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第312章 最美鄉間人(兩章合一)
  第312章 最美鄉間人(兩章合一)

  關於用樺樹皮做帳篷做衣服,甚是還包括做船,最初是向誰學的問題。

  那兩家會做帳篷的漢子只能說出,祖輩在打獵時,曾經遇到過一夥山民,應該是向他們學的,再其他就不知道了。

  許老太心想:

  其實你們就被外面稱為山民,沒想到還有被你們稱為更像山民的人。

  別看雷家窩的村民說不清楚,可是初見用樹皮做出來的神奇大帳篷,那時正在直播。

  直播間的家人們跟隨許田芯這個攝像頭一起又摸又看,直感歎大自然饋贈的都是寶。這個不僅能做駐扎帳篷和扣大棚,而且還建議小助理和主播奶奶浪漫點兒做露營雨幕,往後再出門就能放車上帶一塊,倒是有好奇去查的。

  經過查資料,發現最初向鄂溫克族學的。

  而鄂溫克用漢文翻譯過來,還真就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據傳長期住在外興安嶺貝加爾湖那面的山上。

  當然了,現在那個民族還很有可能是咱們這個皇朝的敵人,因為人家人少啊,人家也不服你這個皇朝。

  其實爭天下,不就是那麽回事嘛,今兒和這個國好,明兒和那個國鬧掰又不好了,沒有永久的敵人和朋友。

  所以直播間家人們查後期歷史走向,別看眼下那個民族跟咱不好,但是據傳後期被大俄國給打回來了,不讓他們在那面待,又被這面打服氣統一後,這是個非常硬氣的英雄民族。

  就不提藏征緬那些戰役,隻說讓直播間家人們查完很唏噓的英法聯軍那陣,民族基因就體現出來,這個民族百分之三十九的人上戰場。

  想想去掉老幼婦孺,是不是相等於男人家全上去和八國聯軍拚了,這也是後來這個民族的人非常少的原因。更不用說,後來也對華夏有很大的貢獻。

  而為什麽要提這一段呢。

  這不是嘛,許老太坐在火堆前對漢子們說完,明日開始就要扒樺樹皮後,她一邊接過老雷媳婦遞來非讓她吃的核桃仁,這裡的人都是拿出最好的招待她們祖孫倆,非常樸實。

  一邊對雷裡正說道:
  “老雷啊,這個用樹皮做帳篷就你們會,在外面沒見過也沒人這麽用,你知道代表啥嗎?”

  “啥?”

  “你們村這個點子留不住了,應該交上去。”

  雷裡正沒聽懂,留不住就不留了唄。

  最好咱小老百姓都學會,也許能幫到不少人省下油布錢。

  正好換了鎮北軍主帥,這位大將軍人是真好,讓百姓在沒人承包的無主河流撈魚吃。

  他們村現在提起這位大將軍,真的是打心眼裡連他八輩祖宗都感謝,都紛紛企盼大將軍要長長久久待這別走,這是真話。

  而想做樺樹皮帳篷,還真就缺不了那種油很多的大魚。

  村裡會做的老輩人早先就說過,要是少了這種魚油大的魚肉,它就做不成,就是這麽奇怪。

  這也是他們雷家窩為啥只有兩家置辦上那個物件,別人家沒有的原因。

  以前,這裡的官員根本不讓他們胡亂打漁,買又買不起。

  當然了,現在即使讓他們在河裡抓魚也不如二道河,人家那裡有能行船的大江,很是遼闊,那裡才有魚油多的大魚。

  可咱們村和二道河比不了,只能在河裡撈看運氣,還要看家裡人能不能舍得不吃,拿去做帳篷。

  因為要將整條魚中肥油最多的魚肉剔出來,放外面晾曬,用這塊最肥的曬乾的魚肉去和白樺樹皮一起熬煮,才能軟化白樺皮。

  要是願意上色製作成扛髒的黑色還是大醬色的,綠色紅色的那都隨便,黑色那就再整點乾草放裡面一起煮。

  最後要多大帳篷就縫多大,裡面用架子,外面用這個樹皮罩上架子。

  怕大雨或是大雪壓塌,外面再再整點兒木頭支架弄結實。

  總之,別死心眼告訴做啥樣的就非得做啥樣。像許家這種有實力浪費魚肉的,那就隨便搭著玩唄,整一排七彩的才帶勁兒呢。

  你看,老雷壓根兒就沒用那兩戶會做帳篷的人家告訴,以上全是他嘰嘰喳喳告訴許老太的,一點兒不帶保留的,那兩戶人家充其量是補充說明。

  老雷還說,要是想再再弄暖和點兒,樹皮外面還能罩茅草和被子,其實這就能當作屋子過日子。

  像家裡窮的蓋不起房只夠買兩條魚的,咱說實話那就應該搭這個對付住,總比住地窖裡強,起碼這個有陽氣。

  只是雷裡正一直也沒遇到比他們村還窮的人,要不然早就往外說了。

  沒想到,眼下許家妹子卻對這個事很慎重,聽起來還當做啥秘方了不成?
  許老太道: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說,別的州城和軍營,根本沒聽說過用樺樹皮做軍帳的製作方法,只有你們會。那他們出門駐扎就只能買獸皮和油布。

