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
  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

  “卡爾親王!歡迎來到東非。”康斯坦丁上前說道。

  “好久不見,康斯坦丁陛下,你還是那麽有精神。”

  卡爾親王給了康斯坦丁一個擁抱,而且現在對康斯坦丁的稱呼升了一級,現在康斯坦丁是國王了。

  “卡爾叔叔!”

  “哈哈,恩斯特,幾年時間不見,現在你也更加成熟了!”

  對於錫格馬林根,黑興根王室還是相當重視的,所謂苟富貴,勿相忘,以黑興根和錫格馬林根的關系亦是如此。

  “利奧波德,他還留在德國麽?”

  “是的,他依舊在德國軍隊裡擔任要職,而我這個老家夥替他探探路,這樣錫格馬林根才能保證在羅馬尼亞,德國和非洲形成三個支點。”

  黑興根王室在非洲取得的成績已經讓錫格馬林根徹底坐不住了,所以在黑興根王室的邀請下,卡爾親王親自到東非來商討錫格馬林根殖民非洲的相關事宜。

  和黑興根王室不同,因為卡爾親王的幾個兒子歲數都比較大,所以不需要像當初康斯坦丁一樣在德國為沒有什麽根基的恩斯特站台,所以這次卡爾親王直接到東非來,而繼承人利奧波德保證錫格馬林根在德國的地位和影響力。

  德國現在依然是錫格馬林根的退路,萬一非洲殖民計劃失敗,還可以退回去,而錫格馬林根殖民非洲的底氣則是羅馬尼亞。

  “我們先回王宮,讓你安頓下來,東非的氣候畢竟和德國不一樣,尤其是這個季節,所以先適應一下。”康斯坦丁對卡爾親王說道。

  目前德國還處在冬季,而在赤道附近的東非比較炎熱,所以初到東非還是要先緩一緩。

  不過非洲這種氣候對於康斯坦丁和卡爾親王這種年紀大的老人來說,是相當適合養老的,因為老人都喜歡溫暖,而東非滿足這個條件。

  就像遠東老年人喜歡到攀枝花養老,或者美國老年人從東北地區向南方遷徙一樣。

  卡爾親王和康斯坦丁父子,三人隨後乘坐馬車前往斯維特王宮,而卡爾親王也終於見識到了東非這座龐大國家的政治中心。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第一鎮市已經和我們年輕時的柏林,維也納沒有什麽區別,那個時候德意志地區人口過十萬的城市都沒有多少座,我想知道現在第一鎮市人口達到了多少?”

  “第一鎮市人口大概在十五萬左右,如果按照戶籍計算,應該是十萬出頭。”恩斯特回答了卡爾親王的問題,數據這方面還是他比較熟悉。

  “我來的時候,是從達累斯薩拉姆市上岸的,聽說達累斯薩拉姆市是東非第一大城市,不知道這個說法對不對?”

  “卡爾叔叔,如果算上新城,那一定是的,達累斯薩拉姆市有兩座城區,市區總人口大約在三十萬左右。”

  “看來這些年伱們遷徙的人口數量一定十分誇張,我都沒有看到多少黑人,我還以為至少會像美國那樣呢!”

  康斯坦丁:“老夥計,現在東非在世界上不管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來說都算是大國,所以有幾個大城市也不算誇張,至於黑人,東非數量倒是不少,不過我們和美國對待黑人的態度不一樣,所以在中央省反而不太容易看到黑人。”

  中央省的各項工程建設早就完成了,所以暫時沒有大的項目,加上中央省最早推行以畜代奴政策,所以現在中央省只能在達累斯薩拉姆奴隸市場見到比較多的黑人。
    上一次東葡戰爭留下的十多萬黑人士兵到現在還沒有銷售完畢,其中奧斯曼帝國的訂單最多,可以直接拉到前線使用,大概有五六萬,送到美國的也有個兩三萬。

  康斯坦丁的話讓卡爾親王明白了現在東非的非黑人人口數量一定不少,不然東非不可能不使用黑人。

  東非當然使用黑奴,但是黑奴現在主要集中在其他地區為東非的農業和基礎設施做貢獻,不過即便是中央省一地完成去黑奴化,那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能不能透露一下這些年你們移民到東非的人口?”

  卡爾親王還是想搞清楚這一點,不問心裡不痛快,不過東非人口數量一直以來是最高層次的國家機密,所以康斯坦丁看了一眼恩斯特,讓他來回答這個問題。

  恩斯特心領神會道:“卡爾叔叔,這方面我們沒有詳細統計,不過幾百萬規模應該是有的,可能超過七八百萬,畢竟現在東非移民時間也有十幾年了,我們近期才開始統計人口數據,所以對這方面還不是十分了解。”

  人口普查工作徹底完成還要等兩三個月時間,不過總人數早就算出來了,現在是統計地區和人口其他數據,也就是特點和細節。

  倒不是恩斯特有意瞞著卡爾親王,而是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傳出去東非人口達到三千多萬,接近三千五百多萬,恐怕有不少人睡不著覺,要是加上黑人這個數據更是直接突破到五千萬大關。

  雖然恩斯特用一個大打折扣的假數據提供給了卡爾親王,但是這個數據依然震撼到了卡爾親王。

  七八百萬放在歐洲也算中型人口國家了,畢竟人口過千萬在歐洲就算人口大國,七八百萬人口規模已經超過大部分歐洲國家。

  “你們現在已經超過了巴伐利亞?真是不可思議!”

  巴伐利亞人口應該在四百到六百萬之間,但是肯定沒有超過六百萬,所以說七八百萬確實比巴伐利亞人口多。

  “這幾年也是趕上了好時候,一個是德意志地區和歐洲的人口出生率大大提高,而前幾年又正巧趕上經濟危機,所以才讓我們抓住機會從歐洲弄到了大量人口。”

  實際數據肯定不止如此,整個經濟危機期間東非就從世界各地移民了大約六七百萬人口,值得一提的是現在1873年經濟危機依然還沒有徹底結束,不過影響已經沒有當初那麽大,現在經濟危機的中心正是英國,按照當初的傳導路徑是奧地利爆發,隨後在德國發展,美國損失最大,英國收尾。

  歐洲的經濟危機雖然大體上結束了,但是現在經濟和之前相比依然處在蕭條狀態,按照前世經驗,這種蕭條狀態恐怕會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初,也被稱為經濟慢性蕭條。

  這場長期蕭條中,最大的獲益者就是提前做好準備的東非,不僅引入了大量人口,機械設備,最大的成果就是建設完成了基礎的國防軍事工業,東非鐵路網,造船業,電力工業,鋼鐵產業和完成了大批基礎設施建設等,以及購入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東非海軍。

  值得一提的是東非大量人才引入也是通過經濟危機來完成的,歐美大量公司企業破產,給東非發展提供了契機,這也是東非電力工業等領域可以起步的原因。

  整個19世紀七十年代也是東非發展最快的十年,幾乎是把撒哈拉以南非洲,一個完全沒有工農業基礎的地區直接拉入農業社會和最初級的工業社會。

  這就不是從零跨越到一,而是直接從零跨越到二點五,即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越封建農業社會向初級工業社會過渡階段,省略了中間的奴隸製社會和封建社會。

  當然,東非也存在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原始社會其實在西部也存在,當前的東非完全可以稱為人類社會的活化石,可以充分考察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