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604章 道路之爭
  第604章 道路之爭
  聽了荀攸的話,荀彧放下了手中的筆,拿起松墨,在硯台上磨了起來。

  硯台裡面的水已經很少,松墨磨在上面,發出了不常有的沙沙聲,荀彧抬起松墨看了看,搖搖頭道:“沒有水還是不行。”

  荀攸無奈道:“我知道叔父對我的一些做法不太讚同,但這不都是為了曹公的大業麽。”

  荀彧慢悠悠道:“我什麽都沒說。”

  “剛才你說這形勢不太好,我倒覺得,這形勢簡直好上天了。”

  “先是處理了一批難管的青州軍,又和袁術私下聯手停戰,調動袁氏三子遠離鄴城,這每一步都妙到毫顛,便是我想破了頭都做不到,而公達卻是簡簡單單便做到了,不由我不佩服啊。”

  荀攸苦笑道:“你叔叔說不在乎,明明就是對侄子我很不滿。”

  “我方才說了,要不是那凶虎步步緊逼,每一次出手,都掐在我們軟肋上,我何至於行此險招?”

  “從懷城奉迎天子,到徐州和凶虎交戰,再到江淮爭奪袁術地盤,裡面我們似進實退,如今看似聲東擊西,騙過了敵人,但也不正是說明,我們東向進取的計策失敗了嗎?”

  “用計用計,面前只有用計這一條路的時候,本身就說明境況很不好了!”

  見荀彧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荀攸無奈道:“我知道叔父對什麽最不滿。”

  “怕是和袁術私下停戰之事吧?”

  “袁術僭越自立,文若對其切齒痛恨,數次勸說曹公放下以前成見,先和其他勢力一起將其擊滅,為漢室掃清叛逆。”

  “但最後曹公卻選擇了攻打凶虎,和其徹底撕破臉,對此文若怕是一直耿耿於懷吧?”

  荀彧聽了,冷哼一聲,“我只是懂內事,外事自然不敢置喙。”

  荀攸歎道:“叔父為人正直,不屑於蠅營狗苟的算計,所以我就把這髒活攬了過來,讓叔父能夠獨善其身。”

  “可叔父不要忘了,那凶虎之前是如何針對我們的,他何曾給我們留過退路?”

  “若不反擊,難道讓其將繩子套到我們脖子上不成?”

  “到時候一切都晚了!”

  荀彧臉色緩和了一些,沉聲道:“我知道,這段時間別看我們四處出擊,其實過得頗為艱難。”

  “我光看每天糧草輜重的缺漏,頭都要大了幾圈。”

  “但你有沒有想過,每次都拿沒有選擇做借口,遲早會走錯路。”

  荀攸沉聲道:“我只是出主意,至於走哪條路,是曹公定的。”

  “身為謀士,只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干涉主公的決定。”

  荀彧心頭有一絲火起,“我和公達的想法截然不同。”

  “主公做什麽事情,采取什麽決定,負擔什麽後果,身為屬下,都是有責任的。”

  “要是所有人隻給主公擺出一條路在面前,那不就是逼著主公選這條路?”

  “主公犯錯,所有的屬下都有責任!”

  荀攸歎道:“叔父還是太理想了,若生在周朝,要是能在薑子牙的位置,叔父也未必比他差了。”

  荀彧搖搖頭:“不用戴高帽,我只是個轉不過彎來的庸人罷了。”

  兩人都沉默了。

  過了一會,荀彧才出聲道:“袁術這件事,我心裡還是過不去這道坎。”

  “將來曹公到了天子面前,該如何向他交代?”

  荀攸歎道:“叔父真以為天子在乎?”

  “他在懷城做的那些小動作,文若不會不知道吧?”

  荀彧口中乾澀,“但他畢竟是天子!”

  荀攸搖頭道:“我知道叔父的想法,也不會去嘲笑阻止。”

  “但如今大勢所趨,天下大亂,漢室傾頽,文若真的覺得,這漢室還能扶起來嗎?”

  荀彧沉聲道:“扶不起也要扶。”

  荀攸有些不以為然,“即使叔父能用肩膀抗住這傾倒的梁柱,但百年之後呢?”

  “等那時你我都已經入土,那梁柱還不是要倒下?”

  荀彧聽了,手指捏著的手中的松墨不自覺在硯台磨來磨去,“那時候自有後來人去救。”

  荀彧語帶嘲諷,“但也有可能出現的,是推倒梁柱的人。”

  荀彧知道自己和荀攸之間,誰也無法說服對方,隻得道:“那就走著看看吧。”

  “看這天下大勢,到底流向何方。”

  荀攸也覺得爭論累了,點頭道:“沒錯,每一條支流,都可能讓河流改道。”

  “如今好戲才剛剛開場,至於之後結果如何,使我們能活下來,還是袁氏族滅,就要看上天的決定了。”
    荀彧搖搖頭,決定天命的,真的是上天嗎?
  那還要自己這些人幹什麽?
  鄴城之內,隨著兵士們在街上整齊列隊通行,不時有人敲開府邸大門,進屋搜查,氣氛越來越緊張。

  田豐卻是怒氣衝衝地直接找到了袁熙,披頭就問,“使君意欲何為?”

