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316.第315章 五個改變世界的決定
  至於其他的電腦顯卡、主板、聲卡、內存等電腦核心零配件,曙光科技也是準備將收購大法進行到底。

  畢竟現在有錢的曙光科技完全可以直接收購那些公司,這樣能擁有成熟的研發團隊不說。

  還能擁有該公司擁有的諸多技術專利與被該公司以前通過交叉專利授權獲得的其他技術專利。

  可以說收購是最簡單的辦法,當然前提是你要有錢,而此時的曙光科技恰恰是有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采用最簡單的辦法了。

  不過具體如何談判與收購這就是個麻煩的事情了,最終這件事情還是落在了雷布斯身上。

  對此,雷布斯自然是感到一陣頭疼,不過能者多勞,在林晨也很忙的情況下只能由雷布斯去負責了。

  於是隨著這件事情做出了決定,這場決定曙光科技乃至全球科技行業進程的會議很快就落下了序幕。

  在這次會議中,曙光科技做出了幾個重大的決定。

  第一個決定就是決定擴張手機產能達到年產3.6億台的規模。

  第二個決定就是決定一年投資250億美元去研發半導體生產設備,盡早解決90納米製程工藝生產設備的問題。

  第三個決定就是在保障曙光科技67.5%絕對控股權與拿出小額股分獎勵有功之臣的情況下前往納斯達克股市上市,聯合華耳街資本與美迪國股民們形成利益一致獲得無形的保護傘。

  第四個決定就是實行品牌與生產分離的決定,從此以後曙光科技將只會擁有手機品牌不再擁有生產能力。

  未來的曙光中高端手機將會全部交由即將成立的曙光電子來生產,未來曙光科技的新中高端手機也將會由曙光科技成立的研發部門負責研發。

  第五就是決定進軍電腦行業,正式研發國產X86電腦。

  這決定的第一步就是準備聯系相應的電腦配件公司,直接收購他們的電腦事業部或者直接將整個公司打包收購!

  在這五大決定中,任何一個決定都是堪稱影響曙光科技的未來,乃至影響全球未來科技發展進程的決定。

  不過這些事情想要展露出漣漪並不是那麽容易,畢竟從做出決定到具體實施再到結果出現需要一個過程,而此時的外界並不知道這些。

  此時的外界媒體正瘋狂報道著曙光科技創造出來的奇跡,報道著曙光S2智能手機的銷量是多麽的恐怖。

  畢竟6月1日才發布曙光S2智能手機,而現在的時間才6月5日,正處於新聞輿論最為瘋狂的時期之一。

  ……

  時間飛速流逝,在曙光手機依然瘋狂熱銷,四大手機巨頭正準備聯合研發智能手機的時候。

  數日後的2004年6月8日,在這一天,曙光科技做出的一個大動作引發了全球的大轟動。

  這大動作就是曙光科技的母公司曙光控股拆分了曙光科技,將曙光科技所擁有的一系列手機工廠與手機零配件工廠等打包出來進行了獨立化工作。

  成立了一個與曙光科技平級的曙光電子專門負責手機整機生產以及手機零配件生產。

  而世人們面對曙光科技的超大動作自然表示一臉懵逼。

  不知道曙光科技這是搞哪樣,好好的曙光科技怎麽就突然拆分成為兩個公司了呢。

  當然在他們詫異不解的同時,他們很快就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第二個新聞上面。

  因為這第二個新聞比前面一個新聞的轟動程度絲毫不弱,甚至造成轟動的效果反而更強一分。

  這第二個新聞主要有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就是新成立的曙光電子宣布要在江i蘇投資100億夏元建立自己的鋰電池工廠。

  如果沒有意外一年後的5月初左右,曙光電子的鋰電池工廠就能正式投產,預計能滿足自用的同時對外大規模銷售手機鋰電池。

  至於第二個內容就是曙光電子宣布要拿出300億夏元在天i津建立三條第5代TFT-LCD屏幕生產線。

  一旦這三條第五代TFT-LCD屏幕生產線建設完成,那曙光電子將能在滿足自產手機屏幕與電腦屏幕的同時對外出售屏幕面板獲得巨額利潤。

  至於第三個內容也是最後一個內容,這內容就是曙光電子宣布將大規模擴張產能,從此曙光電子手機產能將會從年產1.2億台提升到年產3.6億台!

  對此,面對曙光科技弄出來的幾個大新聞。

  全球網民們自然是感到一臉懵逼,然後他們紛紛感慨這曙光科技還真是超大手筆啊,竟然直接就拿出了400億夏元去建設工廠。

  雖然搞出這新聞的實際並不是曙光科技而是曙光電子,但人們還是下意識地把曙光電子歸屬為曙光科技的手筆。

  不過有許多人在驚歎感慨的同時,部分商業人士也在盤算著被拆分後的曙光科技實力還剩下多少。

  也在盤算著曙光科技背後的曙光控股旗下到底有多少家實力超強的公司,盤算著那些公司的實力如何。

  很快隨著他們的盤算,他們驚訝地發現曙光控股旗下的控股公司每一家都相當不簡單,每一家公司動一動就能引發該行業的巨大動蕩!
  首先諸多控股公司中第一個要重點說的就是曙光科技公司了。

  這曙光科技公司目前專門從事手機行業,賣的手機全部都是中高端手機,預計銷量能做到上億台,利潤收入方面堪稱是手機行業的絕對王者。

  雖然現在的曙光科技已經被拆解了,不再擁有手機整機與手機零配件生產能力。

  但被拆解後的曙光科技估值並沒有降低多少,因為自己生產手機與兄弟公司代工生產並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

  自己生產手機的成本確實能低一點,但終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搞手機工廠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而雇用兄弟公司代工生產手機的成本雖然會略高一點,但對於曙光科技這樣專門從事中高端手機行業的手機公司來說,高出的那一點代工成本又算得了什麽?
  所以曙光科技的實力與估值並沒有降低多少,依然是手機行業毫無爭議的王者。(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