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536.第535章 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
  另外一邊,其他幾家公司的總裁也是露出了差不多同樣的表情。

  似乎各個公司全都在等著45納米製程工藝落地,然後開始反敗為勝的局面。

  對此,此時的曙光科技可不知道這些,不知道半導體聯盟已經把曙光科技當成砧板上的肉,正謀畫著該如何從曙光科技身上切肉。

  不過無論如何,此時曙光科技依然在不急不緩地研發當中。

  無論是32納米製程工藝還是5G移動通信技術、工業4.0乃至曙光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都相當之快,可不會因為一點勝利就怠惰下來。

  所以未來誰勝誰敗,誰把誰當成砧板上的肉可是個未知數。

  ……

  時間就這樣緩緩流逝,轉眼間2007年的2月份與3月份就這樣過去了,時間悄然間來到了2007年的4月18日。

  在這一天,因特爾宣布他們成功生產出了世界第一枚45納米製程工藝的芯片。

  並且宣布將要在一個月後的5月18日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第四代酷睿處理器。

  對此,當這新聞一出的時候自然引發了全球科技圈的超級地震。

  一時間全球科技圈全都在議論西方成功拿下45納米製程工藝,再次領先全球的新聞。

  而伴隨著這樣的新聞一出,接下來大夏的互聯網媒體與百姓們自然是變得焦慮起來。

  媒體們與百姓們全都在焦慮曙光科技的45納米製程工藝什麽時候能出來,焦慮大夏半導體的未來。

  然而面對外界的焦慮不安,此時的曙光科技重心並不在西方正式攻克45納米工藝上面。

  因為曙光科技用了數個月建設的超級計算機即將要開始試運行了!
  ……

  大夏,天i津,靠近海河靠近海岸線的一個高坡新建造不久的建築裡。

  “這就是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嗎?”

  此時發出驚歎話語的是一個面容嚴肅的中年男人。

  “嗯,這就是我們研發的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

  此時發言的是一臉感慨的林晨。

  現在的林晨正跟在這個面容嚴肅的中年男人身後,以林晨此時的地位做出這個行為。

  可以預見這個面容嚴肅的男人地位那真是相當之高,足以讓許多人夜不成寐。

  另外一邊,曙光研發中心的負責人倪光楠插話道:

  “這個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我們立項研發到現在也是有不短的時間了,但真正能快速落地最終還是靠林晨啊。

  不得不說我們大夏出了個林晨,這還真是我大夏半導體界的幸運。

  要是沒有曙光科技,那我們此時別說眼前這理論上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了。

  就是我們的國產電腦芯片與手機芯片能否誕生都是個問題。”

  說完的倪光楠那還真的是感慨萬千,覺得他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加入曙光科技。
    這理由不是他獲得了多少高工資,也不是他獲得的公司地位有多高。

  理由是他在曙光科技這裡實現了他的芯片夢,實現了科技強國的夢想!
  “林晨確實是我們半導體產業的大功臣。”

  此時面容嚴肅的大佬給出了肯定的話語。

  聞言,一旁陪同的一眾曙光體系高層高管們自然是在心裡大大松了一口氣。

  有大佬這句話,無形中曙光科技包括曙光體系多家公司將能避開許多無形的麻煩。

  畢竟說到底曙光科技成長到這一步確實有些敏感了。

  有大佬這句話,那曙光科技能避開許多有形與無形的麻煩,也不用擔心被“卸摩殺驢”。

  這個時候,面容嚴肅的男人視線轉向一旁的超級計算機說道:
  “接下來就讓我看看這號稱能改變世界的超級計算機有多強吧。”

  “恩,那就正式開始開機測試吧。”

  點點頭的林晨就對著另外一邊的工作人員做出了開機的安排。

  見此,得到命令的工作人員自然是開始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只見在接下來的幾分鍾時間裡一陣陣翁鳴就響徹起來。

  這一陣陣翁鳴聲主要來源是各個直立大約有一人高三人肩寬的超大櫃子。

  這一個超大櫃子采用上下分層刀片結構,一共有1024顆采用65納米製程工藝的第二代銳龍R7處理器與2048顆曙光GTX270顯卡芯片。

  而這樣超大櫃子足足有40個!
  也就是說眼前的這個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實際一共擁有40960個銳龍R7處理器與81920個曙光GTX270顯卡芯片!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這些第二代銳龍R7處理器與第二代曙光GTX270顯卡都不是市面上銷售的正常顯卡。

  而是特別定製擁有超高的通信帶寬與超大運行緩存的特別定製版芯片,專用於超級計算機等特殊場景。

  當然只是靠CPU與GPU芯片可不行,畢竟如何分配統籌CPU與GPU的計算任務與傳輸高速帶寬可是個大問題。

  畢竟超級計算機的真正藝術與區分技術高超的地方在於如何完美利用每個芯片的性能,不產生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事件。

  所以為這40960個特別定製版銳龍R7處理器與81920個特別定製版曙光GTX270顯卡芯片服務的是16台網絡機櫃與一台隻負責分配任務與統籌,並不負責計算的核心計算機。

  當然這個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並不單純是在堆著比前世神威太湖之光多上數倍的芯片數量與網絡機櫃數量。

  其主要創新在於由林晨提出設想,由倪光楠等大夏院士完善,最終再由林晨通過虛擬實驗室實驗驗證得來的雲計算架構。

  這個雲計算架構的正式名字就是星海架構,其架構特點如同“星海”這個名字一樣,就是能讓無數芯片組成一個星海。

  其中這個星海架構的系統效率在當前超級計算機領域並不算高,只有53%,比天河一號都差了1%,比後世平均55%以上的超級計算機都更是差了一籌。

  但犧牲系統效率必然會在其他地方獲得更大的優勢,這優勢地方如同他的名字“星海”一樣。

  其架構的最大特點就是如同“星海”這個代號一樣,可以不停增加芯片數量的同時依然保持較高的效率。

  所以當前這40個超大機櫃其實不是其上限,只要曙光科技想,那完全可以繼續增加新的超大機櫃,以此獲得更強的性能。(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