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259章 繼承之事
  第259章 繼承之事
  鄴城袁氏府邸,袁紹並劉氏坐在一起,下首便是袁尚和夫人洪氏,以及袁杏三人。

  袁紹忽有所感,歎道:“今年要冷清許多呢。”

  劉氏聽了,笑道:“夫君這話說得,也不過就是去年人齊一些而已。”

  “說來這幾年,袁熙隻去年在,不過如今過繼,也不算咱們家的人了。”

  “倒是譚兒說脫不開身,妾倒不信,青州那裡,不一直沒有戰事麽。”

  袁尚聽了,笑著解釋道:“阿母有所不知,阿兄這次將徐州琅琊收入囊中,可是為袁氏立了大功。”

  劉氏聽了,驚訝道:“竟有此事?”

  “譚兒這麽長進了?”

  她豈會不知道袁譚在徐州做的事情,這是同袁尚一唱一和,給袁譚上眼藥而已。

  袁尚笑道:“說來這次顯奕和阿兄的配合,簡直絕妙,竟然一舉拿下了半個徐州,有了他們,袁氏何愁不興啊。”

  “尚請教阿父,如此大好機會,袁氏是不是可以吞並徐州了?”

  袁紹聽了,皺眉道:“徐州固然是好,但也不好守。”

  “而且青州兵力調動到徐州,和袁氏接下來奪取並州的計劃並不合,如今謀士們也是爭論不定。”

  袁尚暗笑,他摸準了袁紹的想法,袁譚袁熙這次雖然看上去將事情做得很漂亮,但和袁紹的想法背道而馳。

  徐州雖然富庶,但要耗費大量兵力防守,且南邊就是長江,除非擁有一隻強大的水軍,不然根本無法渡江佔據揚州。

  所以當初袁紹的想法,近期內是隻佔據徐州一半,讓出南面的下邳廣陵以作緩衝。

  這樣即使袁術派孫策攻打兩郡,袁紹也會讓曹操去不斷和其相爭消耗,讓兩邊兩敗俱傷。

  這樣一來不僅能消耗曹操的實力,也能把袁術拖在長江北面,讓其水軍沒有用武之地。

  而當務之急,是袁氏打敗公孫瓚之後,要在幽州立足,然後借機向並州擴張,從而全面佔據北地及河套地區。

  這樣做是有理由的,幽州並州兩州有大量的馬場和胡漢牧民,袁紹只要控制這兩州,便可以獲得大量的騎兵。

  雖然這兩州養不起這麽多騎兵,但富庶的冀州可以。

  以冀州為後盾,便能提供大量的糧草,供養出數萬騎兵,從而橫掃北方,佔據關中,從而中原可定,佔據半壁江山。

  然後大軍席卷南下,天下還有誰能抵擋?
  袁尚跟在袁紹身邊久了,自然知道袁紹的想法,更是因為這個主意,是袁紹麾下大半謀士的共識。

  如今袁熙卻是自作聰明佔了徐州南部的廣陵,雖然從幽州用商船運兵突襲之舉,讓少數冀州謀士稱讚不已,但在袁尚看來,此舉顯然是因小失大。

  袁紹對於袁熙的期望,是讓其盡快佔據幽州,從而為挺近並州做好準備,如今袁熙不聲不響跑去徐州,佔著孤零零一個郡,徒廢兵力不說,還拖慢了袁氏計劃,顯得尤其短視。

  而且這廣陵隨時面對袁術的覬覦,袁熙能一直守得住?

  在袁尚看來,只要袁術打敗劉繇,佔據揚州,遲早會盡起大軍北攻廣陵,到時候袁熙一郡之力,根本抵擋不住,隻得棄城,這不是為人做嫁人?

  所以袁尚越想越是得意,袁熙看似佔了便宜,遲早會在徐州吃大虧!

  而且袁譚這次為了吃掉泰山賊,把青州兵力全投了進去,但幾十萬泰山賊哪裡是那麽容易就范的,可以說袁譚今後幾年內,是騰不出手來做別的了!

  袁尚心裡得意,既然你們把機會讓出來了,接下來的三年,我會讓你們看看,我是如何走出奪取天下的!
  他正想挖苦幾句,袁杏此時對洪氏說道:“弟婦似乎身體有所不適?”

  洪氏強笑道:“多謝姒婦,只是偶然感了些風寒。”

  劉氏一聽,說道:“你怎麽不早說,萬一傳到你阿舅怎麽辦?”

  洪氏連忙低頭賠罪,袁紹說道:“不妨事,行軍打仗的人,哪還怕這些。”

  他對袁尚道:“回去找個醫士看看,到底是不是風寒,別是其他事情耽誤了。”

  袁尚聽了,頓時也沒心思了,隻得答應下來,劉氏臉色也是陰晴不定。

  兩人明白袁紹的暗示,是讓袁尚找人看看,洪氏是不是有孕了。

  說來袁尚成親三年了,洪氏一直不見有孕,袁紹既然將袁尚視做接班人,自然極為關心子嗣的事情。

  只有袁尚母子知道為什麽,袁尚和洪氏至今沒有行房,要是找來的醫士發現了這點,那追溯過來,事情不就暴露了?

