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967章 人心難齊
  第967章 人心難齊
  對於玻璃的用法,袁熙本想來想要簡單一說,但他想了想,便詳細地將玻璃在推動醫學發展的作用說了出來。

  最後他說道:“我認為,玻璃有兩大作用在醫學上是難以用其他材料代替的。”

  “玻璃器皿可以用來培養熬製藥材所用的原料,但嚴格來說,用輕便瓷器勉強代替,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不透明的緣故,使用不太方便就是了。”

  “但另外一點,就瓷器其無法達到了,即玻璃提純後,再經過精細加工,用於放大的鏡片。”

  “先前你見過我讓人用的望遠鏡吧?”

  見蔡文姬點頭,袁熙出聲道:“那東西用天然水晶打磨也可以,但卻無法代替玻璃,一是材料無法提純,二是無法精確控制鏡面,導致倍數上不去,上限便僅止數倍而已。”

  “只有做出足夠純度的玻璃,才能讓放大的倍數突破極限,製作出能看到數十倍,乃至千百倍的鏡子,我稱之為顯微鏡。”

  “而基於這種鏡子的醫學研究,才能觀察到人體乃至疾病的根源,推動醫學進步。”

  平心而論,其實要讓袁熙想辦法用土法培育青霉素之類,也不是說完全做不出來,但非標準工業化的流程,會讓其摻雜大量雜質雜菌,很多東西是相當致命的,這種藥物用在人身上,即使沒有青霉素的過敏反應,也大幾率會讓人喪命。

  這也是為什麽建國後一段時間內,即使有土法合成西藥的途徑方法,但赤腳醫生手冊中,藥物治療幾乎全都采用了針灸加中草藥的方式,畢竟不純的西藥藥物風險實在太大,只怕在治好人之前,就把人治死了。

  蔡文姬聽完袁熙的話後,馬上領會了其中關鍵處,說道:“妾明日就發動義學中所有的人,尋找製作玻璃的書籍和工匠。”

  “若真如夫君所說,海砂是製作玻璃的理想材料,那幽州海邊都可以挖到,到之後著人運過來試驗燒製提純。”

  袁熙點頭道:“沒錯,玻璃製作其實並不比陶瓷複雜,技術要求也不高,所需的可能就是手法而已,我相信幽州那麽過工匠,沒有理由做不出來。”

  “雖然短時間內做不出高純度的光學玻璃,但一口吃不成胖子,都是循序漸進的,只能一步一個腳印。”

  “這是醫學突破的重要前提,好在另外一項我也在著手做了,那便是棉花。”

  “我聽說棉花種子,今年似乎結果不錯?”

  蔡文姬點頭道:“這是夫君試種棉花的第三年了,確實比前兩年收成好得多。”

  “妾根據夫君的說法揣測,前兩年中,不適合幽州天氣和土壤的種子,都在種植中被篩選掉了,能存活下來的,都是適合幽州氣候的。”

  “這樣一來,棉花的存活率自然就大大升高了。”

  袁熙深以為然,自然種植也是篩選的重要手段,如今能存活結出棉桃的族株,已經用事實證明了其適應性,這樣一代代篩選下去,遲早會發現適合本地環境,同時兼顧產量質量的棉種。

  這樣一來,紡車的改良也該漸漸提上日程了。

  當下他滔滔不絕和蔡文姬說起改良現有紡車,以及將來利用幽州水利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想法,說著說著,他才發現時間過了很久,方才不好意思道:“你看我,一回來就說這些,都沒問你這段日子過得如何。”

  蔡文姬輕道:“在妾看來,夫君說起這些時,才是最有魅力的。”

  “夫君不僅懂得打仗,還知道天下百姓疾苦,妾相信假以時日,夫君定然能開創不同於往的太平時代。”

  袁熙歎道:“但願如此吧,但在這之前,得盡快把這天下大亂終結掉。”

  “畢竟戰爭對於生產的破壞,實在還是太厲害了。”

  蔡文姬提醒道:“聽說夫君平定並州,同時壓服了匈奴鮮卑羌人,但幽州這邊的公孫度家族,和高句麗打得很是膠著,其中還夾著個烏桓,中間時有衝突,有時候會影響道漂榆邑那邊的碼頭商路。”

  袁熙聽了,點頭道:“我明白了。”

  “明天我便和公與先生好好商議下。”

  次日一早,接到傳令的薊城核心官員們,便都集中在袁熙官邸裡面,等著向袁熙報說這一年以及今後的打算。

  沮授見人都到齊了,便出聲道:“請各位依次向使君分說,注意言簡意賅,切中要點。”

  於是便從袁胤開始,眾人開始依次向袁熙介紹這一年來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從內政城務到軍管兵事,從工商貿易到教育教化,幾十位官員足足說了一上午,才略略說完。
    袁熙見時間已經過了正午飯點,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了解,便乾脆讓人做了簡單飯食端來,眾人一邊吃,一邊繼續討論。

  袁熙看著眾人對幽州的內務介紹的差不多了,便開口道:“邊境的烏桓和公孫度家族動向如何?”

