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第298章 大豐收
  第298章 大豐收

  截止到一九七九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約翰遜家用主機在北美大陸一共售出了七百六十三萬台,為命運遊戲帶來了十五點二五億的營業收入。

  雖然在三天六個億的爆發下,這個數據怎麽看都有些奇怪,因為它的後續銷售勢頭是呈斷崖式的下跌的,和正常的商品銷售完全不一樣。

  但只要是搞營銷的都知道,甭管是什麽產品,只要能在一瞬間榨乾市場的購買力,那它就是牛嗶的。這是市場歡迎、民眾喜愛的真實體現。

  可就算這個銷售走勢很牛嗶,它也無法成為報表裡最引人注目的焦點。真正讓人興奮的,是七百六十三萬台這個數字對應了七百六十三萬個家庭。

  當下的米國,家庭總數約為八千萬個!

  七百六十三萬佔據其中的百分之九點五三!

  也就是說,經過半年售賣,每百戶家庭裡有接近十戶使用他們的產品!

  這種成績——

  堪稱恐怖!
  “這個數字準確嗎?”

  伊森彈了一下手中文件,臉上寫滿了得意。

  “你們應該不會把出貨量填在這上面吧?”

  “噢!我的老板!我們怎麽會乾這種事?”鮑爾默連聲叫屈,道:“這些數據都是由承銷方提供的,我們做的只是將他們匯總相加!”

  “是嗎?”伊森用揶揄的語氣說道:“史蒂夫,我不是我不相信你們,而是我不相信那些商家的速度。每年年底北美各大商戶都會開展聖誕特賣,新年又會搞個促銷,在大家都忙的情況下,他們能夠結算的這麽快?”

  “因為我們的貨賣得好啊……”這個問題鮑爾默會,“聖誕節和新年剛過完,很多賣場便直接催我們補貨了!”

  “當他們拿著銷售款來結帳時,數據不就出來了嗎?”

  這個解釋讓伊森連連點頭。

  在他們和承銷方重簽了合同後,這些數據的確好出。

  而他也不是不相信這些數據,而是旁人的肯定會讓他的內心更加歡愉。

  目光下掃,繼續瀏覽。

  在扣除生產成本、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後,十五點二五億的營業收入為他們帶來了一點零二億的營業利潤,利潤率為百分之六點七。

  說實話,這個數據沒有街機的好看。

  不過伊森並不在意,因為主機是為遊戲服務的。

  而除了約翰遜家用主機外,去年的命運遊戲還有其他收入。

  就比如說,街機。

  雖然命運遊戲去年沒有推出街機遊戲,但在《星空》上市前,《吃豆人女士》這台街機那可是賣的非常的棒。

  到目前為止,它在北美地區的總出貨量超過了十五萬台。

  光是去年上半年的售賣,就給命運遊戲帶來了接近一個億的利潤。

  再比如說,一些特許經營權的費用。與麥當勞合作的開心樂園餐讓命運遊戲收獲頗豐,之後,和迪士尼合作的玩具也讓命運遊戲小賺了一筆。

  還比如說,任天堂支付的,理應分攤給去年的代理費用,以及山內溥還沒讓他的女婿荒川實交來的遊戲銷售報告。

  按照以往成績估算,這邊的利潤也能超過一個億。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命運遊戲在一九七九年屬於大豐收,年營收超過十八個億,營業利潤能夠達到三個億,按照營收排名,他們至少能夠鑽進世界前兩百,而要是按照利潤排嘛……

  那他們的利潤還能再壓壓。

  翻完命運遊戲的帳目後,伊森接下來翻的便是命運影業的報告。

  在去年,命運影業配合命運遊戲推出了《異形》這部電影,經過了半年的放映後,它收獲了一點六三億的票房。

  雖然去年上映的電影還有很多都未放映結束,像踩著聖誕檔和觀眾見面的《克萊默夫婦》、《愚笨的人》、《星際旅行:太空無限》才上映了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仍舊存有很大的獲利空間。

  但甭管是誰,那都覺得《異形》乃是一九七九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而這種虛名也不是伊森關注的點,現在的他想看的只有命運影業的財務報告,在扣除北美院線的分成,扣除環球的宣發抽傭,扣除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的製片人分紅以及原著兩名作者的利潤後,歸屬於命運影業的票房分紅為五千零五十三萬。

  約佔票房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一。

  繼續扣除製片成本等一系列的費用。

  《異形》這個大火項目的最終利潤約為三千八百零七萬……

  “三千八百零七萬?”

  “也就是說,《異形》這個項目的回報率是百分之四百七十五?”

