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418章 學徒
  第418章 學徒
  最終設計下來,野戰炊事車分為兩個爐灶,近似正方形,一匹馬就可以拉著走,也可以由兩個人或推或拉,和普魯士的野戰炊事車有些相似但大為不同。

  (圖:普魯士版一戰)
  這種野戰炊事車經過恩斯特的魔改,配重大大減輕,同時因為只有兩個輪子,對於東非道路或者野地適應能力加強,不過因為只有兩個輪子的原因,在固定時需要兩條可收放支架。

  沒有專用烤爐和咖啡爐,實際上當前的普魯士雛形野戰炊事車也不可能配有烤爐,畢竟燒糊糊用不上,戰場要講究效率,烘培食品製作過程複雜,還有可能面臨乾淨飲用水短缺問題,面製品是需要加水揉製的。

  至於前世那種一戰軍糧評測,當個笑話看看就好,那些看著花裡胡哨的東西,軍隊根本不可能每天當飯吃,用來應急還說的過去。

  熱食才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有效保證,一直躲在戰壕裡啃著冰冷的麵包,誰受的了。

  恩斯特設計的兩個爐灶,可以配置上不同的廚具,一個是圓柱狀蒸飯桶,一個是弧形鐵鍋,還有兩塊煎板,以及兩個大號燒水壺。

  基本可以滿足陸軍需求,當然,這種野戰炊事車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不能解決冒煙的問題,可能暴露位置。

  不過野戰炊事車的主要應用還是為了方便東非陸軍的行軍問題,就比如這次111師和123師從東非到南非一路跨越了兩千多公裡,而中途作為東非本土,沒有作戰需求,所以不存在上述問題。

  而且煙囪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只不過是當前無法解決,未來改進空間很大。

  恩斯特看著自己設計的野戰炊事車,整體上是比較滿意的,這還要多感謝前世路邊小吃車給自己提供了豐富靈感。

  恩斯特:“對於軍隊,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我們除了考慮作戰需求外,還要多從軍隊生活層面考慮問題,有時候一場戰爭的非戰鬥減員可比戰爭要大的多。”

  這在東非陸軍體現的尤為明顯,東非陸軍如今沒有遇到過強敵,戰爭烈度並不高,反而是非戰鬥減員損失高於戰爭損失。

  “當然了,我不是提倡享樂主義,軍隊是用來打仗的,保家衛國的,不是來享福的,所以要做到訓練不能松懈,時常模擬艱苦的戰爭環境,至於改善士兵的生存環境,這也是必須的,二者之間並不衝突。”

  ……

  1873年1月17日。

  在恩斯特著手提升軍隊後勤保障問題的同時,東非兵工廠也迎來了新設備,為此毛瑟兄弟專程從德國趕來東非指導毛瑟步槍的生產線安裝。

  威廉·毛瑟:“1873型毛瑟步槍,也就是目前德國裝備的1871型步槍,在射程,精度相比較於德萊塞步槍都有巨大提升,目前德國陸軍也采納了我們的方案,不過國防部主要把訂單交給了一些老牌兵工廠生產,我們因為產能問題無法大量供應德國陸軍。”

  1871型毛瑟步槍,在東非因為裝備時間上的和德國存在差異,所以在東非被稱為1873型步槍。

  恩斯特:“這件事我了解,我們在德國的兵工廠只是當初普魯士將要淘汰的一個小廠,從來都不是普魯士陸軍軍火的主要客戶,能從德軍手裡拿到一些訂單,我個人認為已經足夠了。”
    黑興根財團作為德軍的供應商之一,更加集中在食品,服裝,生活用具領域,至於軍火,不說克虜伯這種德國陸軍標志性企業,就是一些中型企業也比東非強許多,這都是人情世故,人家能放任黑興根財團進入德軍供應體系就不錯了,黑興根財團也不能壞了規矩。

  當時康斯坦丁還在普魯士陸軍任職,加上霍亨索倫這個姓氏,這也是黑興根財團能夠入場的原因之一。

  恩斯特:“這次你們到東非來,剛好我也有一事相求,希望你們不要拒絕。”

  毛瑟兄弟可不敢在老板面前托大,趕忙說道:“殿下,你客氣了,沒有伱的知遇之恩,哪有我們的今天,至於要求那都是應該的,我們自然力所能及的完成。”

  恩斯特說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希望你們可以多帶帶新人,當然,我說的不是公司的內部人員,而是我在黑興根地區專門培養的學生,讓他們多給你們打打下手。”

  原來是這件事,這不就是帶學徒麽!毛瑟兄弟也是這麽過來的,不過主要是跟父親學手藝的時間更長一些,這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兄長威廉·毛瑟說道:“只要殿下,你說一聲就可以了,我們絕不會私藏。”

  恩斯特點點頭道:“那就好,他們都是年紀不大的孩子,有些人甚至德語不是很熟練,所以你們要多擔待一下。”

  恩斯特給毛瑟兄弟安排的學徒,就是黑興根學校裡的學生,也不多,就五個人,不過恩斯特認為五個足夠多了,其中兩個來自遠東。

  目前,恩斯特培養的學生,進入德意志地區大學學習的沒有幾個,還都是天賦異稟的天才,不要說大學,就是德意志地區的中學,現在人都很難進,除非砸錢,恩斯特可不當這個冤大頭,那不是一筆小數目,恩斯特自己在黑興根設立的中學,實際教育質量就不能和德國其他中學相比較,因為目前中學也屬於精英教育。

  拋開大學,能學到頂級知識的,就是跟著毛瑟兄弟這樣的武器研發專家當學徒了。學徒製現在在歐洲很普遍,所以恩斯特提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最主要的是能讓學生學到東西。

  毛瑟兄弟也是中學學歷,不過這並不是他們能成為武器研發專家的主要原因,更多的還是受家世影響。

  所以恩斯特給毛瑟兄弟配備的助手也是黑興根中學的學生,所以學習上不會有太大障礙,主要還是積累經驗,學習設計思路。

  能不能成功不好說,但是萬一成了,東非可就賺大了,不成也能在東非兵工廠擔任專業技術人員。

  恩斯特接著說道:“在工作領域,德國的環境肯定更好,不過東非也不算差,尤其是東非陸軍,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些槍械武器的數據,也能給你們提供豐富的一手資料,德國位於寒溫帶之間,而東非則地處亞、熱帶之間,豐富的應用場景,這對於武器研發大有裨益,所以你們可以多來東非走動走動。”

  威廉·毛瑟:“殿下,您放心,在槍械研發上,我們肯定也會多考慮東非因素。”

  雙方都保持默契,沒有提常駐東非這件事,東非的環境是個大問題,並不能吸引高端人才入駐,這個環境更多指的是綜合環境,東非開發程度不高,尤其是更宜居的內陸地區,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恩斯特可不敢讓他們在沿海多待,達累斯薩拉姆雖然在熱帶屬於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可氣候上多少有些炎熱,和德國相比要差不少,東非的內陸氣候上則要強於德國,但是基礎設施又跟不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