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835章 戰場極限
  第835章 戰場極限
  袁熙在城頭透過望遠鏡,見昌豨刷領的幾千兵士完全被袁譚軍擋住,似乎還有相當一部分被完全包圍,臉色不由凝重起來。

  平心而論,倒不是昌豨不行,而是袁譚軍部將帶的這些兵士變陣極快,且這麽多人調動,盡然沒有產生混亂,而是以極快的速度將昌豨軍分割包圍,顯然是訓練相當有素。

  這證明僅從調動能力上看,袁譚這支兵和幽州軍並沒有非常大的差距,並不是那種一觸即潰的軟弱對手。

  而且這數目也頗有講究,其並沒有派出過萬大軍,而只是五千人,既能壓製昌豨,又能不至於太多擠在戰場上無法排開陣勢。

  能將這些多兵力指揮的如臂使指,說明領軍之將能力不錯,更說明袁譚知道其領兵的限度能力,所以才給了如此數目的兵力。

  而且後續即使袁譚軍明顯佔優,袁譚也沒有派出多余的兵力加入戰場,而是繼續集中優勢兵力,對副城裡面的張勳持續施壓。

  相比被包圍的昌豨,張勳其實更加苦不堪言,因為袁譚投入的兵力,已經快超出了他所能防守的極限。

  古代攻城,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難就難在,如果城頭器械準備完全,兵力充足,指揮有序,攻城方想要強行登上城頭是極為困難的,往往要付出數倍代價,再用數倍兵力壓製城頭守軍,方能成功。

  當然,這是理想情況,攻城戰絕大多數時候,守軍都存在著調動不及時,城防存在多個薄弱環節的情況。

  缺人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而且越是大城,人員缺口越大,後世有人計算過,如果讓北京城的四面城牆防守滴水不漏,算上換防的因素,至少需要十八萬以上的兵士。

  這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一方面北京城養不下這麽多人,另一方面外敵攻打北京城的情況也少之又少。

  當然,明朝便發生了好幾次。

  最後一次,便是李自成入京,這可能是歷史上最輕松的一次,他帶兵走到了城下,卻發現城頭上只有一兩萬病弱兵士。

  因為北京城剛剛遭逢大疫,士兵大部分都染疫病死了。

  於是李自成兵士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不費吹灰之力便登上了城頭,北京城告破。

  攻城守城,歸根結底還是人數的兌子,只要超出限度,守軍防守便會崩潰。

  袁熙自然深明此點,他看向諸葛亮,發現其面色並沒有變,而是舉著望遠鏡,緊盯遠處的交戰之處。

  諸葛亮感覺袁熙目光投了過來,便出聲解釋道:“袁譚在等。”

  “他最大的目的,不是圍死昌豨,也不是攻入副城,而是等我們派兵出城。”

  “他已經預留好了充足的兵力,等我們入場兌子。”

  “他帶著這麽多兵前來,本來就是想和我們兌換的,因為他根本養不起這麽多兵了。”

  袁熙沉聲道:“但我卻不能讓兵士這麽死掉。”

  諸葛亮沉聲道:“這是自然,所以還要等一等。”

  “如果戰場上沒有出現變故,那我們此時投入兵力,可能要多死很多人。”

  袁熙默然,隻得將目光投向遠處。

  袁譚此時也在觀望副城城頭。

  他手中拿著的,是袁熙當初送他的唯一一副望遠鏡。

  雖然他想過仿製,但之一沒有成功,工匠也不知道原理,照著其外形依樣畫葫蘆打磨,分毫不差,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仿造不出來,所以袁譚也無法在軍中推行此物,只能自己帶著。

  他自然想不通,袁熙當初送的時候留了心眼,用了兩片材質不同,折光率不同,但外形相似的鏡片,袁譚找的工匠不明所以,自然仿造不出來。

  但一副也夠了,袁譚如是想到。

  他看對面副城之中,袁熙軍已經岌岌可危,心道自己這個二弟倒是沉得住氣,自己圍魏救趙,留了充足的的兵力等待其援軍出來,結果對方至今巋然不動。

  既然如此,那自己便將副城徹底攻破好了,看你還出不出來!

  袁譚正要下令,再度投入三千兵士,卻發現岑璧那一路,突然亂了起來。

  他定睛一看,竟是昌豨和相救自己的部下匯合了,但他也是悍勇,不退反進,竟是直接對著岑璧殺了過去。

  岑璧本就身上有傷,見昌豨想要和自己過來拚命,為了穩重起見,也是節節敗退,登時不出現了不支的頹勢。

  袁譚見了,搖了搖頭,讓人領兩千兵去支援岑璧,此時卻見張勳的副城城頭,己方兵士已經登了上去,大聲歡呼起來。
    袁譚頗為意外,這麽快城池就告破了?

  一旁郭圖出聲道:“可能有詐。”

  果不其然,郭圖話音未落,城頭便著起火來,並且有人喊叫副城後門開了,張勳正帶兵突圍,退往東武主城!

