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331章 缺乏野心
  第331章 缺乏野心
  “公子讓我帶句話。”

  “溫侯想不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件事?”

  呂布聽了,剛想駁斥,卻突然發現自己無話可說。

  他出身於並州農家,能活下來已經很慶幸了,所幸天賦異稟,加入邊軍後,慢慢爬了上去。

  等做到將領後,他發現自己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將來如何打算。

  而且他一個並州將領,在涼州武將扎堆的並涼邊軍裡面,也一直是隨波逐流,大家做什麽,他便做什麽。

  有人求他幫忙,他也分不清什麽大汗榮光,什麽武人前途,於是混混沌沌地殺了一個又一個舉主,到頭來才發現,已經無法回頭了。

  即使後來他被兗州士族擁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兗州士族看來,他遠遠比曹操好控制而已。

  至於他真正的想法,似乎沒人在乎,似乎呂布自己,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呂布難得地陷入了沉思。

  袁熙站在山坡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遠處的景象。

  黑山,後世的太行山區,極為難走,翻山越嶺對兵士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但其中最讓人擔心的,是不知道何時出現的敵軍。

  黑山賊本就大部分是當地人,地形極為熟悉,幽州軍客場作戰,自然信心不足。

  雖然袁熙也啟用了一大批從黑山逃離出來兵士做哨探,但誰也不能保證,裡面沒有對方派來的奸細。

  只要在一些不容易察覺的地方指歪道路,便能造成相當的麻煩。

  但也已經是當前最優的做法,當年衛青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不僅沒有迷路,還能直搗匈奴王帳,就是依靠大量的匈奴哨探帶路。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不然的話,便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眼下袁熙觀察的,就是黑山投誠兵士說的,那幾處既不好走,又容易埋伏人的地方。

  雖然袁熙從望遠鏡裡面看過去,那幾個山頭毫無異狀,但他此時帶走的,不過是近千步卒,若是敵人帶著幾千人伏擊,只怕他跑都跑不了。

  他猶豫再三,還是對孫禮說道:“傳令下去,繞過那幾座山,往東北方向走。”

  兵士們得令後,開始稀稀拉拉起身,在山坡上艱難地拽著雜草樹木,往北折去。

  等袁熙軍走後半個時辰,遠處山頭密林裡,楊鳳鬱悶地從草叢中站起身來,低聲罵了幾句。

  埋伏了大半天,白白喂飽了幾十隻蚊子,對方卻沒有上當。

  她已經暗暗跟了袁熙幾天了,對方也太謹慎了!

  楊鳳轉身,對身後草叢裡的幾百名兵士說道:“跟上他們。”

  不是幾千名,而是幾百名,便是為了最大限度隱藏行跡。

  而且在楊鳳看來,這些人就足夠了。

  這幾百名兵士,是她手下最為精銳的親衛,幾乎從小便跟著她,如今為了截殺袁熙,楊鳳動用了這張底牌,便是為了一擊建功。

  只要殺死袁熙,幽州軍必然陷入混亂,從而為黑山軍主力打通一條前往幽州通道!

  當她得到袁熙離開軍營,翻山往冀州方而去向的消息後,楊鳳立刻便召集了手下,抄小路追趕在袁熙。

  楊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袁熙殺死,只要這袁家凶虎一死,幽州軍群龍無首,便再也無法擋住黑山軍的攻勢!
  上一次她功敗垂成,是因為低估了這凶虎的狡詐,吃了個虧後,楊鳳憋足了氣,誓報前番之仇。

  她想到這裡,歎了口氣,張燕還是太過保守了,要是當時聽了自己計策,傾盡全軍之力全速行軍,現在說不定早已衝出黑山北隘口,連北新城都打下來了。

  一旦攻下北新城,打開涿郡的局面,整個幽州便是不設防的肥羊,聽說幽州這幾年經營的很不錯下,興修水利道路,糧食豐足,百姓樂業,比黑山可好的多了。

  對方想要黑山,便給對方好了,用黑山換幽州不好嗎?
  可惜這個提議沒被張燕接受,楊鳳也不知道,張燕是留戀家鄉真定,還是有別的想法?
  也許是數次敗於袁氏,被打的喪失了進取心和銳氣?

  張燕戰略偏保守,他通過探子得知幽州軍兵分三路,所以在幾個隘口都不下了重兵,防備敵人偷襲。

  楊鳳對這種布置很是不屑,每個地方放幾萬人有什麽用?

  對方要是不來呢?
  對於采用部曲制度的黑山,這種消耗來上幾次,只怕自己就被拖垮了!

  楊鳳的預感很準,幽州軍中最近精銳的一支去了南隘口,但不是為了打黑山,而是再次南下。

  這支兵馬由沮授和趙雲統領,取道並州和冀州魏郡邊界,已經快進入河內了。

  誰也沒料到,幽州軍大舉進攻黑山,其實大部分只是個幌子,去往河內,才是這次用兵的真正目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提前去安邑奉迎天子,而不是等到天子車隊回雒陽之後!

  趙雲聽到沮授也參與這個計劃時,難得提出了異議。

  他明白袁熙的這個計劃不容有失,但沮授來幽州時間尚短,甚至都不算袁熙的人,讓他參與此事,靠得住嗎?
  他對袁熙道:“雖然公與先生提出了迎天子以令諸侯之策,但萬一他有些別的想法…..”

