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243.第242章 曙光科技的超級大計劃!
  而事實也是如此,此時的忠芯國際雖然被科技類媒體評為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廠。

  是僅次於灣導台積店、台聯電、星加坡特許半導體的第四大芯片代工廠。

  但這指的是他們的芯片代工廠規模與生產能力,此時忠芯國際的芯片代工產能根本就不能排滿,存在大量生產線空閑無事做的狀態。

  按照歷史,他們今年能獲得3.6億美元的營業額,其中貢獻大頭還是靠著出售8英寸晶圓片獲得的。

  按照前世的歷史,他們芯片代工業務獲得巨大起色還得看明年,因為在明年靠著芯片代工業務的勃發。

  他們在2004年的營業額成功接近10億美元,算是正式起步,真正成為了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廠。

  當然同期的台積店營業收入從2003年的58.5億美元暴漲到80億美元!
  台積店依然是籠罩在全球芯片代工行業上不可攀登的高峰,傲視群雄。

  而且最恐怖的是台積店接下來幾年的成長速度更加恐怖,最高峰的時候市場佔比高達60%。

  按照歷史,光是明年2004年他們就拿下了全球一半的芯片代工定單,也就是說全球有一半芯片都是台積店生產的!
  所以台積店在芯片代工行業相當之恐怖,是全球芯片生產廠商隻可仰望不可攀比的超級高峰。

  曙光科技雖然擁有了讓芯片體質超神的系統BUFF加持,但想要打敗台積店乃至和台積店相互抗衡也不容易。

  而且打了小的來了老的,比台積店更可怕的是瓦森鈉協議!

  真打敗台積店後,那迎接曙光科技的是更嚴酷的打壓,比前世樺為科技還殘酷的打壓!

  面對此情此景,曙光科技其實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必須得大量投錢研發自己的核心高端芯片生產設備。

  不能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別人的仁慈上面,而且敵人並不仁慈反而相當殘忍,曙光科技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
  當然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此時正是曙光科技從事芯片代工行業以來最風光的時刻。

  曙光科技憑借未來一年預計11.24億美元的芯片代工訂單一舉超越了忠芯國際,成為了國內第一,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廠商。

  雖然距離今年58.5億美元營業額的台積店仍有遙遠的距離,別說和台積店較量了,就連世界第三的星加坡特許半導體都比不了。

  不過曙光科技獲得了這筆未來一年高達11.24億美元的代工訂單後,世人也是看到了曙光科技在芯片代工行業的潛力。

  在這種情況下,曙光科技也是趁勢而為抓住機遇。

  目前曙光科技正在與大夏四大銀行洽談貸款的事宜,準備用曙光芯片工廠作為抵押貸款去建設一個新芯片工廠。

  這計劃建設的新芯片工廠分為兩個8英寸晶圓廠與一個12英寸晶圓廠和配套芯片生產線。

  其中8英寸晶圓廠好說,但想采購12英寸晶圓廠的生產設備就有一點難度了。

  畢竟12英寸晶圓廠的生產設備在當前年代也是相當先進的,當年忠芯國際為了采購到12英寸晶圓廠的生產設備,張儒京可是動用了多年的老人脈還許下了種種承諾。

  比如絕對不生產軍擁芯片,絕對不和大夏軍l方有牽扯等條件才采購到12英寸晶圓廠的先進設備。

  而此時曙光科技想要采購到12英寸晶圓廠的設備那可真是相當不容易,也需要曙光科技費一番手腳,失敗的概率很大。

  不過事在人為,雖然明知成功的幾率不大,但也要試著去爭取,不能面對困難就退縮,曙光科技會盡力爭取讓自己擁有一個12英寸晶圓廠。

  當然如果再不行的話,那曙光科技將會放棄12英寸晶圓廠轉而采購8英寸晶圓廠。

  所以到時曙光科技將會有3個新的8英寸晶圓廠,一個老晶圓廠,總共4個8英寸晶圓廠。

  至於製程工藝方面,曙光科技的新芯片工廠將會直接放棄350納米製程工藝。

  到時最低製程工藝為180納米,然後大規模采用150納米和130納米製程工藝。

  至於世界上最先進的90納米製程工藝為什麽沒有?曙光科技到是想要啊,甚至不止曙光科技想要90納米製程工藝的芯片生產線。

  忠芯國際他們也想要采購90納米製程工藝的芯片生產線,但人家不賣你有什麽辦法呢?

  而且說句老實話,曙光科技其實連采購130納米製程工藝的芯片生產線都是有點困難的,也是需要費一番手腳。

  而這也是不能自產半導體先進生產設備的悲哀,不過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

  曙光科技當前注定沒有實力去解決研發自產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問題。

  所以曙光科技當前的任務是發展好自己,在這其中保證生存的情況下拿出錢來投資研發。

  不過短期內曙光科技的任務是先與銀行談判,看看能貸款多少,最好的話能貸到300多億。

  如果按照林晨三個晶圓廠,多條配套180納米、150納米、130納米生產線的龐大新工廠計劃。

  如果全部都需要建設完成,那曙光科技大概也許需要300多億才能穩妥。

  不過萬幸的是,新芯片工廠建設不一定要直接一步到位就搞那麽大,可以一步步來分三期來建設。

  所以如果能貸款到100億,那也夠了第一期的新工廠建設,至於第二期的第二個晶圓廠以及第三期的第三個晶圓廠可以慢慢逐步擴建。

  當然最好的是能一步到位,這樣能省下一堆事情,也能賺錢賺到手軟。

  以當前曙光科技接芯片代工訂單接到手軟,最終因為產能上限不得不停止接芯片代工訂單的情況。

  如果能一步到位,曙光科技總共4個晶圓廠與350納米、180納米、150納米、130納米等多條生產線全部動工起來。

  那曙光科技公司光是從芯片代工領域能賺到的錢,也許已經數倍於手機領域能賺到的錢。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拿出大錢去研發自己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去研發光刻機、刻蝕機、化學沉積設備等半導體芯片生產的先進生產設備。(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