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33章 危若累卵
  第533章 危若累卵
  先不說海外殖民地的事,遠東帝國即然派人前來交流和考察,東非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

  不過恩斯特感覺東非沒有什麽值得考察的地方,東非怎麽來的,這一點其他國家不好複製,其中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東非依然沒有擺脫殖民地本質。

  東非從始至終都沒有所謂獨立之說,就是從殖民地直接演變而來的國家,其他獨立國家,比如美國和巴西是帶著前宗主國的烙印,而東非沒有前宗主國,當然黑興根親王國不算,實際上黑興根王室遷到非洲後,所謂黑興根親王國更是進一步被削弱。

  當然,影響減弱並不意味黑興根王室放棄這份權利,反正君主身兼多少個爵位都沒有問題,黑興根親王國大小算個“侯國”級別,所以東非國王兼任黑興根親王身份也無可厚非,而且說不定就有可以用上的時候。

  就比如和德國交流時候沒有任何負擔,黑興根親王國的地位在德國非常特殊,他既是德意志邦國之一,同時還是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這一點和其他德意志邦國大為不同,就比如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邦國,而非普魯士王國一部分。

  而黑興根親王國實際上和東非王國,阿拉斯加王室領地,理論上屬於同一級別。

  都是黑興根王室,亦或者霍亨索倫家族黑興根一脈統治的國家,當然,黑興根親王國是名義統治,後兩者是實際統治。

  所以東非王國對德國,或者說普魯士來說是極為奇特的存在,國家有親疏遠別之分,而東非所處的位置就很耐人尋味。

  不過拉攏準沒錯,從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來說兩國都有關聯。

  “實際上東非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一樣,他是一個由殖民地演變而來的國家,而且依然在發生演變,並沒有最終形成,就比如我們依然存在奴隸制度這一點,而且我國國情特殊,但是對外交流是通暢的,只不過需要多一道程序,需要以德意志地區為媒介。”前來接待遠東使團的達累斯薩拉姆市文化局局長萊德爾和這些客人說道。

  萊德爾直白的介紹直接給遠東使團搞不會了,怎麽回事?我們就是過來看看,不會以為我們是來學習東非的吧!

  實際上遠東帝國使團之前確實有這個小心思,師夷長技以製夷麽!東非作為後發國家,自然也可以拿來借鑒借鑒。

  不過東非這一套其他國家是絕對玩不轉的,首先就是閉關鎖國這一點,東非還是和遠東學的呢!

  東非可以玩閉關鎖國,而遠東目前就沒有這個條件,而且東非的閉關鎖國卻可以從德意志地區汲取養分,遠東帝國只能被其他國家吸血。

  當然,被打開國門後,更方便被列強吸血了,但是也在挨打的環境裡逐漸適應和成長。

  當然,閉關鎖國未必是壞事,實際上任何時候,政策都是根據形勢而變得。

  清政府為什麽搞閉關鎖國那一套,和海外的反清分子脫不開關系,同時遠東帝國的思維模式一直被儒教束縛,偏偏儒教已經失去活力,不願意接受變革。

  儒家思想自然是可以順應時代發展的,畢竟基督教等極端宗教都可以發展出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注解,甚至出現拉美解放神學那樣的派別。

  而清代的儒家思想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沒有絲毫悔改的意思,儒家思想一直是發展變化的,但是這種發展變化自清代以後就戛然而止。
    失去創新力,那自然走上衰亡的道路,而儒家思想還不願意給新思想讓路,其地位可以說是被硬捧出來的,甚至有向宗教演變的趨勢,被稱為“儒教”,德不配位,那怨不得後來被狠狠清算。

  東非就沒有這種煩惱,直接照著前輩們的成果抄襲就完了,東非沒有形成可以和王室對抗的勢力,所以東非的發展方向就控制在恩斯特手裡。

  而恩斯特的掌控欲極強,在他看來,東非未來怎麽樣,他還管不到,在他精力還充沛的時候,就必須按照自己的心意來發展。

  “萊德爾閣下,你這就謙虛了,我聽聞你們德意志人一般比較直爽,任何國家都有可借鑒之處,所以妄自菲薄沒有必要,而且你們東非發展日新月異,這一點讓我們可是十分羨慕。”

  萊德爾可不是謙虛,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所以解釋道:“東非和美利堅合眾國一樣,我們兩個國家都是通過奴隸制度發展起來的國家,同時有大量的未開發土地,這兩點是伱們遠東所不具備的,所以我不是謙虛,而是東非真沒有值得你們參考的價值,有這功夫還不如直接到歐洲和奧斯曼考察考察。”

  這一點萊德爾可是真心建議,東非和美國是白紙上畫出來的國家,沒有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關系。

  而遠東帝國歷史悠久,國內勢力錯綜複雜,利益集團根深蒂固,他們的變革方式無非兩種,一個是自上而下割肉自保,要麽被動推倒重建。

  不是恩斯特看不起清政府,他們的刀子是不敢砍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說沒有人願意舍得付出。

  就像故事裡貪婪的猴子一樣:在一個小口的堅固瓶子裡裝了一個大的堅果或者水果,猴子把手伸進去抓,然後手就拿出不來,只要他放下堅果,就能把手拿出來,猴子死活不肯放棄,拖著大瓶子跑來跑去然後就會被活捉了。

  但是不可否認,東非這種沒有歷史底蘊的國家,極其脆弱,所以恩斯特才搞了一個閉關鎖國出來,東非如果遭受外部文化思想侵襲恐怕直接跪,這一點從其他殖民國家就能看出來。

  恩斯特的責任就是替前世的東非遮風擋雨,等東非的體量達到足以自保的時候,才能讓其自主發展。

  這就和芯片一樣,如果不換賽道的前提下,後發者想應對先發者的打壓,就必須先把國內市場保住,才能談生存。

  東非的制度有多不穩定,恩斯特是相當了解的,甚至比僵化掉的蘇聯還有可能暴斃,而在保證黑興根王室統治前提下,維持東非的穩定,至少需要五十年時間,才能通過查缺補漏,讓東非的政治體系逐步健全。

  也就是所謂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有人相信這套模式,那才能不斷為這套模式補充新鮮血液,完成自我革新。

  所以東非看似很大,實際上相當脆弱,隻依靠軍隊和武力,並不能維系政權的長治久安。

  更何況恩斯特也不是聖人,他始終要以黑興根王室利益為主,這就對東非的政治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複。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