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76章 家中宴席
  第76章 家中宴席
  袁熙接到袁尚派人宴請送行宴時,很是猶豫了一下。

  按道理說,這宴席他沒道理不去,畢竟和袁尚表面兄弟,還是要虛與委蛇的。

  但是這幾日就要出發了,他本想和袁紹私下談一談,不管怎麽樣,幽州下一步的打算,還是要看袁紹怎麽想,光憑袁熙自己幾百軍馬,還是無法奈何公孫瓚。

  北邊趙雲來信,說袁譚在白馬義手裡吃了個小虧,如今在老實守城,不過時時想著報仇。

  想到這裡,袁熙有些煩躁,高覽那件事情,還真是個大麻煩!

  他是真沒料到,袁尚如此陰險,將自己未來的姐夫高覽派到北新城去,還給其安排了個打探的任務。

  偏偏好死不死,高覽卻認出了麴義,竟是果斷逃跑,讓袁熙這邊應對得十分狼狽。

  高覽消失,袁譚和荀諶那邊應該是幫忙掩蓋著,並未正式回傳消息,估計也在看自己怎麽應對。

  雖然自己可以和袁譚聯手給高覽栽個罪名,但這種手段很沒有水準,屬於最後逼到沒辦法才會用的計策。

  袁熙的煩躁,一旁吳昭都看在眼裡,但是當天晚上袁熙帶趙雲出去,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麽,既然袁熙不說,吳昭也不問。

  但是她隱隱約約猜得出,當晚肯定發生了對甄家不好解釋的事。

  前日甄榮來訪,吳昭得知其是高覽夫人,她察覺那一刻袁熙身體僵硬,頓時暗叫不妙。

  而且吳昭敏銳地察覺到,對面甄榮的侍女,一直在留意袁熙神情,同時也變了臉色。

  被察覺到了?
  吳昭頭痛起來,自己也只是猜測,依靠的只是些敏銳的直覺,沒有絲毫證據。

  但她總覺得,今晚的宴席好像不太尋常。

  袁熙最終還是決定去赴宴,因為袁尚的夫人洪氏親自來請了。

  袁熙見洪氏跪在地上,向自己輕輕低頭行禮,領子裡面透出來好大一片玉色,連忙道:“弟妹不必如此,三弟找個仆人知會我便是了,何必勞動弟妹親自過來。”

  洪氏這才松了一口氣,起身道:“謝兄成全。”

  袁熙背後的吳昭看得出,洪氏仿佛很怕袁尚。

  洪氏剛直起身子,外面一道悶雷響起,洪氏嚇得花容失色,像一隻受驚的兔子,身子蜷縮起來。

  她才發現自己失態了,紅了臉向袁熙欠了欠身,匆匆離去了。

  袁熙還沒說話,吳昭突然開口道:“她很怕你。”

  袁熙聽了,疑惑道:“剛才她不是被雷嚇到了?”

  吳昭搖頭道:“她的視線,一直沒和你對上。”

  袁熙一愣,難道宴席有問題?
  不過在這袁府之中,袁尚還能搞出什麽么蛾子來,總不可能埋伏刀斧手吧?
  他想了想,說道:“宴席不能不去,不然顯得我心裡有鬼,尤其是發生了昨天遇到甄榮的事情。”

  “我三弟不簡單,每件事皆是布局,如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到時候麻煩你幫我看著點,若有異常,及時提醒我。”

  袁熙知道吳昭之前應該見過不少士族之間的應酬場面,有她在的話,自己面對袁尚,多少也能加一道保險。

  他抬頭看了看天上,秋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心道最好明天就出發,誰也不知道曹操攻打徐州進度多塊,能早趕到一天,帶回曹嵩一家,說不定就會少死許多人。

  又是一道雷聲,徐州下邳城外,劉關張帶著數百軍馬,冒著蒙蒙細雨,往泰山郡趕去。

  關羽騎著馬,對劉備說道:“大哥,我所顧慮者,就是陶州牧手下將領,幾乎全是黃巾降將,軍紀敗壞,很難說會發生什麽事情。”

  “而且如今冒雨行軍,兵士疲憊,只怕到了陰平,也沒有多少戰力了。”

  陰平就是陶謙派出張闓迎接曹嵩一家的地方,如今三人便是著急趕去,阻止帛書上所說將要發生的事情。

  劉備歎道:“二弟,我也知道,但是如今慢一步,可能就來不及了,徐州會多死很多人。”
    關羽聽了,點頭不語。

  張飛冷哼道:“多跑些路而已,這些兵士若是偷懶,俺拿鞭子抽,也要抽地他們跑起來!”

