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第337章 大賣 告別
  史蒂夫·羅斯的態度,伊森不得而知。

  因為在新品發布會結束之後,他便被瘋狂的媒體層層包裹。

  有人想要知道,《命運方塊》的天才靈感究竟從何而來;

  有人想要知曉,命運遊戲在掌上遊戲機上到底準備了多久;
  有人在那問詢,伊森·瓊斯未來是要拋棄電子街機嗎?因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家用主機和掌上遊戲機已經可以成為命運遊戲的支柱產業了;

  還有人很是好奇,剛剛發布會上的掌屏聯通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紛紛擾擾的聲音吵得伊森是頭昏腦脹,對於那些已經回答過的問題,他不再贅述,那些可以回答的問題,他則大方解釋。

  就比如說掌屏聯通。

  伊森伸手,向後一指,從後台走出來的史蒂夫·鮑爾默頓時進入了大家夥的眼簾,那面帶笑意的面龐讓現場所有人恍然大悟。

  即便伊森沒有明說,他們也已經知曉。

  剛剛伊森在舞台上的展現,那就是純粹的表演。

  真正操控遊戲的,又或者說是真正操控屏幕內容的。

  是位於後台的史蒂夫·鮑爾默。

  至於伊森為什麽要這麽做?
  很簡單。

  這就像是美食廣告從來就不用美食拍廣告一樣。

  在直播中進行這種互通有無的轉切,能夠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更加震撼。

  …………

  伊森在台前回答問題,鮑爾默在後台接待來賓。

  滿足完大夥的好奇心後,二十三號,其實就已經過去了。

  至於二十四號和二十五號嘛……

  當全米民眾都在放假之時,命運遊戲卻在瘋狂運轉。

  按照一般情況,甭管是哪路商家,那都無法在聖誕節期間拿到自家貨品的銷售數據,因為聖誕節是所有賣場一年之中最為繁忙的時間之一,超級賣場沒時間與供貨商點對點的一一結算。

  但奈何命運遊戲之前吃過回款不及時的虧。

  在之後的新協議裡,全都加上了結款補貨的條款。

  所以,當那些商家申請補貨後,與之有關的數據便出現在了伊森面前。

  二十四日。

  全米三百九十二家大型賣場一共售出了一百七十四萬台《命運方塊》。

  按建議零售價五十九點九九美元來算。

  他們一天的銷售額就已經飆升到了一點零五億。

  在生產成本高達二十二美元,銷售成本約為十五美元的情況下。

  他們的產品利潤差不多有四千萬。

  一天,就乾出了無數企業一年的收入。

  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爆點。

  二十五日,聖誕節當天,與命運遊戲合作的超級賣場再創新高,一共賣出了一百九十六萬台的掌上遊戲機。

  讓命運遊戲再賺一點一七億!

  二十六日,全米各大賣場的銷售數據更是突破了兩百萬!
  二百一十五萬台的銷售數據幫助伊森·瓊斯狂攬一點二八億!

  僅僅三天!

  命運遊戲在一九八零年的營業收入便暴漲了三點五個億!

  若是加上之前發售的《星球大戰》。

  他們今年的營收已經接近十個億了。

  雖然這種精確數據只有命運遊戲自己看得到。

  但各大商場不斷打出的售罄標識還是讓關注此事的世界失了聲。

  那天天賣爆的場景,足以證明了世人對命運遊戲的喜愛。

  而就在他們覺得,伊森·瓊斯很有可能突破歷史,成為全球第一家單年收入過十億的遊戲公司時,意外,發生了。

  二十七日。

  《命運方塊》的銷售量只有二十五萬台。

  如此巨大的落差讓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但等他們得知,不是民眾不想買,而是伊森沒有貨了後……

  幾乎在一瞬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荒謬。

  其他企業在給自己的新品備貨時,那都是生怕自己賣不完。

  而伊森·瓊斯呢?

  備貨超百萬,三天便售罄?
  這種人比人氣死人的差距讓無數企業豔羨無比。

  更讓各路媒體眼前一亮。

  於是乎,當時間來到二十七日後,各種稀奇古怪的標題便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就比如說,《華爾街日報》打出——

  【伊森·瓊斯讓人失望,《命運方塊》銷量不佳,單天僅售二十五萬】

  再比如說,《紐約時報》提筆寫道——

  【伊森·瓊斯慘遭人生最大滑鐵盧,《命運方塊》銷量暴跌】

  還比如說,《華盛頓郵報》大筆一揮——

  【《命運方塊》上市三天就已斷流,伊森·瓊斯難掩頹勢】

  吸睛無比的標題勾起了無數人的好奇,讓民眾在報刊亭前駐足停留,掏錢購買,想要知道伊森·瓊斯到底怎麽了。

  而等他們看完報導後,他們才發現……

  這些狗屁媒體全都是標題黨!