  報表上的數字讓伊森很快的就算出了《異形》的價值。

  從表面上看,這個回報率那簡直就是牛嗶特碼給牛嗶開門牛嗶到家了,但考慮到好萊塢每年出產的影片數量和北美第一才能享受到的風光靚麗,那大海撈針一般的大爆事實讓電影投資成為了一場賭博遊戲。

  幾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就比中彩票好上一點了。

  “是的,《異形》的投資回報率的確達到了驚人的四百七十五,但每年能夠品嘗這種勝利的公司只有一家。”史蒂夫·鮑爾默感慨點頭。

  “電影投資真的是一門風險大於收益的工作,每一個傳奇的背後都掩埋著數百具失敗的骸骨,所以這個行業裡每年都會有無數公司倒閉。”

  “不過,這種情況在這些年出現了轉機,隨著錄像帶的普及,就算很多電影遭受了票房的失利,無法用票房回本,製片方也不用和以前一樣遺憾退場了,因為他們可以通過發行錄像帶的方式慢慢的收回投資……”

  說到這兒,鮑爾默像是想起了什麽一樣。

  停頓了一下,然後笑著道:“哦對了,老板,加裡·庫爾茨讓我給您匯報件事情,他說環球想要在今年發行《異形》的錄像帶。”

  “售價暫定十九點九九美元,和定位相同的《大白鯊》一樣。”

  “What?”這個消息讓伊森抬起了頭。

  “他們覺得《異形》已經沒有可挖掘的票房空間了?”

  “是的。”

  “那他們想怎麽收費?”

  “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

  伊森皺起了眉頭,“我們拿百分之七十?”

  “不——”史蒂夫·鮑爾默搖頭道:“這只是單獨的抽傭。”

  “像製作成本、宣傳成本、銷售費用……這些還得由我們自行承擔。”

  《異形》其實並沒有正式下映。

  因為好萊塢電影的上映時間那都是不固定的。

  只要市場有需要,北美院線覺得電影能夠賺到錢,那發行方和製片方便會按照他們的要求持續不斷的給予放映的授權,不收回膠片拷貝。

  但在此同時,北美院線也不能阻止發行方販賣錄像帶。

  畢竟,大家都是商業公司,運營的目標就是掙錢。

  所以當鮑爾默表示,環球想要發行錄像帶後,他的第一反應那就是環球覺得《異形》在北美票房市場已經無利可圖了,而第二反應嘛……

  那則是斯皮爾伯格可能搞事了。

  若是不然,環球怎麽敢獅子大開口?
  “史蒂文的公司已經成立了?”他問。

  “是的,幾周前的一月一日成立的,叫安培林。”鮑爾默說:“用史蒂文的話來說,雖然他離開了環球,但他依舊會銘記最初的歲月,所以他決定使用自己第一部電影的名字作為公司名。”
    “不過,雖然史蒂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離開並不會損害他和環球之間的關系,但他的決定還是讓環球的股價出現了暴跌。”

  “嗯。”伊森微微點頭,道:“迪士尼那邊有影響嗎?”

  “沒有。”鮑爾默遺憾道:“史蒂文的獨立影響的只有環球。”

  “其他幾家影業公司的股價甚至出現了小幅度的上漲。”

  “或許在市場看來,他的獨立對於其他公司來說都是利好?”

  伊森明白鮑爾默的意思。

  當斯皮爾伯格宣布,自己要獨立的創辦一家影業公司後,在所有投資者的眼裡,此刻的斯皮爾伯格那就是其余幾家可以爭取的對象。

  就算所有人都清楚,這只是美好的夢境,斯皮爾伯格會選擇的只有命運影業,但在他正式宣布之前,這種虛假的利好那就是機構牟利的工具。

  而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斯皮爾伯格被他拐跑後……

  環球不憤怒,那才是最離譜的事。

  可就算它們憤怒了,也不能胡亂宰人啊!
  “百分之三十合理嗎?”伊森問。

  “業內一般的收費都是在二十二到二十八之間。”

  鮑爾默答,“同時,發行公司會承擔一部分的製作費用和發行費用,而具體數值則會根據電影熱度做出調整。”

  “我知道了。”伊森點頭道:“你告訴加裡·庫爾茨,讓他據理力爭的談判,行業內的公允分成線是多少,我們就給多少。”

  “多出來的一分錢我們都不給。”

  “擺在桌面上談出來的所有分成我都接受,但要是他們在其他方面亂報價,那我不介意把他們也給錘了!”

  “哦對了,還有海外發行。”

  “既然北美的票房市場已經沒有利潤空間可以挖了,那這部電影就可以出海了,首站嘛……那就選在霓虹吧。”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鮑爾默連忙點頭。

  做出這個決定後,伊森便把瀏覽完畢的影業報告放在一旁。

  而就在他準備翻開命運音樂的報告文件時,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對了,既然《異形》忙完了,加裡·庫爾茨那邊有什麽想法嗎?”