  袁熙見是田豐,笑著站起來迎道:“元皓先生,真是稀客啊。”

  “坐坐坐,我這次從廣陵帶了些茶葉,真好和先生好好品品。”

  田豐沒好氣道:“我沒那個心情,使君自己留著吧?”

  “我就來問問,使君讓友若掌管城內搜查內奸之事,是認真的,還是另有目的?”

  袁熙說道:“我當然是認真的。”

  “鄴城病了,我要把病灶挖出來。”

  田豐不可置信道:“那你還讓荀諶主事?”

  “你知不知道荀家和曹氏關系密切?”

  “如今城內都傳言說,使君已經和曹操勾結,借機清除異己,抓捕反對曹氏的人,為日後打開城門投降做準備!”

  袁熙聽了,失笑道:“還有這種謠言?”

  “屬實是倒打一耙了。”

  “若這種傳言是真的,我應該把先把元皓先生抓起來才對啊。”

  田豐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拍了拍袁熙肩膀,“不錯不錯,這句話倒是頗對老夫胃口。”

  “我也只是過來試探下,看使君模樣,應是心裡有數,那我也不多呆了。”

  說完田豐轉頭就往外走,袁熙拉不住他,急道:“先生不留下多說幾句話?”

  田豐把眼一瞪,“你這人不厚道,荀諶從你屋裡出來後,就完全受製,使君端的好手段。”

  “我可不敢多呆,告辭。”

  袁熙見田豐一溜煙跑了,心中苦笑,心道田豐嘴上雖然難聽,但是心裡卻是明白的很。

  不過其嘴上說著避嫌,但卻還是過來了,這不是隱隱表明了對自己行為的支持?
  袁熙現在借著掌管鄴城的口實,開始清除針對袁氏的勢力,也是看準了這些士族不敢公開反對自己。

  畢竟在城破的威脅下,能守住城的才有發言權,而袁熙在這方面,卻是無法讓別人質疑的。

  畢竟這幾年他打下了偌大名聲,幾乎就沒有打過敗仗,更精於守城,如今他坐鎮鄴城,本身就對鄴城眾人的信心是個極大的增強。

  所以任士族們再對袁熙不滿,只要不是殺了他們族人,這些士族還是要忍氣吞聲的看著袁熙臉色過活。

  但是對於有族人牽涉到鄴城奸細一事的,袁熙的反應就異常激烈了。

  先前審配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了袁熙對審榮用刑的事情,特地來找了袁熙,說道:“聽聞公子在審問時,用了些手段,老夫倒也不便置喙,但家中有族老托我來說句話,還望公子見諒。”

  袁熙見審配說的如此客氣,想了想,便從手邊木屜中拿出一卷竹筒給第審配,說道:“這是他的證詞,本來我是不想給先生看的。”

  審配接了過來,猶豫了下,才緩緩展開竹筒,才看了幾行,就臉色大變。

  他自然看得出來,若這些證詞都是真的,那審榮就徹底完了!

  袁熙悠悠道:“審榮既然沒有為家族考慮,那審家還想保他嗎?”

  “或者說,他是想保審家才這麽做的?”

  “那是不是說,他的背後是有人指使的?”

  審配也是個聰明人,立刻將竹筒遞回,肅然道:“老夫冒昧了,請公子秉公處置。”

  “至於使君的話,我會給審家全族帶到。”

  袁熙微笑道:“正南先生是聰明人,熙若有冒犯,還請海涵。”

  審配起身告辭,出府後他臉色陰晴不定,長歎一聲,他來之前還以為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但沒有想到竟然是牽涉到二子爭位!
  其實審榮要真是通敵也就罷了,說不定還能留一條性命,但爭位對於袁氏來說太敏感了,尤其還是這種非常時期。

  袁紹病重,早已經分好陣營的兩邊虎視眈眈,誰也不想給對方留借口,偏偏這個時候審榮出了這等事情!
  關鍵的關鍵,還是在證詞中,審榮站到了袁譚一邊。

  先前許攸問出的證詞,審配也打探到了,想著若是受袁尚指使,阻止袁熙入城,其實可以大事化小,當做一場誤會揭過。

  因為袁尚本來就是袁紹承認的接班人,他不讓袁熙入城,完全可以說是阻止變數,但換成袁譚就不一樣了!

  將千裡馳援的袁氏子弟擋在城外,只能說其心懷不軌!

  所以審配馬上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立刻壯士斷腕,和審榮撇清了關系。

  袁熙送走審配後,感歎果然袁紹的謀士沒有一個是易於之輩,只可惜才能都浪費在內耗上了。

  說到底,還是其大部分人背後有家族,舍不得離開既得利益太多的冀州,不然像沮授那樣換個地方,不也挺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