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690章 嚴冬難度
  第690章 嚴冬難度
  諸葛亮透過窗戶,看著外面宛城的街道,微微皺起眉頭,說道:“很不好。”

  黃月英剛把茶水端上來,她明白諸葛亮指的是什麽,出聲道:“城內如此,城外更亂。”

  如今街道上面,處處都是流民乞丐,因為司隸豫州連續爆發大戰,很多人家園被毀,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難。

  加上殘兵潰兵趁機逃跑的,又沒有飯吃,便搖身一變成了流寇,沿途劫掠百姓,馬騰韓遂的西涼軍軍紀廢弛,也在乾同樣的事情,這樣一來當地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只能離開家鄉逃難。

  在司隸這幾州之中,如今唯一沒有戰亂的,便是荊州了,自董卓之亂開始,就不斷有士族百姓南下荊州逃亡,如今已經形成了固定通道,豫州司隸的逃難人群,會先進入荊州北面的門戶南陽,再往南進入更富庶的南郡等地尋找安身之地。

  在宛城的張繡,倒也樂見此等情景,反正荊州又不是他的,流民願意去,他也沒有理由阻攔,相反,他倒是能從中得到不少好處。

  大批流民拋去自己戶籍,到了別處,就已經是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黑戶,這樣的人,到了新的地方,是很難謀生的。

  因為身份問題,他們找不到土地種植,甚至從事手工行商等賤業,都受到了極大限制,為了謀生,他們也只有幾條路好選。

  一是參軍,這樣便有一份基本的口糧俸祿,能夠養活家人。

  這也是大部分青壯的選擇,畢竟成了士兵,若是打幾場仗還能活下來,不能能夠升職加俸,還有不少額外的好處,比如屠城搶劫。

  二是將自己和家人賣給豪強地主,作為奴仆奴婢。

  這類家奴的產生,絕大部分就是起源於失去土地的平民百姓,他們為了活下去,只能賣身為奴,而這種身份,是一個灰色地帶,其名字都不在戶籍上,謂之隱戶。

  這也是地方豪族漸漸做大的原因,他們通過兼並土地,讓平民成為奴仆依附於自己,然後壯大實力,兼並更多的徒弟,從而越來越強大,世家大族就此誕生。

  而同時擁有地位和財富的世家,便能聚斂財富,天下的幾大商人,如甄家糜家皆是如此,就像當年劉備在徐州得到的數千糜家家奴,也是如此。

  袁熙其實對於大家族蓄奴的做法,心裡是相當抵觸的,但處於這個時代,也有時代的局限和無奈,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完全消滅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只能另辟蹊徑。

  在他的一番操作下,甄家和糜家剩下來的家奴,要麽成為兵士,分配土地成為良家子,要麽成為商路的夥計,恢復了平民百姓的身份,雖然還是士農工商最為低賤的商人,但好歹是自由之身了。

  但畢竟袁熙這種做法,在全天下都是很少見,如今宛城裡面,便是張繡和當地豪強近水樓台先得月,將進入南陽的流民中,適合的青壯先納入到自己麾下。

  因為荊州周圍的司隸豫州揚州都有大戰,短短一年之內,逃往南陽的流民就有數十萬人,張繡在其中吸收了上萬青壯,編做兵士,實力大大膨脹。

  當今各州都有戰事,所有諸侯都在全力征兵備戰,沒參戰的也在擴兵以防萬一,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勞力青壯很多都成為了士兵,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進而產生饑荒。

  但這種形式下,誰也不敢停住腳步,畢竟鄰居擴兵我不動,純純等於是等死。

  諸葛亮如今感歎的,便是這種天下大亂的景象,沿途的街道上都擠滿了無家可歸的流民,這些都是不夠資格成為軍士的,只能離城尋找其他出路。

  張繡對於這些他用不到的人,當然是不管不問,他也不會提供救濟糧,不然這些人吃飽了就不願意離開了。

  他對這些人態度是放任自流,流民如果餓得不行了,自然會離開宛城謀生。

  但如今已經入冬,這些本來逃難時境況窘迫的人們無法遠行,在食物吃光之後,缺少衣物的他們,便陷入了絕境。

  饑寒交迫,凍餓交加之下,不斷有人倒斃路旁,很多人蜷縮在路邊過夜,等清晨到來時,已經成為了一具硬邦邦的屍體。

  諸葛亮一開始還有心相救,熬了些粥出去送人,但幾天之後他便發現,這些都是杯水車薪,家中的糧都快用光了,但道路外面倒斃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諸葛亮歎道:“我預感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卻沒想到了冷到如此地步。”

  “荊州都這麽冷了,北面的中原會冷成什麽樣子?”