  對方如此乾脆,也是出乎郭圖意料,他出聲道:“主公還入城嗎?”

  袁譚猶豫起來,佔據一座失火的副城,合算嗎?

  正猶豫間,他赫然發現,東武的主城開了,裡面湧出了大量的援兵,袁譚下意識發號施令,將預留的預備兵士依次頂了上去。

  然而袁譚發現,東武湧出來的兵士越來越多,五千,一萬,一萬五,還在增加!
  袁譚有點發懵,據他所知,東武城裡也就兩萬多人,這是都派出來增援了?

  他轉向郭圖,說道:“這是怎麽回事?”

  郭圖自然也沒想明白,隻得出聲道:“使君,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對方想決戰,這不是主公想要的麽?”

  袁譚聽了,便即笑道:“也是!”

  “那就讓我看看,我這二弟有多少斤兩!”

  隨著袁譚麾下的嚴敬彭安等大將帶兵進入戰場,袁譚赫然發現,袁熙竟然也在繼續投入兵力,甚至另外一座副城的袁熙軍,都過來增援了!

  隻不到一刻鍾,袁熙軍便往戰場上投放了兩萬以上的兵馬,算上張勳昌豨,已經是超過了三萬人,短時間內壓過了袁譚軍的投送能力,讓袁譚軍軍陣不斷後退!

  袁譚的兵力雖多,但戰線已經被袁熙軍大大壓縮,他現在還有一萬多的兵力尚未投送進場,但不是不想投,而是這塊戰場很難塞進人去了!
  這一下大大出乎袁譚意料,雖然他之前也打過雙方加起來超過十萬人以上的大戰,但那是在雙方充分擺開陣勢的情況下,且十萬人的戰線,能綿延幾十裡,而東武城周圍的地形,五六萬人都顯得有些擁擠了!

  袁譚醒悟過來,袁熙這邊,卻是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兵力投送不進場,兵力優勢發揮會不出來,等於是自斷臂膀,如今袁譚必須要開辟新的容納兵士進攻方向,不然他的兵力無法及時投入戰場,只會一直被壓著打。

  突然他看到那城頭起火的副城,頓時眼前一亮。

  袁熙軍棄守的這座副城,至少能拿容納一兩萬人,還可以隨時和城外的己方兵士換防!
  他當即對郭圖道:“下令沒上戰場的兵士進入副城,撲滅火焰,佔據此城調兵如何?”

  郭圖思慮一下,點頭道:“使君此計大妙。”

  辛評卻是出聲道:“若其進城後沒有及時撲滅火勢,敵軍又趁機進攻,他們不會都死在城裡?”

  郭圖聽了,出聲道:“佐治多慮了,自然有城外兵士幫他們擋著。”

  “城內火勢,不出半個時辰就能撲滅,憑空多出來一個容納兩萬人的兵營,豈不是好?”

  “若讓這城池少了,才真的是斷了一條後路。”

  辛評總覺得哪裡不太對,隻得道:“萬一這是敵人的火攻計謀.”

  郭圖斷然道:“盡快搜尋撲滅,不就完事了?”

  眼下辛評也沒有反對的理由,於是曹營兵士紛紛湧入內城,一邊滅火,一邊讓後軍入城。

  很快城內火勢被撲滅,近兩萬袁譚軍很快便進入了城內,此時張勳已經留下了不少糧草輜重抬走,袁譚軍兵士見了紛紛上去搶掠,場面一時間混亂不堪。

  郭圖辛評見了,連忙命人去約束兵士,讓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火源和易燃物,防止袁熙軍再次點火。

  很快,城內所有火種火源悉數被熄滅,袁譚這才放下心來,讓後續兵士入城。

  此時正面戰場之上,雙方已經打得不可開交,張勳昌豨和來援助的張遼徐晃,皆是合兵一出,輪番衝擊袁譚軍陣,給其造成了不小的死傷。

  但即便如此,袁譚軍的陣型也沒有散亂,雙方單純進行著角力消耗,雖然袁熙軍減減壓過了袁譚軍,但一時間無法確立勝勢。

  正在這時,副城內傳來一片歡呼聲,這是袁譚軍徹底撲滅火勢,佔據各門,開始和城外的兵士輪換了!

  這樣一來,袁譚軍的這兩萬人徹底發揮了作用,他們將疲憊的己方兵士迎入城中,自己則是出城頂上開始用車輪戰消耗袁熙軍的兵士!
  這樣一來戰場上由袁熙軍的三萬人壓製袁譚軍的兩萬多人,變成了袁譚軍的五萬人壓製袁熙軍的三萬人!

  此消彼長,袁熙軍的兵士傷亡速度開始增加,袁譚通過望遠鏡看到,袁熙軍似乎也發現了不對,開始發號施令,讓兵士退往主城方向。

  袁譚唯恐對方有詐,他和郭圖商量後,讓己方兵士也撤了回來,畢竟他現在佔據了一座副城,明日只要在戰場上提前擺開陣勢,另外一座副城也是唾手可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