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384.第383章 羅孚汽車
  而汽車製造廠建得大了,那麽研發經費自然會相應地變少。

  所以汽車行業雖然賺錢,但光是一個前期的龐大經費投入就能讓人吐血。

  可以說要是未來一年內不能收回成本,那本就捉襟見肘的資金鏈就會變得更加緊張!

  “不了,就決定進入汽車行業吧,雖然先期投入有些大了。

  但只要我們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推出新產品,然後將投入的先期投入經費賺回來就行。”

  說到這裡的林晨雖然感到壓力有些大,但林晨有信心能完成一年內讓曙光汽車投產並且賺大錢的任務。

  因為他背後不止有著數位院士,還有著山寨之王系統附帶的虛擬實驗室!

  汽車發動機與變速器最難的地方有哪幾個?他們無非就是設計問題、生產問題、材料問題!
  首先生產問題方面,曙光科技有五軸加工中心,生產問題直接被解決掉了。

  其次設計問題方面,設計的問題主要就是要避開別人技術專利的同時,也要設計出性能比肩或趕超他們的發動機與變速器。

  這點前世的國產汽車企業也能做到,比如奇i瑞、紅旗、長城等公司的國產發動機某些性能也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當然國產發動機距離國外發動機仍有著漫長的距離,其中省油方面更是國產發動機的致命缺陷。

  畢竟國產發動機的油耗普遍偏高,通常會比日系車多個百公裡1~2升的油耗。

  雖然有人吐槽日系車省油是省油了,但動力不足加油無力,開在路上簡直就是馬路三大媽。

  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油價越來越高的現實下,油耗更低的日系車是有著致命優點的,許多人買日系車就是衝著他的省油優點而去。

  雖然明明都肯花六七八九十乃至十幾萬去買車了,結果就為了那一年省下的幾百塊油錢而糾結頭疼有點好笑。

  但全球老百姓們就是喜歡省錢啊,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所以日系車的銷量冠絕全球,哪怕它動力比不上國產發動機,但省油就是強,省油就是真理!

  至於研發國產發動機與變速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材料問題了。

  這材料真的是國產發動機與變速器的重大難題,因為前世國產發動機為什麽油耗普遍偏高,這根本原因還是材料的問題。

  其中不說要求略低一點的發動機了,就以變速器來說,哪怕在2023年國內變速器行業依然是號稱距離國外有著漫長的差距。

  其中國內與國外的汽車廠商更是用事實說話,他們情願花費更貴更大成本采購國外變速器也不願意采購更便宜的國產變速器。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綜合性能方面比不了國外變速器,真正的原因是質量的問題。

  國產變速器質量真的很差,人家國外的變速器跑個十幾二十萬公裡簡直跟玩一樣,其中灃田汽車的變速器更是敢號稱可用50萬公裡。
    而國產變速器紙面上的數據雖然並不比國外變速器差多少,但實際上誰用誰知道。

  可以說國產變速器用個幾萬公裡然後老是要去汽修廠這是常有的現象,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還是材料的問題!
  但材料問題對於林晨來說實際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林晨有虛擬實驗室。

  在虛擬實驗室裡研發出合格的高強度金屬材料並不是什麽難題,成本幾乎等於零。

  而且在虛擬實驗室中研究金屬材料林晨因為能無限刷新複製,這也代表著林晨可以在虛擬實驗室中刷新出無數台金屬冶煉爐!

  至於金屬材料的檢測方面也是如此,也可以刷出無數台金屬檢驗測試機!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虛擬實驗室中的設備林晨如果操作不過來,那可以由虛擬實驗室托管進行自動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林晨一個人的研發實力相當恐怖,限制林晨的也只是如何知道該金屬材料的大致金屬配方的問題了。

  但這些並不是啥問題,就算不知道金屬材料的大致配方,但只要知道該金屬的大致元素。

  那在接近無窮與無成本的重複冶煉下,林晨終究能搞出一個滿意的高強度金屬材料。

  而有了滿意的高強度金屬材料,最後加上盧科院士發明的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與山寨之王系統質量增加15%的BUFF加持。

  三者優點匯總起來,未來曙光汽車也許能用上灃田汽車的宣傳口號“百萬公裡無大修!”。

  當然林晨要是能研發出前世灃田發動機與變速器級別的高性能金屬,憑借高性能金屬配合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與山寨之王系統15%質量增幅的加持。

  那未來曙光汽車也許可以號稱“150萬公裡無大修!”,不過未來的事情現在誰也不知道,現在說什麽也沒有用。

  總之曙光控股旗下六大公司在林晨做出決定後就飛速轉動了起來,而這些動作自然是引起了一片熱議。

  某些鼻子靈敏的大型媒體更是直接暴光出了曙光科技的目的,比如環求日報就曝光出了曙光科技企圖進軍汽車行業的新聞。

  證據則是曙光科技派出某個高管前往羅孚汽車公司的照片,其中曙光科技的高管與羅孚汽車的掌門人與普華永道代表見面握手的偷拍照片更是列為環求日報的新聞頭條。

  而這新聞一出自然是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巨大轟動,畢竟如果只是正常見面這並不算什麽。

  但之前羅孚汽車自從4月份破產被普華永道托管後,羅孚汽車以及托管方普華永道的代表就曾與國內的上汽、吉i利、廣汽、楠京等汽車廠商談判,也達成了一些合作。

  而這些談判與達成的一些合作自然是在全球汽車圈掀起了一股輿論狂潮。

  其中國內百姓自然是亢奮無比,而海外百姓對於大夏汽車企業收購羅浮自然是強烈反對,為此引發了一輪波及國內國外汽車圈的大新聞。

  此時曙光科技竟然也要去接觸了已經破產的羅孚汽車,這自然是引發了人們的大討論。(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