  這樣袁尚的繼承人身份雞飛蛋打,繼承人鐵定會變成袁譚!
  袁尚悚然而驚,這種事情肯定不能一直遮掩下去,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袁尚也嘗試了多種辦法,但一直未能成功,如果這病一時治不好,他便只能另辟蹊徑。

  這事情說白了,關鍵就是袁紹,別的都是虛的。
    袁尚心中突然冒出了個可怕的念頭,要是阿父早死.
  他猛然一震,自己怎麽會這麽想!

  父親死了,憑現在的自己,真的能爭霸天下嗎?

  但自己想要保住繼承人位置,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誕下子嗣。

  必須要想個辦法應付過去!
  自己不行,換妻納妾也沒有用,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想辦法讓洪氏懷上,即使孩子不是自己的!
  既然自己暫時生不了,大不了借種,等袁紹去世,再把洪氏和孩子都殺了便是。

  借種之事,洪氏生性懦弱,定然不敢反抗自己,畢竟她家族性命,都是自己一念之間。

  想到這裡,袁尚盯著正和洪氏說話的袁杏,自己這個長姐是個礙眼的,得想辦法打發掉!
  雖然他警告過洪氏,嚴禁和袁杏說起自己的秘密,但借種之事極為敏感,洪氏一旦情緒失控,言語露出破綻,很可能會被袁杏看出端倪!
  想到這裡,他向袁杏遙遙舉杯,“小弟敬長姐一杯。”

  “說來長姐年紀也不小了,尚一想起不知何時,長姐便要嫁去何地,便不勝感傷。”

  “我聽說烏桓單於塌頓遣使,欲和袁氏聯姻呢。”

  袁杏聽了,心情有些不好,到了嘴邊的酒便喝不下去,只能道:“自聽阿父之命。”

  劉氏笑道:“單於塌頓擁兵十萬,也算是北地霸主,杏兒要是嫁過去,便能讓其成為袁氏臂住,這樣一來,天下大半都是我們袁家的了。”

  袁紹擺手道:“慎言,我們現在仍舊是大漢臣子。”

  “誰先冒天下之大不韙,諸侯必共擊之。”

  劉氏聽了,臉上訕訕,她心道漢室都已經傾頹至此,還裝什麽裝?

  自己還等著當皇后呢!

  袁杏一邊拉著洪氏的手說著話,一邊看著堂上各懷心思的眾人,不禁心裡歎了口氣。

  眼下她現在是袁氏女,只能以家族為重,她多少能看出點洪氏的異常,但她什麽也做不了。

  想到袁尚這麽急切地表現出想讓自己遠嫁的態度,袁杏更加心裡生疑,自己是怎麽得罪袁尚的,僅僅是因為自己和袁熙更加親厚一些?
  廣陵城裡,袁熙站在碼頭上,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幽州兵士走下船來,心道這邊也差不多了。

  劉和及麴義趙雲打下漁陽廣陽數城之後,就地招募些兵士,然後從漂榆邑港口將其運來,再到廣陵駐守。

  這些兵士構成極為複雜,不僅有漢人,還有烏桓鮮卑人,但嚴格來說,幽州是多民族聚集地,通婚幾百年,早就混得誰也不認識,只不過憑借各族習俗,才能勉強區分。

  民族融合一直是個大趨勢,後世到了唐朝混血混得更厲害,能將其凝聚到一起,要有一個大一統的文化認同。

  其實在這點上,秦朝只是開了個頭,隨即就覆滅了,遠不如承上啟下的漢朝做得好。

  唐朝繼承了漢朝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誕生出了璀璨的文化風俗,其實在開放程度上,唐朝有些地方可以說是不如漢朝開明的。

  所以後世華夏民族以漢為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幽州帶來的兵士,其家人都在幽州,所以到了廣陵之後,遠比動不動就反亂逃跑的江東兵士可靠。

  另一方面,相比於苦寒的幽州,廣陵相對富庶得多,幽州邊民構成的兵士,很多也樂於過來守城。

  幽州兵多,廣陵缺兵,兩邊一拍即合,所以這幾個月,幽州斷斷續續運來了數千兵士,加上陳登招募的本地兵士,即使袁術軍再打來,廣陵也能從容應對了。

  他對陳登和太史慈出聲道:“此地便交給兩位了。”

  “還望兩位精誠齊心,若有什麽難處,盡可以發信給我。”

  兩人聽了,一起拱手道:“必不負公子之命!”

  袁熙笑道:“唯一對不起元龍兄的,便是要勞動漢瑜老先生,長途跋涉前去幽州了。”

  陳登笑道:“公子客氣了,這是家父自願的,他說也想看看幽州的土地,到底是不是如公子所說那麽肥沃。”

  “何況陳氏其他子弟威望不夠,無法服眾,且大部分年少氣盛,有家父壓著,他們也會老實些。”

  先前袁熙計劃,趕在春耕之前回幽州,試驗種田改良方法,但陳登身為廣陵太守無法離開,陳氏其他子弟水平相差太多,無人能夠主持農事大局。

  找來找去,最後程登父親陳珪決定,親自跟著去幽州。

  袁熙心道這陳珪夠精明的,他借此把家主之位過渡給陳登,自己則親自去幽州給陳家謀後路,
  不過著也算是陳家在自己身上下重注了,要是自己失敗,陳家只怕會元氣大傷。

  諸事安排妥當,袁熙回到府裡,向眾人宣布,近日便動身回幽州。

  吳夫人抱著女兒,站在眾人後面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卻是異常平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