  而你這個點子要是交給咱鎮北軍,你想想是不是能給咱鎮北大軍省下不少軍帳錢?
  我看你這樹皮煮完還挺軟和,卷成一卷隨軍帶,能比那些獸皮輕巧,能比買油布擋雨省錢。”

  雷裡正這才聽懂。

  還沒等他說話,許田芯一直留意聽這裡,沒想到雷家窩的村民們就紛紛高興道:“可不是怎的,裡正,那你快去告訴咱大軍。別他們提前買了油布,那不成了白花錢。”

  雷裡正為難:“我……可我不敢去。”

  惹來大夥一頓笑,老雷也不在意,還雙手合十拜托許老太:“那就要麻煩妹子你告訴了,你和鎮亭大人說一聲也比我好使。這種事,我真不行。”

  許老太沒想到出彩的事也躲,先說一句,你這點可不如老柱,雷裡正老妻連連點頭。

  老雷不服:“那是他和妹子你們見過做官的人多,練出來了。他還見過女將軍呢,我哪見過。我見趙鎮亭都是有數的。”

  那倒是。

  然後許老太才一口應下,又望著面前村民們說:“大夥放心,我轉告並不會搶功勞,我一定會響響亮亮的多提幾句咱們雷家窩的村名。雖然不敢說馬上給咱們啥獎勵,但是你們記得,好的官員他心裡一定是有數的。”
    像往後徭役的名額,征四個會給雷家窩免兩個,許老太覺得這一點應該是沒啥問題的吧?

  即使上面大官管不了那麽細,那這個人情,她也定會向趙大山開口要,不能讓雷家窩村民們吃虧。

  另外,許老太又特意指指最初那兩戶會做帳篷的,那是一點不藏私,否則不可能滿村皆知。

  許老太和雷裡正還有老雷嫂子小聲地提了提:

  “往後多照顧一些,我看那兩家老人都沒了,沒個張羅事的,小的還太年幼,中間漢子和媳婦要忙著乾活,負擔挺重。幫著拉拔點兒。讓他們給我家縫完帳篷後,往後村裡要是有什麽輕省活工分還多的,考慮考慮他們。這也叫他們兩戶對村裡特殊的貢獻嘛。”

  倆人都點點頭,滿口應下。

  其實在村裡生活,村長媳婦才是關鍵人物。尤其在村長怕媳婦、媳婦也比村長更有正事兒的前提下。

  這不是嘛,雷老嫂借著這個話題,趁機就湊近許老太告訴心裡話道:

  “妹子,其實自打聽說你們去邊境探望大軍,俺們村也在琢磨能給點兒啥。

  那叫新來的大將軍讓咱下河又讓上山了,大夥日子好過不少。

  說句最實在的話,讓大夥終於過上了當人的日子,守著大山能有柴火燒了,再不用凍得哆哆嗦嗦。”

  雷老嫂子說到這,指了指遠處駝背得厲害的老婦:

  “你都不知道,前不久衙役來村裡丈量土地,分發給我們村當兵役沒回來的人家,就我指的這位是大栓奶奶,她們都哭了。搞得村裡人更著急。

  所以妹子,別考慮我們村窮,往後要是再有這種事兒,你叫一聲。像今年我們從開春就攢,守著大山各家出點兒力氣的事兒,多了沒有,還不能少拿點兒嗎?

  再一個,其實我們村已經存完冰了,這玩意兒又不花錢就沒少存,打算夏天把冰推到大營門外放下就走。

  你說這招行不行?不能抓你老哥說他胡亂去大營吧?大夥畢竟是好心,省得將士們練的大夏天口渴。”

  雷老嫂想從許老太這裡得句準話,要不然她心裡含糊。

  “啥,冰?”

  “啊,妹子,你要不要去看看,就在咱村大山拐角那裡,有一處以前是墓是啥呀,咱也搞不懂,倒是沒棺材,看過了,那被人盜了?就剩點兒腐蝕的破板子讓我們扔出去了。

  反正那地下洞裡一進去可涼了,哇涼。

  大夥就將那裡打掃打掃,鋪稻草和蘆葦墊子存不少冰塊,上面又蓋了樹葉和稻糠封上,應該能行吧?怕不夠,村裡個人家也留了六個窖存冰,就是沒有那裡存的好。”

  “怎存那麽多,要全給大營送去?”

