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第86章 富土康代工
  第86章 富土康代工

  至於怎麽銷售出他們的手機則是各有辦法,但絕大部分辦法就是價格戰!

  所以接下來很快將會進入殘酷的大逃殺階段,也是最殘酷淘汰階段!

  “看來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地提高產量,趁著處於黃金年代先吃下最肥美的蛋糕了。

  否則真等八九個月,那時最容易吃的肥美蛋糕已經被人吃完了。”

  此時負責手機銷售的黃華若有所思地說著。

  “雖然說是這樣說,但我感覺還是慢慢來吧。

  我們有自己的手機核心技術,明年雖然可能會進入到殘酷價格戰階段,但有核心技術我們總能吃到一塊不錯的蛋糕。”

  負責手機生產管理的陳東倒是比較穩重,不太想冒巨大風險。

  不過隨著兩人發表出了他們的看法,兩人紛紛將視線投注在林晨身上,想看看林晨的最終決定是什麽。

  然而面對黃華以及陳東兩人投來的視線,林晨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果決地說道:
  “按原計劃在2月初正式投產吧,至於資金不足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就行。”

  說到這裡的林晨便說出了他的辦法:
  “黃華,接下來你負責聯系一下國內四大銀行,看看能不能抵押曙光科技的股份來貸款3億元用於新工廠的建設。

  我們現在雖然資金不足,但如果抵押曙光科技股份的話,也許可以貸款到3億元的現金先用於工廠建設。”

  本來林晨是不喜歡走貸款線路的,因為貸款風險太大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

  畢竟市場風向總是風雲變幻的,當外界有什麽對曙光科技來說不好的現象發生,從而讓貸款方焦慮。

  那林晨隨時可能會被貸款方催債,乃至直接喪失公司的股權!
  所以如果可以林晨並不喜歡貸款來發展公司,反而喜歡踏踏實實地走路而不是用冒險的方式。

  不過此時面對新工廠的資金壓力,林晨也是不得不冒一回險了,雖然這樣有可能會被催債後喪失股權。

  但只要曙光手機夠強賣得好那就不用擔心被催債,不用擔心股權丟失!

  “嗯,我知道了。”

  此時的黃華輕輕點頭答應下來,雖然他具體負責的是公司的銷售,但實際也負責處理各種雜事。

  這時的林晨轉頭看向了陳東:

  “接下來除了貸款之外,我們也要想辦法提高公司的估值,至於怎麽提高估值無非就是提高銷量。

  銷量才是一家公司最有力的名片,接下來在新工廠建設完成投產之前,我們需要采取新的經營模式。

  也就是等下我們要去物色合適的主板代工廠,讓他們幫我們生產手機主板,先解決我們的最短板提高產量再說。”

  聞言,陳東當即點頭讚同道:

  “早該如此了,我們的手機銷量不應該隻局限於每月12萬台,憑我們的產品競爭力。

  我感覺每月賣到20萬台壓力應該不大,就是每月賣到30萬台也是有可能啊。”

  面對陳東的話語,一旁的黃華也是十分讚同。

  他們曙光手機如果論品牌,這品牌競爭力確實不大,畢竟是一個新崛起的品牌。

  但憑借人無我有的諸多特色賣點,目前區區12萬台確實不是限制曙光手機產能的上限。

  不過這個時候黃華似乎想到了什麽,隨後一臉凝重地說道:

  “師傅,我認為要找人代工手機主板必須得要找一家正規經得起考驗的電子代工廠,我們代工肯定是要把電路圖紙給對方。

  等明年二三月份我們解決了手機主板自產問題後肯定是不會繼續找他們代工,這時他們要是偷偷摸摸地繼續生產我們的手機主板。

  到時肯定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要找那些正規的代工廠商,不能轉眼間把我們賣了。”

  “這點我支持。”

  一旁的陳東也是點頭支持。

  對此林晨輕輕點頭,然後笑著說道:

  “這點我也是有所決斷,這手機主板代工就找富土康吧。

  這家老牌電子代工廠實力不錯,就算以後不找他們代工了,也應該不會繼續偷偷生產我們手機主板。”

  “富土康嗎?這倒行。”

  陳東點頭讚同起來。

  “我也沒意見。”

  黃華也是點頭讚同。

  於是隨著曙光科技做出了決定,曙光科技就陷入到了忙碌的工作狀態。

  而手機市場也進入到了相對平靜的時間段。

  曙光A1手機仍在瘋狂熱銷,各地的曙光電子直營店直營店也在先後不一的建設開業之中。

  而全國各地國產手機品牌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在憋著大招,等著未來一鳴驚人。

  就這樣,時間嘩嘩地流去,轉眼間大半個月的時間又過去了。

  ……

  2002年10月16日,在這一天人們以為又是平靜的一天的時候,一個名叫楠方都市報的報紙文章就打破了平靜。

  這楠方都市報是南方的一個大型商業報紙,這知名度是南華商報拍馬都比不上的。

  在這一天上午,楠方都市報報道了他們記者采訪到的最新消息,這消息一出引發了各大報紙以及互聯網的熱議。

  這消息是什麽?
  這消息就是根據楠方都市報記者采訪到的消息,目前曙光科技據說正在與四大行接觸,意圖貸款3億用於新工廠的建設!
  貸款3億!
  這3億資金是一筆恐怖的數字,無論是在後世2023年還是現在的2002年,全都是一筆龐大的恐怖數字。

  當然在這個2002年的3億元所代表的意義比後世大了很多,在這個年代因為通貨膨脹沒有後續那麽嚴重。

  按照後續知乎大老統計的通貨膨脹預估數據,在考慮物價、房價、工資收入、經濟壓力……

  這2002年的100元實際相當於2022年的650元,也就是通貨膨脹6.5倍!
  曙光科技此時要貸款3億元,這3億元乘以6.5倍,實際相當於在後世有一家手機公司要貸款19.5億元用於建設手機工廠!

  所以在這年代要貸款3億元用於建廠,其造成的轟動是足以轟動全國。

  畢竟貸款3億元就相當於在後市2022年貸款19.5億元,是一筆足以讓全國百姓熱議的建廠金額。

  所以這篇文章一出就成功引起了讀者的轟動嘩然,也讓全國各大媒體派出記者趕往鵬城,想采訪曙光科技要貸款3億元用於建設新工廠是真是假。

  一時之間,沉寂了大半個月之久的曙光科技再次成為了媒體的焦點,而互聯網上各大論壇也是紛紛熱議起來。

   求推薦票,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