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第25章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第25章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與此同時,裡正家也在吃晌午飯。

  魚凍,醬燜豆腐,一大盆白菜土豆湯,一盤芥菜疙瘩鹹菜。村裡頂級好飯菜。

  裡正媳婦將燙好的酒遞給她老頭:“你胳膊腿疼,按理不該再喝酒。”

  劉老柱擺手讓別管他,且喝完兩口酒就變得話多起來:“往後不行再摻和掐架的事兒,一旦鬧大給我添麻煩不說,咱是啥出身的人,那些人又是個啥。”

  特意看向他老兒子劉靖棟:

  “尤其你,那手是攥筆的,怎能舉起那水襠尿褲的上門女婿,也不嫌晦氣回頭再寫不出字,家裡白給你配牛車跑出二裡地念書了。對了,最近念的怎樣?”

  劉靖棟已經用醬燜豆腐拌二米飯吃完四碗,他打算再吃兩碗對付半飽快點下桌,省得他爹又要嘮叨。

  聞言頭不抬道:“不孬。”

  劉老柱看著家裡的老疙瘩歎氣。

  他知道甭管花多少銀錢老兒子也念不出花兒,他家就沒有人隨他這腦子。

  反正也是,有幾個許有田那樣的,聽說當年跑私塾幫先生做桌椅的功夫隻順耳聽幾句,回頭用沙子就能寫出字,給他羨慕夠嗆。

  所以他從沒想過那不靠譜的光宗耀祖的事,只求老兒子往後和他出去串門,別再丟磕磣就行。

  前些年,老兒子隨他一起去王裡正家拜壽,本來他是想顯擺顯擺家裡小子也念書了,讓孩子講兩句,結果這磕磣丟的,張嘴就說福如死海,壽比曇花。

  當時那王裡正就黑了臉,說但得比喻成壽比丁香都不能趕他們走,起碼丁香開的日子久。

  劉裡正想起這茬,叮囑道:
  “繳那麽多束脩費,一定要虛心學,讓先生多教,他說怎招就怎招,別讓你爹我的銀子又打水漂。

  也別總坐在那裡鴨子聽雷,還記半截嘍搜,起碼多學幾句場面話。

  你看王裡正家那小子,隻比你大一歲,那天我聽那小子說什麽,落霞與啥玩意兒齊飛,我一抬頭那不就是好多鳥嘛,可你聽著就是有學問,這玩意兒不服不行。

  聽說連跟他爹拍胸脯下保證,都能多甩出幾個詞。

  你可倒好,就會跟我舉手發誓怎怎地,要是沒那樣天打雷劈,都不帶給換個花樣的。”

  裡正媳婦攔道:“別說了,孩子正吃飯呢。”

  劉老柱瞪眼:“只要說他你就攔著,他一晃眼再過一年半載就要相看媳婦,你們光眼饞王裡正家那小子定下官家小姐,怎不尋思尋思那小子會甩詞,女方家裡聽誇獎也順耳。再看你兒子,我估摸打照面就會嘿嘿嘿。”怕是得尋思這是個傻子。

  裡正媳婦徹底不樂意道:“我老兒怎不會,昨兒我還聽他念個好詞,怎說來著,老兒?就是誇姑娘挺帶勁那個。”

  “粗水福龍。”

  “你聽聽,誇得多好。”

  這還差不多。

  劉老柱眼見小兒子扔下飯碗溜走,瞟眼大兒子更是上火。

  這才是要命的事。

  昨夜他還夢見他們一大家子都被拉走砍頭了,今早起來膝蓋胳膊肘包括大脖筋才擰勁疼。

  囑咐老妻道:“往後多與那許婆子走近些,當老姐妹那般處。”

  “我就知道,今兒她帶頭掐架,你沒有單拎出來訓她,那是有原因的。”

  劉老柱的大兒子不樂意道:“爹,我那事兒不能露餡,當年沒死的咱村就有倆,他倆是剛出發就被分到別處,還有旁邊那些村的,加起來剩下十來個呢,憑什麽他們能命好,我就不能命好啦?許家怎就能知道我壓根兒沒去,再說誰沒事兒嘮那個。”

  劉老柱的大兒子心想:何必讓他娘去溜須許婆子,裡正妻子的身份,應是全村婦女溜須他娘。

  劉老柱長長地歎口氣:

  “以前確實不怕,在這村裡我需要怕個誰。

  可眼下,那許婆子搭上鎮裡趙捕頭。

  那天我聽那意思,有田那個長得像煙袋塞子的閨女,(煙袋塞:又黑又瘦又髒又乾吧),趙捕頭竟要豁出自己獨子,讓娶那黑丫頭。

  可見,許有田活著時和那趙捕頭關系極鐵。而且趙捕頭也是被征走的那撥人。

  我還聽說,咱這鎮上人手忽然就不夠了,為啥不夠我還沒打聽出來。

  總之,趙捕頭想收攏幾個見過血的做手下,他就跑縣衙要回鎮上當年征兵沒死的名單,可你別忘了,你是死的。”

