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243章 70式
  第243章 70式

  1870年6月17日(半個月前)。

  “哐砌,哐砌……”

  悶熱的鍋爐房裡,工人赤膊上身,開始往鍋爐中添煤,隨著溫度持續升高,機輪帶著巨大的曲軸開始運作,發出刺耳的噪聲。

  壓力表的指針飛速上升,最後穩定在合理區間內,蒸汽機源源不斷的將動力輸送到整個工廠內。

  隨著履帶和轉軸,一台台蒸汽機帶動著一千五百多台機器飛速運作。

  膠州紡織廠,黑興根日用品公司唯二的紡織工廠,和柏林紡織廠不同,這裡全套英國進口紡織機。

  柏林紡織廠即黑興根紡織廠,是在柏林收購後的紡織企業改建的,所以用的是普魯士自主製造的裝備,規模也不大,機器數量才百十台左右,在膠州紡織廠建設完成以前,一直是東非最大“普魯士”軍服生產商。

  在東非殖民地時期,普魯士軍服不僅是軍服,同時是民用服裝,男女老少,除非是歐洲移民,基本上都只有普魯士軍隊作為服飾。

  現在東非王國建立了,自然不能再這麽搞下去,不然真的成“普軍”王國了。

  而且最近恩斯特為普法戰爭做準備,開始生產普軍製式軍服,準備囤積一批給普魯士軍隊供貨,所以柏林紡織廠乾脆放棄東非業務,直接在德意志地區就把成品銷售出去。

  而遠東的膠州紡織廠開始代替其運作,膠州紡織廠是原先三個小廠重新整合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為了配套相關基礎設施,就比如膠州廠屬的私人消防局以及員工家屬樓,廠內到碼頭道路,廠屬發電廠(主要提供照明電力),廠屬修理廠等。

  為什麽用紡織機用英國設備,理由也很簡單,性價比高,英國是世界第一紡織大國,相關技術方面積累確實比普魯士高的多,機器故障率低,而機器故障在歐洲還好說,維修人員和零件替換都方便,在遠東確是致命的,不提前囤積一堆零件,機器就敢一直罷工到零件從歐洲運過來為止,同時技術人員也是高薪聘請的專業人士。

  膠州紡織廠大約有7000多名工人,產量高達70萬匹布,除了供應東非外剩下主要在整個東亞地區銷售。

  在此地建廠的好處也很明顯,除了港口條件優良外,勞動力充足才是主要原因,還有就是工資支出低,原料也不缺少,同時靠近市場(遠東,朝鮮,日本)。

  ……

  膠州紡織廠隔壁膠州服裝廠。膠州服裝廠同紡織廠其實是相連的,共用廠區的基礎設施。

  “這是什麽衣服?長的可真奇怪!”

  “這是西洋人穿的洋服,”

  “這個我見過,他們叫西裝,一般只有西洋人裡的那些大官才能穿,你看咱們廠,只有廠長和技師才穿。”

  “不過旁邊這個東西我確實沒見過,但是和廠衛穿的有些像,不過瞧著比他們的好看,你看這帽子上面還有條……這是啥東西?”本來想說狗,看著又不像。

  “我看著有點像大戶人家門口的石獅子。”

  “不會吧!長的一點也不像,這東西頭上帶著東西呢,還有這玩意是站著的,那石獅子我見過,長的都可好看,而且是蹲著的,這玩意兩條前腿都扒拉在前面,顏色看著一點也不喜慶。”

  “管他是什麽呢!反正又不是咱們穿的。”

  眼前,製出的成品就是東非自主設計的70式軍服(1870),帶有濃厚的歐洲風格,至於帽子上被討論的動物,實際上是帽徽,黑興根王室紋章上的那頭獅子,腦袋上自然是王冠,這種獅子在歐洲太常見,許多貴族家族和王國都有這個元素和雙頭鷹一樣。

  70式軍服,共有兩款,草原以及沙漠型,唯一區別就是顏色不一樣,草原型,顏色為淺藍色,沙漠型為棕黃色。

  帽子的變動最大,德意志諸國以及歐洲的軍帽長的和筒子一樣或者是大簷帽,東非軍帽則結合了兩種帽子的特點,和大簷帽不同的是他沒有那麽誇張的冒頂,而是和奧匈帝國的圓筒帽相似,但是沒有那麽規整,而是比較松散,同時由上到下,正面看接近一個梯形。

