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212.第211章 艱難的半導體產業!
  第211章 艱難的半導體產業!

  “沒有想到曙光科技真的會花費118億去買芯片工廠,這做事的效率太高了呀。”

  此時說話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的瘦高中年,他負責管理的正是芯片封裝測試生產線。

  對此,現場一個年紀大約三十幾歲的中年撇了撇嘴,然後無奈地說道:

  “是啊,做事效率高這也是私企的優點,哪像我們當年9008工程光是審批就搞了5年,加上建廠兩年,7年時間直接沒了。

  等我們工廠正式落地量產的時候,製程工藝已經遠遠落後數個時代了,只能生產一些老舊芯片。

  最終浪費20億元不說,還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得我們現在上下都不得,唉。”

  不怪這三十幾歲的中年這樣抱怨,實在是這9008工程正式量產之時實在是跟不上時代了。

  只能生產一些老舊的單片機芯片與銀行卡 IC芯片,努力賺點辛苦錢。

  而這點對於他們這些工廠內的工程師以及研發骨乾來說,毫無疑問就是在浪費人生。

  而且因為沒有經費的關系,他們就是想搞些大動作翻盤也搞不了,最終只能在這裡躺平養魚。

  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多年的讀書苦讀就是為了實現讓大夏芯片崛起的夢想,結果現實的他們卻在這裡做一些重複沒有挑戰性的工作,生產一些落後的芯片,可以說整天躺平養魚這如何能受得了?
  所以這些年已經有許多人受不了這種逐步沒落的孤寂,最終要麽通過打通上面的關系平調到其他單位。

  比如前往了9009工程的華宏裡乾事,要麽直接下海丟掉這鐵飯碗前往了忠芯國際,為忠芯國際添磚加瓦。

  其中對於丟掉鐵飯碗這一點自然是有許多人不舍得,畢竟旱澇保收的鐵飯碗編制,可是他們讀書之時的最大目標啊。

  而且下海的前途未知,那丟掉鐵飯碗可是永遠回不來了,所以有關系有人脈或有錢的就平調到了9009工程去。

  沒能力沒錢沒人脈的要麽下海去了,要麽就無奈地繼續留在9008工程的華鏡工廠裡廝混,而其他早期建立的國l營芯片工廠也是如此。

  所以曙光科技當前缺人,但實際大夏的半導體人才還是有很多的。

  曙光科技如果真想搜刮一番,還是能搜刮到芯片生產行業的老技術工人以及芯片生產工程師們。

  雖然他們只是擅長那些1000納米、500納米、350納米等等落後製程工藝的芯片生產。

  但這也比那些只是抱著書本照本宣科,實際啥都需要學習的應屆畢業生好很多,也是林晨需要的核心人才。

  而且他們加入曙光科技後擁有了15%的學習速度增幅,那他們想學習新知識也是十分之快,

  最後再加上他們多年的老經驗觸類旁通,用不了多久就能成為曙光芯片工廠的核心骨乾,可以說他們正是曙光科技需要的核心人才。

  這個時候,現場那最開始發言戴著眼鏡的瘦高中年轉頭看另外一個禿頭,看那樣貌大約五十幾歲的中年調侃說道:
  “老陳,我看那曙光科技正在招人,你負責的是芯片良品率提升工作,我看你去也正好合適嘛。”

  面對那人的調侃,那看樣貌五十多歲名叫老陳的禿頭中年擺了擺手,然後無奈地說道:
  “去哪不都一樣混日子,那曙光科技只是個私企,等他們見識到芯片代工行業的恐怖燒錢速度。

  那用不了一年就會退步,最終再好的待遇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而且我們9008工程的華鏡雖然一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受重視程度與資金支持永遠比不上9009工程的華紅。

  但在華鏡這裡工作勝在穩定啊,代工低端單片機與IC芯片雖然沒有什麽大利潤,但低端單片機這東西繼續造個二十年不成問題,就當在這裡養老了。”

  此時那禿頭老陳雖然說著一副躺平隨波逐流的話語,但他的眼眸深處其實蘊含著一絲不甘。

  雖然他在無奈中選擇接受了現實,但他內心深處其實還是有著一個夢想,夢想著大夏芯片產業能不落後於美迪國。

  但夢想很美好,被打擊次數太多的他已經學會認清現實,最終隨波逐流地盲目生活著。

  對此,那個戴著眼鏡的乾瘦中年將手放在下巴處做出深思狀道:
  “不看好曙光科技能支撐下去嗎?

  說得也是呢,除非曙光科技能解決130納米良品率問題,否則等待曙光科技的就是徹底的失敗啊。”

  對此,現場那名之前抱怨頗多的三十幾歲中年開口說道:
  “確實,如果曙光科技能展露出他們能生存下去的可能性,那我說不定就去應聘了。

  畢竟他們成功研發了國產手機操作系統,又研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端手機芯片,這公司從誕生到現在打破了許多不可能。

  說實話,面對他們的招人我都有些心動了,畢竟他們真的有可能實現那讓大夏芯片產業不輸於美迪國的夢想啊。

  可惜現實很殘酷,130納米良品率並不是那麽攻克的,估計曙光科技最多支撐一年就撐不下去放棄生產芯片業務了。”

  聞言,現場也是陷入了沉默,為曙光科技未來注定會失敗而沉默。

  畢竟作為芯片生產的從業人員,他們深深知道想要解決芯片良品率問題有多麽的困難。

  這時作為新手的曙光科技想要解決130納米的良品率問題,那至少需要連續虧個兩年才能扭虧為盈啊。

  這時,那禿頭中年老陳無奈地感慨道:

  “唉,我大夏芯片產業想要崛起為什麽就這樣困難呢。

  光是一個良品率就能讓我們這樣頭疼,之後還有自主研發高端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氣相外延爐、芯片檢測設備……

  我大夏的芯片產業處處落後,芯片產業真想崛起不受製於海外,我看一年投入低於1000億美元絕無可能。”

  聞言,現場陷入了死一樣的沉默。

  那禿頭中年老陳所說確實是個事實,別看忠芯國際似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更是成為了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廠。

  但在他們半導體界人士看來,那忠芯國際實際只是個笑話而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