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223章 治理之困
  第223章 治理之困
  太史慈和田豫進了屋子,袁熙正和郭嘉在裡面說著話,見了起身道:“兩位辛苦了,快請坐。”

  兩人拱手相見,依次坐了,開始報告這幾日城中的事情。

  廣陵城雖然打下來了,但善後的事情,卻不如袁熙想的那麽順利,無論是百姓還是士族,遠不如幽州百姓那麽配合。

  士族官員大都跑回家躲了起來,城裡急缺官吏,太史慈和田豫這幾日在城裡帶兵巡查,也只能是勉強維持治安。

  當初袁熙敢在幽州對士族動手,一是他有百姓支持,二是背靠袁氏,但這種經驗放在徐州,便不好用了。

  徐州本地士族本來就是自成一系,和揚州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倒是和冀州士族相隔甚遠,對袁氏並不怎麽感冒。

  加上徐州自黃巾軍失敗後,很多人都從尊奉天師道轉向了禮奉佛教,關於袁熙的讖語,在這裡影響也弱了不少。

  所以現在廣陵城內,許多人也是陽奉陰違,且廣陵地處三條水系交界處,航運發達,民生富庶,大部分人並不缺糧,導致袁熙想要收買民心,也有些無從下手之感。

  這幾日來,袁熙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越是富庶的地方,越不想打仗,想著能獨善其身,過自己的日子便好。

  他心道怪不得從歷史上看,南方政權對北伐的欲望都很低,能吃飽飯,還為什麽要打仗?

  所以後世孫權每次北伐都大敗而回,也不能說,責任完全在他一人,江東士族本就對北伐十分抵觸,孫權用了三十年,都沒有完全擺平江東士族,每次北伐都要從士族口袋裡面想盡辦法掏錢。

  士族不願意打仗,兵士也是陽奉陰違,能打的贏才怪了。

  相反是一窮二白的北地邊民,本就一無所有,所以一看打仗能有地種,有飯吃,自然會踴躍響應。

  袁熙頭痛,治理徐州,果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得想個辦法撬動徐州士族百姓這個缺口。

  而且最最麻煩的一點就是,徐州百姓對袁氏天生有些仇視。

  這就要怪到曹操頭上了。

  曹操兩屠徐州,將徐州從上到下得罪了個便,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戚被曹操殺死,所以但凡曹操攻打徐州,徐州上下必然拚死守城,袁氏作為曹操的盟友,連帶也被記恨上了。

  袁熙心裡暗罵,自己這是替曹操擦屁股來了!
  他聽太史慈和田豫說完城裡的情況,開口道:“兩位覺得,下一步如何打算?”

  太史慈和田豫相視一眼,現在太史慈負責城防,田豫負責內務,田豫見太史慈示意自己先說,便開口道:“廣陵城應該還不至於亂起來,但當務之急,還是要說動熟悉本地情況的士族,參與城內事務。”

  袁熙心道確實如此,廣陵比北新城大得多,城內居民近十萬人,周圍村莊城鎮星羅棋布,人口更是有數十萬人。

  古代靠近大江大河,水系發達的地方,農業和商業也同樣發達,乃是人口聚集之地,自然而然會形成城池。

  這裡面牽涉的東西千頭萬緒,不是在此居住了數十上百年的家族,很難理清其中關系,尤其是袁熙這種外來戶,想要讓廣陵走上正軌,還真得需要士族為自己做事。

  他思忖了一會,對田豫說道:“你派人去查一下本地士族名單給我,明日我便挨個登門拜訪,看看能不能有些轉機。”

  “我現在就派艘商船回幽州,看看能不能調些官員將領過來,如果徐州士族真的靠不住,那咱們也不能乾等著。”

  太史慈見田豫說完了,開口道:“我這幾日在城外巡邏,最遠到了五六十裡外,總覺得有些不對。”

  袁熙眼神一凝,“子義兄發現了什麽?”

  太史慈低頭道:“我也說不明白,總覺得城外太安靜了。”

  “我聽說孫策此人性烈如火,睚眥必報,他丟了廣陵城,怎麽也要來探查一下,但是我連一個探子都沒見到,這很不符合他的性格。”

  袁熙聽了,沉思起來,對郭嘉道:“先生怎麽看?”

