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台
  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台
  喀布爾城北六十多公裡有一處小村莊。

  這裡聚集著一批阿富汗抵抗組織,在第二次英阿戰爭爆發之前,俄國人是阿富汗的盟友。阿富汗和沙俄結盟是去年七月份,結果同年十一月份英國就入侵了阿富汗。

  顯然俄國對英國沒有絲毫的威懾力,或者說英國對阿富汗極其重視,為了防止俄國進入印度洋,哪怕是一絲可能性也要扼殺在萌芽之中。

  這一點和前世美國一樣,所有人都知道俄羅斯的突破點,一個是中東黑海,還有一個就是印度洋。

  如果沙俄真的能在印度洋打通出海口,那沙俄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毫不誇張的說立於不敗之地,雖然現在沙俄國土面積大的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是沒有海洋,沙俄就永遠無法獲得心心戀戀的世界霸主地位。

  自從大航海時代以後,海洋幾乎等於貿易,控制海洋自然而然成為世界霸主,這種地位是前歐洲憲兵俄國,前歐陸霸主法國,可望而不可得的,所以獲得歐陸霸權也比不過英國海洋霸主的含金量,海洋霸主等同於世界霸主,這一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深有體會,當然,法國也當過幾年,但是法國從來沒有像那幾個海洋霸主那樣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海權和陸權之爭,說明陸權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但是恩斯特不認為陸權能競爭過海權,除非出現一個控制亞歐大陸的集權帝國,可能還有一絲希望。

  先不說這個帝國能不能出現,即便這個帝國出現,他的影響范圍也就是歐亞非三洲,畢竟陸地是被海洋切割的。

  而英國這種海洋霸主,就可以通過海洋乾預全世界的事務,英國的軍艦開到哪裡,哪裡就是英國人的勢力范圍。

  所以英國人如此針對沙俄也就情有可原了,要是恩斯特是英國人肯定也想把沙俄堵死在內陸,當然,恩斯特只要不是俄國人那就一定會支持把沙俄堵死在內陸。

  俄國國土本來就相當於獨佔一塊大陸,這一點只有美國,東非,遠東帝國,可以和俄國比較,要不是俄國國土大部分環境不好,那就只有擁有龐大殖民地的英國能穩壓俄國一頭。

  這次俄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盟友被英國吞並,心裡是相當不爽的,但是俄土戰爭比歷史上持續時間還長,使得俄國只能對英國人乾瞪眼。

  以至於對阿富汗的簡單支援也做不到,只能象征性往阿富汗派幾個軍事教官和少量武器,扶持阿富汗反對勢力和英國作戰。

  主要還是俄土戰爭消耗比較大,所以武器供應優先供應俄土戰場,而俄國的工業和後勤能力,能應對俄土戰爭就比較吃力了。

  所以東非提供的武器就極大緩解了阿富汗抵抗勢力的燃眉之急,雖然這些武器比較落後,但是對於阿富汗這個零工業基礎的國家來說來說相當滿意。

  所以今天滯留在阿富汗的俄國軍事教官伊利亞就驚奇的發現,阿富汗人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一批武器。

  他找到阿富汗反抗組織頭目木拉提詢問道:“你們這批武器是從哪裡搞來的?”

  對於這個支援阿富汗對抗英國的俄國人,木拉提並不反感,他對伊利亞說道:“據說是國際友人從波斯送過來的武器,不過他們並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波斯?不過伊利亞不認為波斯人有這個膽量給予阿富汗支持,畢竟英國人可不是好惹的,萬一引火燒身可就完了。

  “波斯應該不太可能,畢竟他們害怕英國怕的要死,應該沒有這個膽量,你們知道這批武器是什麽人送過來的麽?”

  “伊利亞先生,確實是一位阿拉伯富商給我們提供的讚助,據他所說這批武器很有可能是你們俄國人提供的。”

  嗯!這就讓伊利亞不敢置信:“這不可能,如果是我們俄國提供的武器,我怎麽可能不知道?而且是國內支援的話,他們的負責人總應該和我見一面,不至於通過第三方吧?”
    木拉提撓撓頭說道:“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不過那位阿拉伯富商說是俄國人,因為給他送這批裝備的領頭人就是伱們俄國人,據說還是來自聖彼得堡。”

  感覺事有蹊蹺,伊利亞有些嚴肅的問道:“會不會是有人冒充的?”

  木拉提:“應該不至於吧!那位富商也常年和你們的人做生意,所以冒充俄國人的話,他應該可以看出來。”

  “原來是這樣?難道是我多疑了?”伊利亞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時木拉提說道:“伊利亞先生,你也不必糾結這個問題,給我們提供武器的勢力,那一定是阿富汗人的朋友,最少也應該是英國人的敵人,而我們剛好缺少武器,所以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就行。”

  聽到木拉提這麽一說,伊利亞也感覺自己鑽了牛角尖,反正自己的任務是給英國搗亂,這批武器裝備剛好可以提升反抗組織的戰鬥力,頭疼的也應該是英國人。

  “木拉提先生你說的對,反正總不可能是英國人好心的給我們送裝備。”

  說到英國,伊利亞突然有些驚奇的發現,這批武器裡竟然有夾雜著不少英國的武器。

  “這是恩菲爾德?還有法國的馬提尼,這個是德國的德萊塞,還有各種型號的燧發槍。”

  這個發現引起了伊利亞極大興趣,他在武器堆裡翻翻撿撿,發現這批武器的來源還挺雜,有各國的武器裝備,不過主要以德國,英國和法國武器為主,就是俄國的極其少。

  所以伊利亞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這批武器還真有可能是阿拉伯國家提供的,畢竟來源太雜,感覺像是臨時從歐洲各國收購的二手貨拚湊出來的。二是這批武器就是俄國提供,因為這批槍械裡俄國槍支反而是最少的,這一點很可疑,難道真是國內某個勢力供給阿富汗,但是又不想暴露身份。

  第二種猜測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伊利亞更傾向於第一種,因為國內如果支援阿富汗,沒必要這麽遮遮掩掩。

  實際上這批武器是剛剛從東葡戰爭退役下來的東非黑人軍團裝備,加上一些繳獲的葡萄牙裝備,也就是英法兩國提供的武器送過來的。

  當然,東非情報部門多了個心眼,還專門給其摻雜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武器,很多國家都有份。

  “這批武器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新,對付英國人能用麽,會不會故障率太高?”

  伊利亞不再糾結武器來源,反倒對這批武器質量開始挑三揀四起來。

  不過木提拉很滿意的說道:“這對於我們來說無所謂,有了這批武器,加上我們英勇的戰士,一定可以給英國人沉重打擊。”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