  許老太沒想到雷家窩會這麽勤快,這一點可比他們村強多了。也不賴二道河鄉親們。主要是村裡有個會魔法的她大孫,會用硝石製冰。全村還屬那個會魔法的最饞,會惦記夏天吃冰棍,大孫不提,大夥忙乎就忘了存冰。

  雷老嫂說:“不全送。這不是尋思過兩天動土接著挖窖,能提前多空出來幾個窖就空出來。正好留著給你們村存秋果子留著賣。畢竟誰能猜得準今年深秋會不會像去年那麽冷,我們怕萬一存不住凍果子都爛了怎辦。有冰的話,就算化了些也有剩,今年秋天能比去年果子多。”

  “果子多的話,今年冬天還能販賣到縣裡府城賣賣。”

  “可不是,你去不去看冰?”

  許老太忍不住笑,這大晚上的,她進山到一個古墓裡看冰作甚。有時咱鄉親們上來那股軸勁兒還怪招人稀罕的。

  雷裡正聽到這話,也批評他老妻說:“大晚上的,進什麽山,臭顯擺啥。再說大郎他們那裡,已經將林蛙和泥鰍燉好了。”

  許老太這才知道又做飯了,急忙攔住道:“下午那陣就吃完下晌飯了,怎又燉蛙。從我們來了,這裡的蛙就沒得好,天天撈人家。”

  這季節,人家林蛙還要找對象呢,冒頭的都是公蛙。它要先招棲息地,找著好地方,它再對相中的母蛙叫喚,讓到指定地點配對。就是人家動物界雄性,都知道想找媳婦要先弄個落腳房子,要不然沒人稀罕跟你。

  結果人家小蛙跑半道就被截走燉鍋裡,咱人類怎麽也要等人家洞完房的啊。

  雷裡正笑:“快點兒吧,妹子,趕緊起身,已經燉完了。你和田芯兒先動筷,要不大夥不能吃。你不知道,明天你們就走了,一清早鄉親們就找我商量,今晚大夥也想學學你們村一起吃飯,聽你們村殺豬過年可羨慕了。我一尋思,別隻學你們村乾活掙工分,然後不享受,那哪成。”

  其實是雷家窩鄉親們通通都知道許家條件好,怕許家祖孫倆在家裡一天吃三頓飯,到這裡餓著。

  明天還起早走,總不能一早燉肉怕來不及。

  而村裡去年就借許家祖孫不少光,今年又教會他們做紙,還會趕明魚運來就讓幫忙縫樺皮帳篷,等上秋將山貨和果子收上來只會更好,哪能不記這份恩情。

  所以漢子們一清早就下河嘗試撈泥鰍和林蛙,在村民們看來也是許家積德運氣好,才會想啥來啥。

  要不然這個季節水在冰上面流淌,山上雪還沒有全部化透,起網又難拽,按理說很少能打到這麽多蛙的。

  沒想到他們赤腳站在冰水裡,大夥喊著號子一拽網,哎呦我天,老鼻子了(很多的意思)。然後裡正叔說總不能將費勁捕撈的蛙再放回去,這次村民各家再湊湊菜,一起吃。不過,別吃飽哈,一人就吃兩口,要不然眨眼剩空盤不好看。

  許老太和許田芯來的時候,長長的桌上哪裡隻擺了燉泥鰍和林蛙,還有炒的野雞蛋,燉的傻麅子肉,炒的黃豆粒,各家湊的十多樣鹹菜。沒有鹽舍不得買,這裡的山民能舍得掏出鹹菜招待,那客人對他們來講就是很重要的。

  以及洗的新鮮的小根蒜,婆婆丁,配著榨的辣椒醬。

  “哎呦,眼下能挖到婆婆丁了?”

  村裡小姑娘們急忙回許老太道:“許奶奶,正是我們挖的,能挖到了,冒頭了。”忍了忍才咽下到嘴邊的話:你們能不能再多兩天,稀罕的話,我們給你挖一些野菜帶回家。

  對於姑娘們來講,真的是沒處夠,像許姑娘總是會隨口告訴她們一些姑娘家的事。像是讓她們撿些皂果留下果肉,再和野花或是野果皮一起用水煮沸,煮完用屜布濾出粘稠的汁水,就可以用來洗臉洗身子香香的。

  許老太特意招呼田芯去旮旯,先把直播開開,今晚加一個場次,讓家人們看看這一趟之行就算是收了尾聲。

  那就跟著她們也一起品嘗這長長的桌席,感受篝火的暖和,也再看看火把照耀下,這些能乾的山民。

  結果家人們第一視角感受許田芯吃,有好些人問的問題竟然是:“賣不賣蛙,那現在不賣蛙,小根蒜和婆婆丁總能賣吧?能不能包郵到家,我們在外地的,已經好些年沒吃到過這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