  沮授出聲道:“得益於主公橫掃並州,威懾北地,如今鮮卑匈奴聽了公子名聲,都是避而遠遁,跟不用說實力烏桓和公孫度就家族了。”

  “這一年來兩家數次派遣使節來薊城示好,同時要求開通商路,態度頗為恭謹,甚或送了了家族子弟過來定居示好,這都是使君戰場得勝之功。”

  袁熙聽了,稍稍放下心來,說道:“但公孫度家族和高句麗貌似停戰了,這是在防備我?”

  “高句麗包藏禍心,公孫度家族若是不趁著自己還有實力的時候將其打死,之後必生禍患,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

  沮授聽了,便道:“關於此事,有些傳言,說公孫度這幾年身體不太好,所以暫時緩了兵事。”

  他說這話的時候,對著袁熙使了個眼色,袁熙知道其中還有內情,便道:“烏桓單於蹋頓那邊,雖然態度尚算公瑾,但伱們也要看著些,我在並州的教訓,便是在尚未打過一仗之前,胡人部族之中,肯定其中一些人是有些想法的。”

  “即使蹋頓對我袁氏友好,其手下也不見得另起心思。”

  眾人聽了,連忙答應,袁熙看眾人欲言又止,便道:“你們是不是還有什麽想要問的?”

  沮授看了下面一眼,剛要說話,就見袁胤出聲道:“敢問主公,屬下聽說曹操上表天子,為主公封公,可有此事?”

  袁熙點了點頭,袁胤便道:“這是曹操詭計,未知主公如何應對?”

  眾人都豎起了耳朵,袁熙見有人面上有期待之色,心中微微歎息一聲,說道:“我回薊城,便是為了聽聽你們的想法。”

  “諸位暢所欲言,無論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

  眾人聽了,紛紛出言,不出袁熙所料,掾屬之中,有很多人都讚同袁熙順水推舟,利用封公的名聲擴大勢力,再和曹操對抗。

  在他們看來,袁熙領的是天子封號,完全可以和曹操撇清關系。

  讚同的人,要比反對的人數還要多,而其他的人,則是在由於觀望。

  袁熙知道,掾屬們之所以這麽積極,是因為很多人的官職,目前已經到頂了。

  袁熙是三品將軍,底下的掾屬最高也是四品起,但很多人在投靠袁熙之前,其實品級就高得多,此時他們自然希望袁熙往上再走一步,何況在他們看來,封公之後就能立社稷宗廟,這對於袁氏來說也是極好的事情,袁熙沒有理由反對。

  袁熙見自己的一些心腹官員沒有表態,心裡微微有些失望,心道要是諸葛亮在這裡,只怕早就站起來激烈反對了吧。

  其實對於袁熙封公,其中有好處也有壞處,兩相利益衡量,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楚,袁熙之所以到現在還不表態,其實是想壓一壓手下的官員。

  這些人在自己手下,還沒有做多長時間的官,沒有立多少功勞,就在想著往上爬了,雖然主公要回報下屬,但這些人貌似也將官職看的太容易了,真以為自己一場場仗打過來,取得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嗎?

  他的臉色微沉,當即有些善於察言觀色的人看了出來,紛紛閉口不言,袁胤見了,忙打圓場道:“屬下覺得主公打出的旗號,是袁曹不兩立,如今接受曹操上表,對主公聲譽影響不小,將來只怕師出無名。”

  袁熙開口道:“族叔所得沒錯,我在青州的時候,曾向諸葛軍師問了一個問題。”

  “將來我平定天下,要打出什麽口號,才能爭取最多人的支持?”

  “我尚未見諸葛軍師,如今便要把這個問題拋給你們,明日你們給我答案。”

  眾人心裡一苦,這可不是個簡單問題,看來袁熙對於封公是有抵觸的!
  袁熙開口道:“過年我沒有祭祖,同時還有一件事情,顯甫臨時的時候,托付我幫他過繼袁氏子弟,這件事情族叔和袁氏族人商議一下,給我幾個人選,明日一並說給我聽。”

  袁胤聽了,連忙起身領命,同時也暗暗松了一口氣,這表明袁熙即使現在不想封公,將來也會用別的手段掌管袁氏。

  想想也是,袁熙現在平定天下,靠的是自己手裡的兵馬,對於封公這種虛名,根本沒有必要太過執著,等平定了天下,還是在乎區區一個公爵封號?
  這些官員們被私利蒙蔽,只怕惹得袁熙不高興了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