  袁熙說道:“兄說的確實有道理。”

  “但在這件事上,我想他應該還是可靠的。”

  “子龍可知道,年前李傕攻打天子車駕,殺死射聲校尉沮雋之事?”

  趙雲回憶起來,隨即恍然道:“公子是說,沮雋和公與先生有關系?”

  天子劉協真正掌握的武裝勢力很少。
    要說有的話,就是虎賁軍和羽林軍,這些人直接聽命於劉協,對劉協最為忠心。

  天子車駕離開長安時,這批人大概有數百人左右,統領他們的,便是射聲校尉沮雋。

  在沮雋統領下,這些人一直在盡力保護劉協,然而在過年前後,天子車駕行弘農郡弘農縣東澗,被李傕郭汜張濟的聯軍追上。

  楊奉先後背叛過李傕郭汜,已經沒有退路,於是和沮雋拚死阻擋,但卻最終不敵,楊鳳逃走,沮雋卻是重傷被俘。

  李傕郭汜想讓其開口求饒,沮雋破口大罵,李傕郭汜大怒,於是將沮雋及先前斥責過郭汜的士孫瑞等人,一同殺死。

  《後漢書·董卓傳》曰:射聲校尉沮俊被創墜馬,李傕謂左右曰:“尚可活不?”俊罵之曰:“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亂臣賊子,未有如汝者!”傕使殺之。”

  袁熙對趙雲道:“天子車駕被攻擊,沮雋等人被殺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那時候正好是沮授在幽州連發三道急表到鄴城,勸諫冀州出兵奉迎天子的時候。”

  “我得知後,總覺得其中有些關聯,便去信訊問公與先生。”

  “公與先生倒很坦誠,他坦言沮雋是沮家子侄,所以沮授一開始,就傾向於天子那邊的。”

  袁熙把前因後果說完,趙雲這才恍然,果然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沮授的背後,也有著他自己的行為動機。

  彼時士族大家,為了能夠讓家族延續,便在各方諸侯手下分別安插了子弟,典型就如荀家一樣。

  從沮雋的位置來看,沮授顯然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目標很可能是將天子和袁氏捆綁在一起。

  且不說他這個想法有沒有可行性,但袁紹的其他謀士也不是傻子,他們對各大家族的底細門清,自然也知道沮授和沮雋的關系。

  袁氏都要自立了,還管什麽已經沒用的天子作甚?

  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所以他們反對奉迎天子,倒也不只是出於私心,只是各自立場不同罷了。

  畢竟袁紹手下絕大部分謀士最終的目的,是讓袁氏上位,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沮授的行為,在他們看來,顯然是和眾人背道而馳了。

  趙雲歎道:“公子說服了公與先生,是不是因為當前公子的立場,和公與先生是一致的?”

  袁熙微笑道:“確實如此。”

  “家父不需要依靠天子的聲勢,但對現在我的來說,做事要是能得到天子背書,便會名正言順得多。”

  趙雲聽到袁熙不自覺稱呼袁紹為家父,嘴角微微一動。

  袁熙渾然未覺,說道:“黑山軍雖然被我們釜底抽薪,這兩年必然會鬧災荒,但對付他們的最佳時機是兩年後,而不是現在。”

  “但我之所以這麽急迫,就是還有幾個月,天子就要回到雒陽,到時候圍繞他軍閥會產生混戰,最後有人會失敗,有人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要是如此,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聯手呂布把將天子奪過來。”

  “天子在保護下,應該比在其他人手中過得要好。”

  趙雲說道:“公與先生戰陣謀略遠勝於我,既然公子對其放心,雲自當聽其號令。”

  “但雲還有一事不明,為什麽要和呂布聯手?”

  “是因為河內離河東最近的緣故?”

  “但呂布此人,可是有數次背叛的前車之鑒,若是關鍵時刻背叛我們怎麽辦?”

  見趙雲問的如此詳細,袁熙心中有些欣慰,這代表趙雲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在試圖了解所有人之間人際關系,努力將辦事情辦成。

  平心而論,趙雲在天下人中,無論是從武力和謀略都不是最頂尖的,但他有一項特質,卻是別人望塵莫及的。

  趙雲想做一件事情時,必然會全力以赴,在這點上,他是辦事最可靠,也是最值得信任的。

  這便是袁熙為什麽將關系自己未來的最重要的事情,托付給趙雲的緣故。

  他對趙雲道:“呂布如今身在河內,自然是我提前謀劃好的。”

  “至於為什麽選擇他,只有一個理由。”

  “他在當今天下諸侯中,是野心最小的。”

  袁熙說這話,是有根據的。

  人都有野心,位置越高,野心越大。

  但偏偏放到呂布身上,仿佛便失效了。

  從後世看,他沒有匡扶漢室或統一天下的雄心,奪取了徐州之後,就和妻妾整日飲酒作樂,以至於荒廢了武藝,整個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夫做派。

  他數次弑殺舉主,只能說明他腦子不清楚,道德下限低,並不能說明其野心大。

  他所謂的野心,更像是自覺遭受不公平待遇後的報復,在數次殺死舉主後,也沒有自立,而是甘心給別人做起了副手。

  一個口口聲聲不屈居於人下,但卻一直選擇屈居人下,連主公都不願擔當的人,談得上有野心嗎?
  袁熙覺得,呂布要是有自己一半野心,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地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