  在那兒大玩斷章取義!
  欺騙他們購買報紙!

  當此事實出現後,絡繹不絕的罵聲頓時就響徹北美!

  而等這件事情傳到伊森的耳中後……

  將腳架在桌子上的伊森·瓊斯頓時就將報紙一甩,笑了起來。

  “東海岸的報紙。”

  “正常。”

  “華爾街的金融巨鱷都是他們的金主。”

  “當金主的利益受到損失後,作為狗腿子的他們自然會搖旗呐喊。”

  媒體到底是什麽尿性?
  伊森早在上輩子就已經知曉了。

  公平公正公開那只是放在明面上的說辭罷了,他們的真正立場那就是急金主之急,憂金主之憂,為金主排憂解難,為金主開口說話。

  至於其他?

  你又不為我輸送利益,我憑什麽為你說話?
  正因如此,《華爾街時報》和《紐約時報》才會打出如此搞笑的標題。

  而《華盛頓郵報》嘛……

  “史蒂夫,在你去了微軟之後,你一定要和威廉說,讓他的媽媽和《華盛頓郵報》多多溝通,爭取讓他們站在我們這邊。”

  “為此,我們可以出錢讚助他們。”

  伊森的話語讓史蒂夫·鮑爾默笑著點頭。

  “好的老板。”

  “上任之後,我會去幹這些事情的。”

  答應的同時,鮑爾默也笑著轉移了話題。

  “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那就讓我向你匯報最後兩個工作?”

  “因為……”

  “我不想帶著遺憾離開命運遊戲。”

  是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是史蒂夫·鮑爾默留在命運遊戲的最後一天。
    當八一年的鍾聲敲響後,他便會正式成為微軟的CEO。

  而在他離開的同時,曾經由他管理的一眾職位也由旁人接替。

  就比如說,命運影業的董事長一職被伊森·瓊斯交給了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這兩兄弟的關系,一起當個聯席沒有問題。

  再比如說,尤莉絲·諾布爾已經被伊森·瓊斯給召回來了,命運玩具的董事長職位由她接替。因為當下的霓虹,已經不用再呆人了。

  還比如說,史蒂夫·鮑爾默的助理一職被邁克爾·戴爾獲得。

  當史蒂夫·喬布斯告訴他,命運遊戲正在招聘總裁助理,因為史蒂夫·鮑爾默要加入微軟,同時伊森·瓊斯看好他後……

  邁克爾·戴爾便直接答應了。

  而在他到來後,史蒂夫·鮑爾默也開始了自己的交接,告訴那個尚未成年的小年輕,每天需要為老板提供何種服務。

  雖然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史蒂夫·鮑爾默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他遺留的工作完全可以由邁克爾·戴爾處理,但他既然想匯報……

  “Okay,那你就說吧。”

  伊森擺了擺手,道:“這是你身為命運遊戲總裁助理的最後一次匯報,下一次見面時,我就得叫你微軟CEO了。”

  “當然了……”

  “你還是得叫我老板。”

  “哈哈哈哈……”伊森的話語讓大光頭笑出了聲。

  繞來繞去還是給伊森打工的事實讓他搖起了頭。

  拉出椅子,熟絡坐下,接著,他便開始匯報起了最後兩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和科技界有關。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科技圈的人們就已經聽說了伊森·瓊斯的大名。命運遊戲對拉爾夫·貝爾的尊重,與比爾·門施的合作,對埃德加·科德的幫助,對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的幫扶,讓伊森在圈中有著極好的名聲。

  而現在,伊森又以一己之力戲耍了整個華爾街,竭盡全力的為蘋果保住了本該屬於企業的利益,那四年搏得四十億的事實讓無數人眼熱無比。

  因此,想要創業的家夥便主動找上了門來。

  希望能從伊森這兒獲得投資。

  這種事情其實之前也有,一直都是史蒂夫·鮑爾默處理的。

  因為伊森很忙,不可能事必躬親,所以史蒂夫·鮑爾默便會提前篩選一遍,將那些看起來就很扯淡的項目剔除出去。

  可就算是這樣,伊森也沒啥想投的。

  但這回嘛,事情卻發生了改變。

  史蒂夫·鮑爾默之所以會在臨行之前匯報此事,那是因為他覺得,新來的兩個項目有著很大的前景,至於理由?

