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661.第660章 夢幻的時代
  至於民間方面,他們對於林晨花費龐大資金投資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行為自然是會拍手叫好。

  畢竟可控核聚變技術一旦突破對人類有什麽好處這已經是老調重彈的話題了。

  大家也知道這東西一旦研發成功就會改變世界,讓人類擁有了星際航行的能力,從此不再困守於小小地球。

  所以他們對於林晨要花費那麽多錢去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自然會拍手叫好,只會覺得林晨是一個有擔當,為人類未來著想的偉大企業家。

  當然在這其中,許多海外媒體乃至海外百姓他們肯定會說風涼話與宣揚大夏威脅論。

  擔心曙光科技一旦真的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後,他們會困守地球,而大夏則獨自開啟星際時代……

  不過這些負面輿論終究只是小把戲,自然不可能動搖可控核聚變項目的研發。

  所以無論如何,這筆龐大的現金林晨已經給他們定了兩個改變世界,改變大夏的用途。

  “幾千億夏元不知道能否攻克可控核聚變技術?”

  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裡,林晨呢喃了一聲,感到了壓力巨大,畢竟這可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啊。

  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理論誕生比人們想象中還早,可控核聚變技術兩大線路慣性約束與磁約束線路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提出了理論與研發,但截止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十年快六十年了。

  當初提出兩大可控核聚變技術線路後,那時的科學家號稱50年內可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目標並沒有實現,反而成了笑話。

  來自2023年的林晨知道直到2023年可控核聚變技術依然遙遙無期,那個時候人類惟一的成果就是做到首次輸出的能量大於了輸入的能量。

  但這個輸出的能量只能用於燒一壺水,發出的電量簡直慘不忍睹,雖然誰都承認它的意義是重大的,證明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是可行的。

  但在這成功的背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弊端,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最長連續運行時間只有區區17分鍾而已,達不到自持燃燒的條件。

  之所以這樣,這是因為那時人類的材料不能支撐下去了,再加上其他問題,可控核聚變技術自然遙遙無期。

  前世2023年都做不到的事情,此時的林晨自然感到壓力巨大,而且更讓人壓力巨大的是這事情林晨還不能取巧。

  不能再繼續使用萬用機變形的形式,畢竟這東西未來可是要建造無數台,還要小型化裝到飛船裡去的。

  所以這次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無論是理論還是材料乃至架構,曙光科技都得踏踏實實地突破,不能利用萬用機取巧。

  “想要落地大規模用於發電,這至少也得是5年乃至10年的長期工程啊。”

  不過雖然感到了壓力巨大,但林晨知道如果他能完成這個任務,那他就真正地改變了世界,也真正實現了大夏科技強國夢。

  限制人類發展的終究是能源問題,只有解決能源問題才能解決資源問題,才能走向星際之路!

  想到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的意義,林晨心裡變得無比激動,他知道如果這東西能研發成功,那他必將會永載歷史。

  哪怕他林晨沒有能如同愛音斯坦、牛頓、伽利略、法拉第、玻爾、普朗克、麥克斯韋等人那樣發明了改變世界的科學理論。
    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發明重要性可是比當年的蒸汽機、電燈乃至計算機的發明還重要。

  因為他代表著人類從此可以走向星際時代,從此不用困守地球,可以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開啟星際探索!
  這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哪怕敵人再怎麽抹黑也無法抹消這功勞,無法抹黑這榮耀。

  “不過在這期間,我也得去研發一下其他東西才行,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可控核聚變技術裡去。

  畢竟有錢有人有生產能力才有可能推動可控核聚變技術落地,未來光靠這幾千億夏元也許不夠用,畢竟我可是想要在5年到10年時間就研發完成啊。”

  想到這裡的林晨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未來該研發些什麽東西才好。

  但很快,林晨發現在當前的情況下,他去研發什麽實物產品,實際上都是被人抄襲侵權專利的結果!

  畢竟曙光科技雖然不在美迪國申請技術專利了,但曙光科技在其他地方注冊技術專利後,美迪國那邊的企業可以直接抄襲啊。

  在這種情況下,曙光科技發明的技術專利越多,實際上全都是便宜了白頭鷹,這種研發成果被人篡奪的滋味還真是讓人鬱悶憋屈。

  所以這次林晨準備研發一些別人無法複製的產品,也就是需要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曙光才能支撐得起的產品。

  相信這樣做之後,他們就算抄襲曙光科技的技術專利搞出一樣的實物。

  結果發現沒有人工智能曙光的支持後效果不佳或者根本就運行不了,那時他們的表情肯定很好看!
  當然在這之前,林晨需要想辦法在不影響人工智能曙光自我意識的情況下,盡量升級量子計算機才行。

  畢竟當初的量子計算機設計只是衝著“夠用”與“實驗”這兩個目標而設計,而不是衝著“性能強大”“滿足全人類需求”這個超級宏偉的目標設計。

  在這種設計思想下,當前的量子計算機性能算力並不強大,只有3.6萬量子比特而已,這已經嚴重限制了人工智能曙光的發揮。

  這次林晨想著量子計算機的算力至少也得達到100萬比特級別,這樣之後工程機器人的數量也許可以輕松達到數百萬級別。

  到時候再研發出一些其他類型的機器人,讓人工智能曙光全面接管人類最基礎的重復工作。

  比如全自動挖礦,全自動提煉礦物,全自動熔煉礦物,全自動種植農作物等。

  這些人類從事的重復工作完全可以交由人工智能曙光與機器人去做,雖然這會讓許多人無所事事。

  但這卻代表著人類生產力的憑空暴漲,代表著生產資料成本的大幅降低,代表人們的生活成本大幅降低。

  也在無形中將人們從沒有意義的重複基礎勞動中解放了出來,雖然許多人會無所事事感覺自己似乎沒有用了。

  但肯定會有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選擇上進,選擇學習,然後從事更有意義更具創造力的工作。

  在這其中,人類必然會迎來大發展,可以說一個夢幻的時代正在來臨!

  不過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現在曙光科技的重心還是要放在和上面談判,談判在大夏魔都股市上市的事情。(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