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第269章 匯報這一點就夠用(兩章合一)
  第269章 匯報這一點就夠用(兩章合一)

  趙大山看到馬隊迎面而來,急忙擺手示意衙役隊伍靠邊,讓馬隊先行,並且本能地行軍禮抱拳立正站好。

  這就是趙大山的難得之處。

  他在霍家軍分支軍營待過多年,更深入骨髓地知道,將領官階的意義,內心也很敬重。

  或許鎮裡的百姓還習慣性地認為,地方官才是他們的天。

  但別忘了,這裡是鎮北將軍府管轄。

  鎮北將領高於一切,百姓們的戶籍簿也已經在前兩天變了,前面加注鎮北軍官印。所以他一個小小鎮亭,比起在大營裡那些真正的將軍們,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辦事文員。

  再看對方載的是誰的年禮?
  趙大山七年前入伍第一課就是辨旗幟、審金鼓,先明旗之別。通過將軍旗幟辨認出,那是他輩子想見都夠嗆能見到的賈將軍,人家在最上面呢,他在最下面。

  還有一代女將呂岩的私旗。

  尤其是呂將軍的年禮車最為扎眼,私旗迎風飄揚,發出獵獵聲響,上繡官階圖騰,一眼就能看出來,那是壓根兒不怕老百姓猜測這是要送往誰家。

  趙大山不知道的是,其實頭車都能升起用犛牛尾製成的旓,當地最高將領的旗幟,這波操作已經屬實低調了。

  衙役們站在飄雪的天裡,一個個正隨著趙鎮亭眼觀鼻鼻觀心垂眸。

  本來衙役們中,最開始剛看到馬隊時,還動過心思想攛掇鎮亭大人上前問問,看方向要是也押運貨物到鎮裡,這樣雙方都能少走一段路,他們互相換貨唄?

  可是隨著馬隊臨近,車轅從面前壓雪而過,大家愣是連抬頭好信兒看一眼也不敢看了。

  後來,當衙役們返回知曉是年禮,並且還是送往許家時,一個個驚愕得半晌無言。

  關系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而不是許家運氣好,許姑娘又佔了女子身份的便宜,更方便近身女將軍得了眼緣才攀上關系,將貨物賣與大營?
  嚴重低估了。

  新入職的小衙役們,終於明白帶他們的老衙役,為何會在他們第一天上值時說,去二道河傳信兒不要擺譜,就正常有話說話。你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太平。

  千萬不要看那一村子人好說話,就到那裡傳話傳一半,折騰人家白來鎮裡一趟兩趟,別動這心思。或是能一次說完的話,你非要自詡身份說一半,想著讓村民求著你再開口,那你可擺錯譜了,給惹乎急眼卷鋪蓋回家沒人能保你們。

  那時他們隻以為是許家和趙鎮亭的關系。

  認識鎮亭嘛,叫伯伯,許姑娘身份就抬了不少。

  雖然傳說比較多,說許家路子廣,家底厚實掙不少銀錢,聽說許姑娘的陪嫁銀有五百兩。

  但感覺甭管怎地,離他們也不是那麽特別遙遠。不至於到高不可攀的地步,畢竟感覺自個也挺出息挺能乾,是有正經俸祿的小夥子。

  所以就連前不久他們還曾私下笑呵呵說過,許姑娘又穿戴什麽進城了,不知花落誰家。並且有野心的忍不住在許姑娘來治所時往跟前湊,膽小的也會偷瞄。

  當知曉低估了一切時,隻覺得後怕,往後無論是許家的殷實還是許姑娘這個人,背後也不能再瞎說八道。

  不過,小衙役們要是知曉,此時許姑娘正在殺豬,他們仍然還會忍不住議論。

  一個姑娘家是怎麽做到的,既能文縐縐寫契書擺弄花草,又能活蹦亂跳抓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
  雪越下越大,卻抵擋不住二道河人想吃大鍋飯的熱情。

  一個個油棚子支了起來。

  從各家借的大桌子也已經擺好,每家出五顆酸菜,四顆白菜,還有大蒜大蔥香菜,用盆裝。

  十口柴火大鍋正燒著熱水,旁邊還有兩桶泡發的木耳。

  這兩桶木耳是劉老柱家出的。

  許家出做飯的所有鹽巴。

  萬家出醬油,曹家出醋。賣盒飯的王家和美壯家還有孫家、四伯家和七叔家是出大醬。

  今日大鍋飯菜單,血腸豬肝蘸蒜醬,還有醬燉小小魚,白菜醋溜木耳,外加豬肉燉酸菜。

  至於主食,也是有能力的人家出十斤大米或是小米,大夥打算豁出去燜回二米飯。不好好過日子了,舍得舍得,沒有舍哪有得。

  尤其是這幾家開鋪子的更想得開,沒有年禮給村裡人分發,因為每次出門的車都要裝滿滿的回來,裝回來的貨物還要賣錢,就沒有許田芯像樣。但沒有年禮還不能犒勞犒勞請吃喝嗎,一年到頭辛苦了表達個心意。