  東非軍帽上正中央配有盾牌型帽徽,和國旗上一樣,顏色為黑紅黃三種配色,黃銅製成。

  除了節省布料外,這個帽子側重於遮陽,可以更好的防止陽光影響視線。
    軍服上衣,和歐洲差別不大,有五個口袋,除了外面四個大兜外,裡面還有一個內兜。其搭配的還有一條腰帶,但是生產在東非本土的坦噶市,材料為帆布,同時這次腰帶增加了許多為以後掛件預留的孔洞。

  軍服褲子,形製同歐洲沒有任何區別,沒有改動必要。

  東非設計的軍服,看起來和以前的普魯士軍服整體上變動不大,這倒不是抄襲普魯士,而是整個德意志差不多都是這樣,就比如奧匈帝國,巴伐利亞,包括以前獨立時代的黑興根,形製都差不多。

  膠州服裝廠,除了生產西裝和軍服外,兼顧生產工作服和婦女服裝,現在東非力求改變原來普魯士軍服大行其道的局面。

  當然,大規模生產,款式肯定非常少,總共就四種可以供東非普通人選擇,用黑興根銀行的代金券可以從專營店購買。

  這次東非要擴軍十萬,所以生產了大批軍服,全部為70式軍服,後續幾年,東非會用70式軍服逐步替換已經裝備普魯士軍服部隊的服飾。

  ……

  黑興根。

  “利奧波德堂兄,我的這些人未來幾個月就交給你了,伱可以幫我好好看管。”恩斯特對著回來整編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利奧波德說到。

  “放心好了,我不會給他們布置嚴酷任務的,讓他們搞後勤怎麽樣?”利奧波德明目張膽的說道。

  “那倒不用,我之所以把這些學員選擇交給你,是為了讓他們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你也知道這裡有許多人來自遠東,要是放在其他將領手裡,恐怕只會拿來當炮灰。這些可都是經過長時間正規軍事訓練的優質兵源,未來他們大部分都會被我帶到東非去,我也是想趁這次戰爭對他們進行歷練,你就把他們當成自己手下的普通部隊就行了,只要不和其他部隊區別對待就行。”恩斯特說道。

  “原來你說的是這樣,不過你這樣要求的話,我可不能隨便答應了,我要先看看他們的軍事水平怎麽樣,未來戰場才能根據他們的水平布置任務。”利奧波德坦言道。

  “沒有問題,他們雖然沒上過戰場,但是軍事訓練和演習可從來沒有拉下過,而且德語水平都不錯,可以正常交流,同時都具備書寫能力,也熟悉普魯士軍隊的各項軍事條例和號令。”恩斯特自信的說道。

  “空口無憑,讓他們先集合,我看看成色怎麽樣。”利奧波德說道。

  很快整個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被緊急召集了起來,總共2247人(三年級),他們按照方隊整齊劃一的在操場上集合完畢。

  “從反應速度,集結速度上來看確實不錯!就是比一般王國軍隊做的都好,可以和一些精銳相比,就是不知道實現能力怎麽樣?”利奧波德點評道。

  “這好辦,我在黑興根西部有一個軍事演習場,我們今天可以組織一次演習讓你作為參考。”

  “那太好了?不過你玩的也太大了吧!連演習場所都有?”

  ……

  傍晚,演習結束。

  利奧波德滿意的說道:“非常不錯,這批學員組織能力和對槍械的應用都很強,體能也是頂尖的,光從演習過程看,沒有任何問題,我有一種感覺,只要在戰場上洗禮過後,他們絕對可以和普魯士的精銳部隊相比。”

  “所以,你可要好鋼使在刀刃上,好好帶著他們建功立業,這可是我多年培養出來的心血。”

  “放心好了,本來我以為恩斯特你指定我帶隊是想走後門,讓我照顧他們,現在看來是我誤會你了。”

  “也談不上誤會,本來這就算走後門,不然那隻部隊剛成立就能讓未來的普魯士元帥帶領,哈哈哈!”恩斯特調侃道。

  “會有那麽一天的。”利奧波德說道,父親能做到總司令的位置,自己也不會太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