  郭嘉開口道:“子義說的很有道理。”

  “孫策要是盡起大軍,不計死傷攻城,這城還真不好守。”

  “先前公子已經送信給劉備,他若是想迎回妻女,應該這幾日便會派人過來。”

  “要是能帶兵過來最好,我軍若和其合力,說不定連下邳都能打得下來。”

  “但畢竟這都是一廂情願,最後主動權還是要掌握在公子手裡。”

  袁熙聽了,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對了,”他拿起一封帛書,“劉和從北面來信了。”

  “我們從漂榆邑碼頭出發的這段時間,他們向北打下了泉州,拿下了兩城之間的鹽鐵大礦,逼近了雍奴。”

  眾人聽了,皆是面有喜色,鹽業賺錢,鐵業興兵,眼下這兩者對於幽州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袁熙又道:“不過這信中說了另外一件事情。”

  “劉和在幽州烏桓鮮卑人中威望極高,不斷有人投奔於他。”
    “其中有烏桓人帶來了一個消息。”

  “遼西郡的單於塌頓,派出使者去見本初公,使者經漁陽進入冀州,遇到了劉和,想讓其代為引見。”

  初平年間,丘力居單於去世,兒子樓班年幼,從子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於,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谷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

  在袁紹攻破易京之戰時,塌頓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在幽州騷擾抵擋公孫瓚援軍,立下了不少功勞,故此和袁氏越發交好。

  田豫見袁熙神色古怪,出聲道:“公子對劉和不放心?”

  袁熙搖頭道:“這倒不是,而是因為那單於塌頓,欲和袁氏聯姻。”

  郭嘉早就看過信件,解釋幾句,太史慈和田豫一聽方才明白。

  袁氏現在宗族女子中,年紀最大的便是袁杏,袁紹會不會為了結交蹋頓,將女兒嫁過去?
  但大當初袁熙提過,想讓袁杏嫁給趙雲的,這樣一來,豈不是有些麻煩了?

  太史慈道:“子龍應該會分得清大局,不會因私廢公。”

  袁熙歎道:“我就是知道子龍這種性格,才會覺得這事情不好辦。”

  郭嘉出聲道:“北地酷寒,本初公不會讓親生女兒過去受苦吧?”

  與眾人不同的是,袁熙知道後世袁紹是真的將宗人之女嫁了過去的,至於是誰,史上倒沒記載。

  他心想關心則亂,烏桓部落可不是什麽省心的地方。

  後世袁紹去世後,袁譚袁尚先後被曹操擊敗,袁尚逃到烏桓,曹操親征,用郭嘉之計,在白狼山偷襲擊敗袁尚烏桓聯軍,塌頓也被張遼斬殺。

  那袁氏女的下場,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不過想想後世征伐烏桓的計策提出者郭嘉,如今卻是自己謀士,袁熙不由看了一眼郭嘉,臉色古怪。

  郭嘉察覺目光,看了看身上,心道公子對自己有什麽想法?
  袁熙最後道:“這些事情我,再好好想想,等將孫策軍趕出徐州,我們便盡快趕回幽州。”

  “明日我和子義兄出城看看,再決定下一步如何布置兵力防衛。”

  眾人散去後,袁熙走出門,這是一座頗大的宅邸,乃是孫策打進廣陵時,殺掉了幾個不對付的士族,暫時空出來的。

  城主府已經被燒毀不能用了,袁熙便怔用了這座府邸,將甄宓蔡昭姬曹憲,孔融一家,劉備妻女等皆安置了進來。

  這樣一來,只要派人守好這裡,就能護得眾人安全。

  他剛到後院,便聽道女子的笑聲傳來。

  袁熙轉過牆角,便看到甄宓和孔融的女兒孔氏,正引著一個三四歲的女童走路。

  袁熙定睛一看,這不是蔡夫人的女兒嗎?

  此時吳夫人正一臉局促地站在一邊,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現在很是緊張,當日想著隨便住兩天,找個機會溜走,結果甄宓聽說了他的事情之後,頗為同情,堅持也要她同住宅子裡面。

  吳夫人怕自己要是拒絕,會被懷疑,隻得答應下來,心道甄家遠在冀州,和孫氏並無交情,應該不會被發現破綻吧?

  結果這個決定讓她後悔不已,之後孔融妻女,劉備妻女都搬了進來,她倒還以咬牙堅持。

  但得知袁熙兩個貼身侍妾,一個是大儒蔡邕的女兒蔡昭姬,一個是兗州名士邊讓的女兒曹憲時,吳夫人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都是士族大家女子,自己只怕一不小心就要露出馬腳了吧?
  偏偏甄宓對她的女兒頗為喜愛,整日來找其玩耍,讓吳夫人更加度日如年。

  眾女聽到腳步聲,抬頭見是袁熙來了,紛紛上前拜見。

  甄宓扶著女童,笑道:“夫君你看,這孩子乖得很呢。”

  袁熙見狀道:“不要給夫人和孔家女郎添麻煩。”

  吳夫人連道不敢,孔氏少女聽了,臉有些紅,對袁熙道:“夫人人美心善,對我很照顧呢。”

  她心裡微微發酸,心道公子的夫人果然是才貌出眾,自己一比,確實天差地別啊。

  而且正妻也就算了,怎麽那兩個侍妾來頭都這麽大!
  當孔氏得知蔡昭姬和曹憲身份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心道袁熙公子的膽子也太大了,敢用士族名士之女做侍妾!
  而且蔡昭姬和曹憲比自己隻高不低,怪不得公子隻把自己當妹妹看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