  “就是只怕曹軍在陰平有大軍,咱們人數不多,難以對抗。”

  劉備騎著馬,也是心下嘀咕,因為泰山郡那塊地方,是陶謙和曹操的之間的個人恩怨。

  泰山郡雖然屬於兗州,但卻是陶謙假借名義先佔下的。

  初平四年(193年),陶謙派趙昱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獻帝接到陶謙的奏章後讚賞並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

  同年,下邳人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與闕宣共同舉兵,率軍攻入兗州南部的任城郡、泰山郡。

  後來,陶謙擊殺闕宣,吞並了闕宣的部眾,連帶佔了任成郡和泰山郡。

  彼時曹操在兗州士族的支持下,剛自領兗州牧不久,對這兩郡被陶謙佔據的事情,自然大為光火。

  於是曹操帶兵攻打徐州,連下十余城,以致屍體阻塞泗水斷流,陶謙退守回郯城,後曹操軍糧不足退兵,這是第一次屠徐州。

  這就是陶謙在病榻上對劉備說的後悔之事,乃是一筆爛帳,也是一個懸案。

  從道理上講,確實是陶謙先動手的,闕宣也是陶謙鼓動去打的任城和泰山郡,事後被陶謙過河拆橋殺了,屬實是陶謙做了嫁衣。

  但曹操這個兗州牧是自領的,根本沒有得到朝廷任命。

  而陶謙的官職則是朝廷正規授予的,所以對兗州出兵平叛,反而是名正言順的,只不過他沒想到曹操反擊得那麽猛而已。

  這是陶謙此生之中,第一次試圖走出徐州,便被曹操無情地打了回去,還給了曹操出兵的借口,如今還要繼續承受這個惡果。

  這個亂世,誰拳頭大,誰就是道理。

  徐州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商業農業富庶,人口眾多,可以說從袁紹到曹操,再到袁術,沒有一個不覬覦心動的。

  劉備心裡,其實也對此行不太抱希望,但畢竟能少給曹操一個道義上的口實,他也實在是沒別的辦法了。

  他喝了一聲,催動胯下馬匹,帶著關張和數百軍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鄴城。

  袁尚一臉笑意,把住袁熙手臂,把他往屋裡拉去,笑道:“二哥明日便要出發,小弟這裡先預祝二哥馬到功成。”

  袁熙謙讓道:“三弟實在客氣,這些年父親多虧伱事事照顧得周到,二哥我自愧不如啊。”

  其實袁熙到現在,也沒有想出對付袁尚的有效辦法。

  袁尚最受袁紹寵愛,這本就是張護身符,且其生母劉氏,也是袁譚袁熙名義上的母親,有孝道這個護身符,本身就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袁尚能在不觸動袁紹底線的情況下,大膽對袁譚袁熙使絆子,袁熙想想是也挺憋屈的。

  袁熙心道也許到了袁紹不再是自己爹的那天,自己才能毫無顧忌地出手吧。

  袁熙走進屋裡,打眼一看,發現寥寥幾人中,竟然甄榮也在,頓覺有些蹊蹺。

   感謝胖子小吳,天萊銀,一直在重複等的月票。

    還有請求大家一件事情,因為這本書兩千收藏就上架了,想要後續成績好些,可能要在訂閱上下些功夫。

    其實我很感激大家,上架前的追訂是350,一般來說,首訂有追訂一半就不錯了,結果最後首訂大概在500左右,說明追我書的人,幾乎都訂了,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你們真是太偉大了!

    我一定會認真寫下去,不辜負你們。

    所以我厚著臉皮請求下書友們,如果可以的話,請每天訂閱一下正版,大家都看盜版,我會有些失落的=_=
    多謝了!
    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