  很簡單。

  因為這兩個項目的遞交人全都出自斯坦福。

  “第一個項目是由斯坦福的電氣工程副教授詹姆斯·克拉克遞交的。”

  “他研究的方向,是計算機的圖形學。”

  “因為我不懂計算機,所以我只知道這個東西聽起來和圖形用戶界面很相似,出於這個原因,我覺得他的項目有前景。”

  史蒂夫·鮑爾默那樸實無華的判斷聽的伊森笑出了聲。

  微微點頭,示意繼續。

  大光頭也沒扭捏,道:“他們研發的產品,是一個幾何引擎,應用的方向,是計算機的3D成像,他們覺得這個就是計算機的未來,因為當計算機能夠展現出3D模型後,電子遊戲行業一定會獲得質的飛躍。”

  “當然了,我個人感覺,他們的暢想遠不止這些,之所以說遊戲,那是因為我們的主營業務就是遊戲,只要能打動我們,他們就能拿得到錢。”

  或許是因為馬上就要離開了。

  所以此刻的鮑爾默那可是隨意的很。

  唯心的判斷層出不窮。

  而他的話語也讓伊森點起了頭。

  “你說的沒錯,那就投吧。”

  “你和邁克爾·戴爾說,年後聯系他們。”

  “讓他們來我這拿錢。”

  ?

  驟然而來的決定讓鮑爾默愣在當場。

  當他捕捉到伊森臉上的懶散笑意後,他頓時就搖頭說道:“噢老板,你怎麽這樣,在最後一天玩煽情?這真的……噢……”

  滿是感慨的話語聽的伊森連翻白眼。

  此刻的他豈會不知鮑爾默會錯了意?
  鮑爾默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走了,所以伊森便看在他為命運遊戲效力多年的份上,閉著眼接受一次他的判斷。

  但實際上嘛……

  “你別自我感覺良好啊!”

  “我投他們,是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想法挺不錯的!”

  沒錯!

  當伊森聽到詹姆斯·克拉克這個名字後,他便知道自己要投資了。

  因為詹姆斯·克拉克那可是他前世記憶裡的矽谷名人。

  SGI、網景、WebMD的創始人。

  網景這家公司無需多說,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廣泛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的瀏覽器,那可是孕育了雅虎且差點打死了微軟的存在。

  WebMD很多人應該也聽過,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健網站之一。

  而SGI嘛……

  雖然當前世的伊森來到米國時,它就已經倒閉了。

  但他們的成果卻一直在延續。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研發3D圖形工作站的公司。

  他成就了喬治·盧卡斯和工業光魔。

  當詹姆斯·克拉克做出了快速三維渲染系統後。

  《終結者2》裡的T-1000,《侏羅紀公園》,那都從創意變成了可能。

  在他們倒閉之前,他們一直都是好萊塢特效公司的硬件提供者。

  除此之外,他們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兒八經生產GPU的公司。

  采購方,是任天堂。

  當這種大神出現後,伊森投資才是必然,不投就是腦殘!

  而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東西。

  當他在圈內的名聲起來後,所謂的投資將會變得超級簡單。

  他不需要去找任何項目,因為項目會來找他。

  尤其是當他所處的地方還是矽谷後,該來的,那都會來。

  “噢老板,你別騙我了……”

  史蒂夫·鮑爾默倒是不信伊森的話語。

  而伊森也不想再這種無聊的事情上糾結,直接就轉換了話題。

  “行吧,你覺得是什麽就是什麽吧。”

  “所以,你現在可以告訴我,第二個項目是什麽了嗎?”

  這個問題讓鮑爾默臉上的笑容更勝了,“當然。”他點頭道:“第二個項目也是電氣工程專業的家夥提出來的。”

  “他的名字叫安迪·貝克托森。”

  “他說他設計出了一個小型圖形計算機,比施樂的機器更加先進。”

  “他覺得你可能會對他的設計感興趣,還是因為圖形用戶界面。”(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