失去了更多的能夠劫掠的對象,所以他們沒有長期在一個地方與東漢朝廷軍進行對峙,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糧食供應就十分依賴自己的後勤補給線了,所以當孫堅與項羽截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的時候,韓遂也只能夠選擇退軍了,因為騎兵去打長安純粹就是白給,連拚命的機會都沒有,數萬的騎兵一天要消耗多少糧食啊?

  而韓遂在退軍的過程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三光政策,將沿途的城市再次劫掠了一番,但是也稍微還是留了點余力的,畢竟這些城市也都是在涼州境內了,事情做得太絕了對於韓遂自己而言也不是什麽好事情。

  這個時候韓遂就將大部分的主力部隊以及後勤部隊都退回到了武威和涼州腹地之中去,自己則率領一部分主力部隊守在允吾城中,雖然說在允吾城內韓遂的部隊後勤補給也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在隻保留主要作戰部隊而不養後勤補給線,同時在城中囤積一定糧食的情況下,至少支撐過這個冬天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等到明年開春之後,韓遂的這支部隊就又可以想辦法再搞點事情了。

  所以實際上韓遂在允吾城內外的部隊盡管絕對數量並不多,但是卻基本上都是主要作戰部隊,而孫堅與董卓的部隊,也就是張溫的部隊,在分給項羽一批部隊之後,還要讓孫堅與董卓分兵,同時還要保證後勤補給,這就導致了他們進攻允吾城的兵力其實都顯得有些不足。

  而另外一方面項羽北上所率領的部隊也以精銳作戰部隊為主,其中的後勤補給並不多,項羽他們是在出發前盡量多帶糧食,而隨後的後勤補給就會比較少,因此項羽的這一邊也是非常凶險的,如果他們沒有辦法打下武威,獲得相應的糧食補給,那麽在他身後烏鞘嶺以南的一大片無人區之中,以及隨後的河西走廊邊上的漫天黃沙之中,他們將會陷入絕境,得不到任何的補給。

  所以一開始當項羽提出這種作戰策略的時候,其他幾個人都是不太同意的,即使項羽在之前的作戰之中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但是無奈這種選擇實在是太難了。

  由此可見張溫的部隊分成孫堅的水軍與董卓的陸軍進攻允吾城,而項羽的部隊北上進攻武威城,每一路都可以說是難度非常高,成功的幾率可以說都很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