  劉老柱越說越上火,一口將杯中酒悶掉。

  當年他只能做到找鎮裡關系給大兒子弄成“陣亡”。

  “陣亡後”,想周邊都是村裡人,誰沒事去縣裡。即使真放屁趕襠有人去縣裡看到張貼死亡名單也不怕。大夥都不認字,看到他大兒掛在上面也是睜眼瞎,誰也不能知曉是怎回事。

  而那幾年,他是讓兒子帶路引調頭去府城開間雜貨鋪。

  還別說,藏起來那幾年真給家裡掙不少,目下還雇倆夥計,直到眼下還開著。等到風聲過了,有零星的沒死的回來了,他才讓大兒子歸家,對外說命好沒戰死。

  “我是怕趙捕頭和那許婆子萬一哪日聊起,你村裡正家大兒子也沒了,那許婆子禿嚕嘴說活得好好的……”

  這話一旦露餡,當年管的有多嚴,被發現罪名就會有多重,這才是讓劉老柱睡不著覺的原因。

  想到這:“老大,你不能在家待了,還要防趙捕頭來看望許婆子,你少與他碰頭為好。你收拾收拾,明兒就帶你媳婦孩子回府城,我不給你送信,過年都別回來。”

  裡正媳婦一看倆孫子也要走,心裡舍不得埋怨道:“以前我要和有糧娘搭伴采蘑菇你都不讓,現在好了吧?想求人家都不知道從哪下口。”

  裡正媳婦沒說出口的抱怨還有:
  這些年就怨她老頭子小心眼。嫉妒許家出個有田那樣的小子,還膈應當年要給大閨女說親,許有田沒同意。

  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她大閨女眼下在外村過得挺好的,再過二年外孫子都要成親。

  而且當年她就比她老頭想得開,那叫強扭的瓜不甜。兩口子過日子就圖個知疼知熱。許有田能在那麽窮時沒看上她大閨女,哪裡能指望供這樣的姑爺子念書,往後出息會對她一家子好?
  所以她反倒沒把這事放心裡,可她家這老頭子,這些年卻沒輕了難為老許家。

  遠了不提,就最近一次,許家那仨小子想去縣裡王員外家乾零工,開個路引條子,這家夥被難為的,折騰半個月之久。一趟趟來,專挑家裡吃飯讓那仨小子聞飯味蹲院門口等,連口涼水也不讓送。最後還是她實在看不下去眼,勸了兩回才走成。要不然零工都不讓人家乾。

  “你這婆娘,眼下還說那些作甚,你是嫌我不夠心煩?”

  “我不是讓你心煩,我就是想說,要是這麽多年一直處得渾河,我覺得就算和有糧娘實話實說,她備不住也能幫瞞著,誰還盼著同村人都死光是怎的。

  可你倒好,這些年連收人家有糧那煙袋鍋和蓑衣都壓價,你也不想想,去掉農忙去掉本又費那麽多事,一年才能做幾個?

  怎就能好意思給那點銅板。

  咱要是往後想打好關系,是不是要先給提點價?你看那許家二小子,眼下寧可進城扛大包都不做了吧。

  這趟老大回來可說了,府城那面早就賣斷貨,有糧那煙袋鍋還有蓑衣賣得可好了,他手巧。”

  劉老柱十分罕見地將筷子拍桌上,嚇得他婆娘眼皮一跳:
  “你個四六不懂的玩意!還實話實說會幫忙瞞著,你家小子又生男娃又活著,她家最出息的死了,換你不得尋思憑啥?她不轉頭鞋跑丟去告發你就不錯了。她還會傳得滿村都是,到時候當年有多少親屬拿著房契地契上門求咱,就會有多少人恨不得弄死咱。”

  至於壓價的事,劉老柱更是覺得他婆娘腦子拎不清。

  又不是隻壓許有糧的煙袋鍋和蓑衣,凡是周邊有老手藝的都是一樣的壓價,要不他開鋪子掙什麽錢。

  要他說,那些人反倒應該感謝他。

  老許家剩下的兒子雖都沒啥出息,但是許家二小子有句話很得他心,那就是謝謝伯能收貨,沒有裡正伯,鎮裡蹲著能賣幾個。結果他家這虎娘們還幫人家先叫上屈了。

  “你現在就去許家,就說我給她家又換個活。”讓那許婆子忙起來,沒空去鎮裡見趙捕頭。

   大美妞們多多投票哈。感謝叁生緣貓貓打賞30000起點幣;感謝莫f菲fei打賞500起點幣;感謝向往之世界打賞一百起點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