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撿了福星閨女后,全村都旺了》第177章 功過相抵
  櫻寶見吳道子與老爹冷場,趕緊說道:“吳伯伯,今日我來是有一件事想告訴你。”

  吳道子轉頭看她:“何事?”

  “咱們村不是種了金耳嘛,我想給咱們村的金耳冠上琴川縣特產名號。”

  “特產?”吳道子用茶碗蓋撇撇浮沫,讚許點頭:“這倒是個好主意。”

  他吃過小櫻寶送的金耳,感覺很不錯,若稱其為當地特產,也算實至名歸。

  櫻寶接著說:“所以我要在縣城買個鋪子,專門售賣本地特產。”

  吳道子挑眉,放下茶盞問:“你買鋪子是準備自己經營還是賃給別人?”

  “我想讓我二堂哥經營。”櫻寶道:“他很擅長此道。”

  旁的不說,去年二堂哥賣葫蘆賣荸薺可是賺了不少錢,不比辛辛苦苦種金耳差。

  吳道子正色道:“本朝律令,若一戶有一人經商,以後全家都要劃為商戶,你們可想清楚了?”說著目光掃過薑三郎。

  櫻寶與老爹大吃一驚,連忙搖頭:“沒,沒想清楚。”

  沒想到買個鋪子經營竟然累及全家,若因此將自家的農戶變成商戶,這買賣不做也罷。

  商戶是賤籍,子孫不得參加科舉,她還想自家弟弟以後做大官呢,怎麽能因為一個鋪子害他毀了前程。

  見小娃娃一臉緊張,吳道子笑了笑:“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櫻寶頓時瞪大眼,“啥辦法?”

  “鋪子可以買,但經營者必須是旁人。”

  吳道子慢悠悠端起茶盞喝一口,見父女兩一臉懵懂,隻好提點一句:“就是說你們可以請一個掌櫃來經營店鋪的生意。”

  還能這樣?櫻寶驚訝。

  吳道子不愧是吳道子,脾氣秉性跟上輩子一樣,他一個堂堂縣令竟教毛孩子如何鑽律法的空子。

  櫻寶笑的眉眼彎彎,學老爹的樣子雙手一抱拳:“多謝吳伯伯提點。”

  吳道子笑而不語。

  吳老先生沒對兒子的做法表露出任何驚詫,他隻靜靜坐在那裡觀察對面的父女倆。

  薑三郎面相憨厚,卻眼神清亮。

  小女娃娃一言一行不像幾歲孩子般懵懂,舉手投足看似童真,卻都是成年人才有的狡黠精明。

  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家子。

  吳瑞端著一盤洗好的桃子過來,擱在吳道子面前的石桌上。

  吳道子拿起一個水靈靈鮮桃遞給老爺子,自己這才挑一個紅彤彤桃子咬一口,鮮甜爽口。

  “不錯,這早桃也是你家種的?”

  “是呀,我家還種了葡萄與胡椒呢。”櫻寶這會兒來了精神,跟吳道子說起自家的事情。

  一旁的吳老先生聽了很是詫異,“你們還種了葡萄與胡椒?”

  “嗯。”櫻寶見吳老先生文質彬彬一身書卷氣,再聯想吳道子是舉人出身,不由對老先生刮目相看。“等葡萄熟了,我摘點來給吳伯伯吳爺爺嘗嘗。”

  “小櫻寶有心了,縣城離你家挺遠的,來一次不容易吧?”吳老爺子笑著詢問。

  “很容易呢,我家在縣城買了院子,弟弟下半年就會來這裡求學,以後會經常往返。”櫻寶道。

  “你弟弟?”吳老先生打量下櫻寶,不過四五歲的模樣,那她弟弟才幾歲,竟要來縣城求學了?

  櫻寶笑眯眯道:‘我弟弟快五歲啦,他可聰明了,已經能默寫整篇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

  “哦?”吳老先生一聽四歲多的孩子竟能默寫這麽多整篇文章,不由起了好奇之心。“那你下次進城的時候帶他過來讓我瞧瞧。”

  “好呀。”

  櫻寶見自己該說的差不多說完,便從背著的包包裡扯出一包金耳,遞給吳老先生,“這個就是我家種的金耳,可以養身補氣,您一定嘗嘗。”

  吳老先生身體瘦弱,氣色不太好,也許自己的金耳對他有點幫助,但老年人吃這東西不能加糖,否則適得其反。

  “吳爺爺,你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加飴糖,效果會更好。”櫻寶叮囑道。

  吳老先生笑著點頭:“多謝小櫻寶,等你下次來,吳爺爺也送你一樣東西。”

  這時,吳瑞匆匆跑來,懷裡抱著一個包袱。

  包袱裡是他剛從外頭買的小兒玩具及一些筆墨紙硯。

  吳老先生將包袱交給櫻寶,“這是老夫給你的小玩具,拿去玩吧。”

  “謝謝吳爺爺。”櫻寶欣然接過包袱。

  吳軾問:“櫻寶,你們準備現在就買鋪子?”

  櫻寶點頭:“是啊,就是不知哪裡有鋪面出售。”

  “要出售的鋪面都會在牙行登記,你們跟吳瑞去牙行找找看吧。”吳軾道。

  “那太好了。我們這就去瞧瞧。”

  櫻寶與老爹起身向吳道子與老爺子告辭。

  送走薑家父女倆,吳老感歎道:“這小娃兒果真聰慧,九郎,你也該成個家了,以後生個這樣的兒女,我與你娘便是去了地下也能含笑九泉。”

  吳軾沒有言語,又拿起一個桃子吃起來。

  吳老見兒子不說話,知他不喜聽這些話,於是轉而問道:‘關於去年匪患的事,府城那邊怎麽說?’

  吳軾笑了笑:“功過相抵。”

  年前官員考核,王太守發了一封信函過來,告訴自己,匪患源頭雖不在琴川縣,但給周圍縣鄉造成不小影響,聖上震怒,責令州府徹查地方官員是否瀆職。

  所以哪怕自己極盡全力抵禦流匪,他不僅沒有被表彰,還被州府太守一通斥責警告,幸好他之前有發現棉花輸送棉籽的功勞,才不至於被降職或罷免。

  說起來慚愧,這棉花的事還是小櫻寶告訴他的。吳軾等於間接受了女娃娃一個恩惠。

  吳老沉默片刻,拍拍兒子的肩:“如此也是萬幸了。”

  他看一眼兩筐果子,笑道:“琴川縣也不是一無是處,那個小娃娃家鄉就很不錯,只要你稍微扶持一下,年底功績考核必然能通過。”

  吳軾自嘲一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官場他著實適應不來。

  即便小小縣衙也各種勾心鬥角,主薄,縣尉各懷心思,恨不得自己這個縣令早早被罷免,他們就可以獨攬大權。

  那次剿匪,縣尉陰奉陽違,使流寇數量逐步壯大,最後竟糾結兩千余人圍攻縣城。幸好自己早早應對,又向好友的兒子去信求援,這才免於禍事發生。

  那次匪患,他想起來就後怕。

  一旦縣城被攻破,不僅全縣百姓遭殃,自己一家更是會受到牽連。

  之後他的老父親不顧年邁體弱,千裡迢迢趕來琴川縣,只為了幫扶他這個不孝兒子。

  吳軾扶額,覺得自己這官做的既窩囊又丟臉。

  他一個快三十的人,竟然還要六十歲的老父親趕來看護。

  吳老瞅兒子一眼,忽然道:“過陣子你娘與你姨母也過來,你姨母帶著你表妹去江臨路過此地,到時候你可要好好接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