  而沒能力的是硬性規定出一斤白面或是二斤玉米面。

  說實在的,誰也不好意思說自家掏不出來這點糧食,大夥都在看著,你家誰誰幹了啥活掙了多少心中有數,一起乾活就這點不好,太透明,張嘴扒瞎容易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去吃肉啊。

  所以甭管是為了啥,主食二米飯和大餅子的糧食湊得那叫一個快。

  至於不夠的,四伯一擺手:“你們別吃太飽”,被大夥一頓笑著起哄,給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臊得老臉通紅,這才咬著牙說:“村裡給添。”

  曾經,村裡說要給困難老人修房子給新生兒發點大米熬糊糊,別看大夥當時開大會聽的激動,過後冷風一吹覺得那是吹牛。

  可不知道是從啥時候開始,村裡真有了。

  這不嘛,在村裡留守的村民們乾瘋了,有些男人家還拿出自己積攢的石韋草,泡起來像茶就當茶葉喝了,老爺子們是將酒珍惜地拿出來。

  大夥又從各家抬桌子扛凳子,抱柴火。怕油棚子冷,還擺了炭盆,棚頂鋪了靰鞡草。
    而就在這時,小孩子們突然從江邊跑回來說:“裡正爺爺,對面王家村在砸乾鍋,就在和咱村江岩交界那處,他們都在那裡摳呐。啥叫乾鍋啊?咱去不去佔便宜?”

  所謂砸乾鍋,就是冬天江結冰,水撤幹了以後,魚就剩在底下,現場像極考古現場,從冰裡直接就能掏出一堆一堆魚。並且這魚不抓來,來年開春更汙江水,因為它已經凍死了。

  劉老柱一聽,這種便宜哪能不佔,那必須得插一腳,就招呼著一多半的漢子走了。

  許老二他們又在路上還沒趕到家,再去掉鋪子那面倒班看守有不少人,人家外村來了不少人正在洗澡,最後抓豬的成為面面相覷的老爺子們。

  老爺子們看看下雪的天,咕咚咕咚冒泡在等褪毛的熱水,一擼袖子,為證明寶刀不老打算逮豬。

  可人呐,你要服老。

  許田芯到的時候已經沒眼看了,一幫奶奶也嫌棄地看著爺爺們豬尾巴都沒摸到就滑倒,還有掉進豬圈裡的,騎著豬滿村跑的。

  好不容易二十多個人按住一頭豬,結果刀呢?刀又甩丟了。

  許田芯撿起雪堆裡的刀,望著嗷嗷嚎叫好不容易按住的豬,再換手又要跑,索性上前利落地開始殺豬。

  爺爺們和洗菜的奶奶們:“……”

  恰好進村的許家仨有和劉靖棟他們,正呲著大牙笑都忘了收回去:“……”

  此情此景,再配上遠處雪飄,劉靖棟忽然想吟詩一首:
  風吹麥浪稻花香,又到此時豬心慌。

  村裡油棚在排隊,隻為分肉大聚會。

  雖然豬肉價很貴,但是辛勤付出無愧。

  著急上火很挨累,吃點兒喝點兒都對。

  不是人狠豬為敵,只是油水等不及。

  田芯瞄準大桃心兒,一聲慘叫豬魂飄。

  肉體分割被解剖,幾人按住開水澆。

  五花三層燴酸菜,血腸骨棒裝一盆。

  全屯子會一起造,先讓長輩轉圈兒輪。

  忘卻一年的疲憊,老天會眷顧莊稼人!

  劉靖棟啥也不管了,奔跑到一片雪地裡,從道邊拽根樹杈子,樹杈上掉落的雪花讓他白了頭,刷刷用樹杈子開始在雪地上寫字。

  而許家三位叔叔差點兒沒嚇昏,急忙扔下牛車就奔向侄女。

  他們侄女還在沒心沒肺的叉腰笑呢。

  歸來的壯小夥們接下殺第二頭豬的事兒,但不得不承認,事實證明,竟然誰也不敵許田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利落。

  瞧瞧,卸肉更是比不過。

  三位叔叔愁的啊,往後誰還敢娶侄女?不對,是往後誰還敢惹呼他們侄女?也挺好。

  許田芯正在卸第一頭肥豬,身上穿著一件不知道是哪位奶奶的圍裙,頭上的棉帽子也忙乎地戴歪了。

  她正在豬肉的背皮處上劃線,試圖每塊肉分割後誤差只在二三兩。

  而且在卸肉時,許田芯的臉上竟然隱藏不住興奮。

  畢竟豬直接可以弄死,人弄完還要活著。

  而且作為分解者,豬切完不用縫回去,真爽,這回終於掏出來的不用再塞回去了。

  當許老太借光坐回馬車,帶著嶽護衛一行兵將進村時,看到孫女這副樣子,差些腳底打滑摔倒。

  那臉蛋子身上手上全是血,小孩子們也不害怕,還圍著血淋淋的豬肉叫著跑著,田芯姐姐真厲害。

  許老太拍大腿:奶奶供你是學醫,不是殺豬。

  嶽護衛望向遠處的許田芯,心想:

  要是不知道匯報什麽,就匯報自己目睹的。

  二道河過年,來了兩支商隊入住。

  許田芯在漫天雪中殺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