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280.第279章 90納米與65納米製程工藝
  第279章 90納米與65納米製程工藝
  他們先前不知道這徐端顧教授是誰,此時才知道原來大夏有這樣一個大神,而且這大神還堪稱是光刻機研發的核心人物,這真是讓人感慨頗多啊。

  不過現場也有不少記者與嘉賓們對於徐端顧教授明明是搞光刻機的,結果卻跟光盤這東西扯上關系心生好奇。

  其中有不少記者更是準備在這次發布會後花點時間收集一下徐端顧教授的資料,想看看能不能采訪到個大新聞。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此時可是有著更加重要的大新聞要采訪,於是他們紛紛將視線投注在陸院長的身上。

  對此,陸院長也沒有讓記者們久等,只見他略微停頓了一下後接著說道:

  “考慮到徐端顧教授有著數十年的光刻機研發經驗以及光學技術,所以這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技術的研發團隊負責人正是徐端顧教授。

  當然徐端顧教授除了是光刻機研發團隊的負責人之外,他實際還負責著光刻機光學鏡片系統的設計研發工作。”

  聞言,現場的記者與嘉賓們紛紛鼓起了掌歡迎。

  那徐端顧教授有著數十年的光刻機研發經驗,還成功研發出了兩款打破國外科技封鎖的光刻機。

  這時徐端顧教授作為光刻機研發團隊的負責人自然沒有任何人會質疑,至於光學鏡片系統的設計工作,記者們相信余顧教授也肯定可以勝任。

  畢竟光盤技術這東西一聽就跟光學有關系,徐端顧教授負責光刻機的光學鏡片系統設計應該沒問題。

  不過此時不少人們心裡也是有些好奇,按理來說研發了兩代光刻機打破了國外科技封鎖。

  還研發了“彩色多階存儲技術”,成功拿下大夏最高科學獎項的徐端顧教授為什麽還沒有被評為院士呢?

  但此時的陸院長可沒有理會人們的疑惑,只見他直接介紹了下一位研發大佬: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專家,大夏工程院的顧安院士,顧安院士最擅長的就是特種玻璃和光導纖維的研究。

  所以接下來顧安院士主要負責的就是光刻機光學玻璃材料的研發工作。”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在人們介紹完成的時候,現場的記者們盡管不知道顧安院士是誰,以前也不太了解。

  但衝著顧安院士的院士頭銜,那可想而知肯定是一位值得尊重的科研大佬,所以他們還是禮貌性地鼓掌歡迎。

  對此,顧安院士也是輕輕點頭揮手向記者們問好。

  見此,陸院長便介紹起了最後一位院士: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郭靈院士,郭靈院士是少數能拿到物理與數學兩次院士頭銜的院士。

  這次郭靈院士負責的是光刻機的數學以及物理方面的工作。”

  聞言,現場的記者與嘉賓們自然是點頭用熱烈的掌聲回應這一切。

  此時現場不少嘉賓以及記者看到這研發隊伍強大的一幕,紛紛感慨這次光刻機真的有很大的可能,畢竟這次研發隊伍真的很強大啊。

  金屬材料有盧科院士、數學與物理方面有郭靈院士、光學玻璃方面有顧安院士。

  光刻機負責人方面又有光刻機之父徐端顧教授,然後加上全能奇才林晨與數百個研究生、博士、博士後……

  最後資金方面又有了30億隨便用,面對此情此景,現場的記者們已經感覺這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似乎已經十拿九穩了。

  當然,雖然知道了研發團隊的相關名單與大致資料,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記者們可不知道。

  只見此時一個洋人記者緩緩舉起了手,看他話筒上的商標,那赫然是環求日報的記者。

  “這位記者先生請問吧。”

  此時陸院長溫和的對那環求日報的記者說了一句。

  見此,那環求日報的記者緩緩放下了手,然後目光灼灼的盯著陸院長發問道:

  “陸院長你好,請問你們的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什麽時候能研發完成呢?有一個大致的時間嗎?”

  面對那環求日報記者的問話,陸院長看了一眼林晨,在得到林晨的輕輕點頭後緩緩回答道:

  “研發完成主要分為兩個步驟,如同我之前所提到的90納米與60納米兩個製程工藝。

  首先最先推出的應該是90納米製程工藝級別的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這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預計落地時間是在2004年結束之前。

  至於65納米製程工藝方面,我們預計推出的時間是2005年結束之前。

  也就是說我們是計劃用一年時間達到90納米,然後用兩年時間將光刻機推進到65納米的層次。”

  “哢嚓哢嚓哢嚓哢嚓哢嚓哢嚓……”

  聽到陸院長話語的記者們飛速按下了手中的相機按鈕,握著筆記本的記者們也是飛速寫下了關鍵的新聞重點。

  但這時一個島國記者緩緩舉起了手,那是東京i日報的記者,只見那東京i日報記者獲得允許後發問道:
  “請問最高65納米製程工藝的第5代浸沒式光刻機研發完成後,你們是否會研發更先進的光刻機呢?”

  面對那島國記者的問話,陸院長笑著說道:

  “理論上會繼續研發,但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見此,現場的記者們有些遺憾地按動了手中的相機按鈕,拿著筆的記者則記下了陸院長的話語。

  而此時發布會進行到這裡的時候也差不多了。

  接下來林晨與陸院長乃至幾位院士和徐端顧教授都回答了一下記者們的問題後,這場新聞發布會很快就結束了。

  而記者們也是飛速離開了,隨後沒有用多久,這場新聞發布會的相關新聞就飛速出現在國內與國外的科技與經濟類報紙與媒體當中。

  “曙光科技一年拿出30億研發光刻機!”

  這是企鵝門戶網站的新聞頭條。

  “國產光刻機崛起!我大夏或將徹底解決光刻機難題!”

  這是新狼門戶網站的新聞頭條!
  “一年30億光刻機研發資金,曙光科技真的拿得出來嗎?”

  這是網i易網站的新聞頭條。

  “30億研發資金,三位院士數百位高級研發人員加盟,國產光刻機能不能解決?”

  這是餿狐門戶網站的新聞頭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