  “也不知道再往北的幽並邊境,那些人是怎麽過的。”

  “不過宛城凍死這麽多人,實在是有些不應該啊。”

  黃月英知道諸葛亮心思,出聲道:“夫君既然有心救人,那何不答應張繡征召?”

  “要是成為張繡掾屬的話,便能參與到宛城的內政中去,說不定能救下不少人吧?”

  諸葛亮聽了,歎道:“事情哪有那麽簡單。”
    “張繡畢竟出身涼州,這十年來,黃巾之後的天下大亂,涼州軍幾乎是罪魁禍首。”

  “我當初想著過來,先看看宛城情況,如果政通人和,我便和張繡見上一面,看看他的志向想法,如今看來,卻是沒有必要了。”

  黃月英道:“他的手下,不是還是賈詡賈文和.”

  諸葛亮搖了搖頭,“這位更讓我失望。”

  “荊州這麽好的地方,這多年沒有戰亂,按道理說應該是大展宏圖的好地方。”

  “但如今看來,宛城的做法和劉景升一樣,都是小富即安,自保即可,完全沒有考慮過如何去將世道變得更好。”

  “我本來想去拜訪一下賈文和,問問他是怎麽想的,但卻是突然覺得,見不見都無所謂了。”

  “雖然此人以謀略見長,但持身卻是為我所不喜,還是算了,咱們過完年就離開。”

  黃月英掩口笑道:“雖如此說,但夫君面上,還是有些不甘心呢。”

  “對方是攪動天下的人物,夫君多少對其也是有些好奇吧?”

  “既然來到了這裡,不親眼看看,豈不是留下不少遺憾?”

  諸葛亮聽了,心下也有有些認同,他出聲道:“既然如此,我先寫塊名刺,去拜訪他一面好了。”

  他找來一根竹子,用斧頭砍下一截,從中劈開,然後隔成巴掌長的竹片,再用小到將其表面刮平,這才提起筆來,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表字。

  這是漢代的名刺,也叫謁,一面自書姓名某某謹以琅玕致問等字,另一面書所要謁見者,等於現代的名片。

  他正寫著,卻見門外有馬匹停了下來,有人啪啪啪敲起門來,諸葛亮命童子上去開了麽,卻是一個軍士,說道:“誰是諸葛亮?”

  諸葛亮出去道:“是我。”

  那兵士上上下下打量著諸葛亮,“傳賈府君之命,著你去其府邸,現在跟我走吧。”

  諸葛亮聽了,心道這事情還真是湊巧,自己名刺剛做完,對方就來找自己了。

  他回頭對屋子道:“你自等著,我去去就來。”

  黃月英在屋內應了,諸葛亮命童子牽出毛驢來,跨步坐在上面,那兵士見了,也翻身上馬,在前面領路。

  兩人一路走過街道,如今剛下過雪,道路上堆滿了了尺深的積雪,積雪下面,便是隨處可見的百姓屍體,其早已經凍斃,被冰雪覆蓋後只剩下軀乾的形狀,這些形狀有的大,有的小,還有明顯小得多的輪廓,也在其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諸葛亮見了,不由想起幾年前,自己跟著諸葛玄從琅琊郡逃出後,沿途所見的觸目驚心的景象。

  當時他們逃得快,離城是曹軍尚未攻到,但是沿途經過的幾個村鎮,是被曹軍洗劫過的,車隊經過其內,只見裡面不聞雞犬鳴吠,處處都是男女老幼的屍體,甚至阻塞了道路,這對當時尚且年幼的諸葛亮,造成了極大的觸動。

  後來諸葛亮跟著諸葛玄到了揚州後,聽說在這次曹操二圖徐州中,百姓傷亡比第一次更甚,作為當地大族,琅琊諸葛氏也多有死難,很多人都下落不明失散了。

  自此之後,諸葛亮就對曹操產生了極大的抵觸心理,連帶著對當時還是曹操舉主的袁紹,也極為不滿,所以他流離到荊州,也是為了避開中原這兩家勢力。

  但讓他心內矛盾的,便是在城內躲避曹軍時,機緣巧合遇到的袁熙,在被對方無意中救了一命後,諸葛亮也對其有了些興趣。

  因為當時看來,袁熙當時是以相救曹嵩的名義,但其後諸葛亮回想起前應後果,發現這件事並沒有那麽簡單。

  那袁熙不僅頗為在乎百姓的性命,而且其貌似和曹操的關系並不太好,救出曹嵩,好像也是為了有讓曹操退兵的借口?

  諸葛亮至今也沒完全想明白,當時袁熙作為冀州一派,為什麽會對尚是敵對的徐州費心做出這種事情,也許將來自己能遇到他,才會問明白真相吧?

  前面兵士的馬停了下來,諸葛亮收回思緒,見到了一幢府邸前,明白這應該便是賈詡住處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