  “目前沒有。”鮑爾默知道老板在說什麽,道:“他好像沒有投資新片的意思,即便我們公司已經收到了不少項目。”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喬治和史蒂文已經接手這項工作了……”

  當伊森掀掉了好萊塢的牌桌後,命運影業在好萊塢的身份就從最開始的新勢力攪局者變成了現在的真真真真巨佬,本還在觀望的好萊塢從業者頓時就對命運影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紛紛投來了本子,想要合作。

  但可惜,加裡·庫爾茨是個有理想有原則的人。

  他的理想是獲得電影圈裡的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他的原則則是不和自己的老板對著乾,所以當他發現,伊森·瓊斯對命運影業的態度和所有商人一樣,就是逐利後,他便沒有開啟命運影業的審片工作。

  因為他清楚,自己喜歡的伊森大概率不喜歡。

  而伊森喜歡的,他估計也製作不出來。

  之前,他不知道這種矛盾會持續多久,但現在,當伊森·瓊斯邀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加入命運影業,擔任公司的聯席總裁後,這種賺錢的工作,他也就能放心的讓別人去做了。

  “他挺識趣的。”伊森笑著評價了一句。

  鮑爾默倒是站在一旁陪笑,沒有接話。

  沉默幾秒後,伊森便做出了決定,“伱給加裡·庫爾茨說,我很感謝他對命運影業的幫助,我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如果他想要衝奧,我可以每年給他兩百萬的投資額度讓他投資他想投資的電影。”

  “我們當初簽的合約是五年的吧?現在還有三年?”

  “六百萬而已。”

  “如果他成功了,我會資助他建立一家屬於他自己的影業公司,如果他失敗了,我們也可以和他續約,但投資額度就沒有了。”

  “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也很簡單,他投資的電影能夠獲得一次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導演的提名就算成功,又或者說是拿下了最佳劇本最佳剪輯這兩個獎項也算成功,其他獎……和製片人的關系都不大,對吧?”

  “呃……大概?”這種專業性的問題鮑爾默也不好回答。

  但他會把老板的意志轉告給下屬。

  在解決完命運影業的問題後,命運音樂的報告也被伊森拿了起來,和遊戲與電影兩個項目上的雙豐收不同,命運音樂去年一年整年都是虧損的。

  他們一共花了兩千萬,但是一分錢都沒賺。

  這其中,有一千五百萬是伊森自己花的。

  而這裡面又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一千萬是從哥倫比亞唱片的手中買下了邁克爾·傑克遜,由於這筆交易包含《Off the Wall》的版權,所以等專輯進入結算期後,原本歸屬於史詩唱片的抽成他還是能夠代位獲得的;剩下的五百萬則是以投資的方式拿到了格芬唱片百分之五十的股權。

  其余的五百萬是大衛·格芬花掉的,他用這些錢簽下了唐娜·薩默、約翰·列儂和他的妻子小野洋子,以及柏林樂隊和黛比·哈利,並在洛杉磯買下了一個錄音棚基地,置辦了不少必要設備……

  起初,當伊森看到這裡時,他的第一反應那就是覺得大衛·格芬十分的專業,一出手就簽下了約翰·列儂,這真的是牛嗶到家了。

  但等他仔細的看完報告後,他頓時就笑了起來。

  因為大衛·格芬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耍起了小滑頭。

  即便伊森給了命運音樂五百萬用作運營,但大衛·格芬也沒有以背債的方式將命運音樂的資金弄進格芬唱片,而是使用了命運音樂董事長的權限,盡可能的將一些無法增值但必須存在的資產用命運音樂消化。

  就比如說,他將購買錄音棚、購置錄音設備這些交易全都放在了命運音樂,剩下的潛力資源,好似約翰·列儂的歌手約,那都被他牢牢地攥在了自己的手裡,也就是放在了他持股百分之五十的格芬唱片。

  當伊森捕捉到這一事實後,他的臉上也寫滿了感慨:

  “大衛·格芬真的是個合格的商人啊——”

  “我明明給了他重生的機會,讓他能夠在音樂行業裡重新開始,但沒想到。所有有價值的歌手都被他簽在了自己的名下?”

  “這真的是個合格的生意人啊!”

  伊森有些佩服大衛·格芬的大膽。

  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大衛·格芬的操作沒問題。

  畢竟他們當初簽約時並沒有約定,要將所有藝人放進命運音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衛·格芬找到了漏洞還不求財,那就是思想有問題。

  而這種無傷大雅的小把戲伊森根本就不在乎,又或者說,當大衛·格芬死命的往自家的公司裡捯飭知名藝人時,想要復仇的心,天地可知。

  當一個有能力的人帶著復仇的心態重新開始時,甭管是誰在攔路,憤怒的火焰都會讓他崩碎老虎的牙齒。

  之後嘛……

  他也一定會親手擰掉仇人的天靈蓋!

  而在大衛·格芬的名單裡,那個人的名字叫史蒂夫·羅斯。

  把三家涉足娛樂的公司帳目全部翻完後,伊森需要看的帳,便只剩下了一本。而等他翻開邁克爾·布蘭科製造公司的報告後,那創紀錄的員工數量讓他眉頭一挑,瞬間醒悟,笑出了聲。

  “噢史蒂夫!”

  “你是在看到這個報表後才給我說的克萊斯勒的吧?”

  “邁克爾·布蘭科的公司都已經快突破八千人了?”

  “這個規模的確不小了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