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225章 東非王國
  第225章 東非王國
  1870年5月13日。

  期維特宮,明亮的燈光下,康斯坦丁國王進行了簡單的國王加冕儀式後,在唯二大貴族海軍總司令斐迪南,東非陸海軍軍官,東非中央政府官員的見證下,正式宣告東非王國的建立。

  這次儀式程序很簡單,歐洲君主加冕儀式有著濃厚的宗教文化影響,這一點在東非沒有,東非作為一個非洲國家,並不需要按照歐洲的那一套來搞這次儀式。

  沒有神職人員參與加冕儀式,等於東非從建國這一刻開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世俗國家。

  至於教會,兩個月後意大利薩伏依王朝會讓羅馬教皇知道什麽叫做幾個師的重要性。

  宗教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好使了,尤其是東非,各種信仰甚至無神論者匯集在一起,信徒一看,尼瑪,異教徒和無神論者都過得好好的,自己還信個什麽勁?或許信徒依然有,虔誠度就要打個問號了。

  加冕的儀式道具,是原黑興根親王國的王冠,手杖和國王袍子。

  由康斯坦丁國王親自為自己戴上王冠,加冕儀式的音樂用的是德意志傳統民樂。

  皇冠和手杖經過了一些細節上的修改,使用了大量珠寶和黃金,東非藍寶石(坦桑石),鑽石等東非特色珠寶。

  東非王國國旗也設計完畢,如果不是黑興根王室紋章(圖),看起來簡直就是北德意志聯邦國旗的翻版。

  (圖)

  東非王國國旗,沒有采用原黑興根親王國國旗,那隻鷹旗主要是和薩克森-邁寧根公國撞臉了,兩面旗幟長的完全一樣。

  (圖)

  東非王國國旗沒有什麽特殊含義,黑白紅三色條源於家族紋章,同時國旗上家族紋章被去掉了鹿的元素,讓其看起來更加簡約和霸氣,也寓意著東非王國同霍亨索倫—黑興根家族家國一體的思想。

  最後,儀式以檢閱東非王家近衛軍收尾結束。倒不是不想搞得轟轟烈烈,而是東非的條件不允許,就是搞慶典儀式,也聚不到一起多少人,只能給民眾放幾天假,各地自發組織活動了。

  ……

  5月20日,東非王國外交使團,直接從黑興根財團中剝離出來,前往各國開始辦公。

  5月25日,這一天。

  歐洲,各大報紙開始刊登東非王國成立的這件事。

  按照之前的計劃,奧匈帝國政府第一個宣布承認東非王國,然後是普魯士,瑞典,羅馬尼亞,沙俄政府發表聲明。

  緊接著德意志地區的巴伐利亞等邦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希臘等國家也發表了承認東非王國合法性的聲明。

  最後,還在法國待著的阿方索十二世也代表西班牙宣布承認東非王國,以至於當前西班牙政府很尷尬!
  ……

  法國,愛麗舍宮。

  法國外交部門將今天東非王國遞交的國書送到了拿破侖三世面前。

  “這是什麽?”

  “陛下,這是一個新國家的國書。”

  “新國家?我怎麽不知道歐洲最近有這樣的變動?”

  “是這樣的陛下,這個國家不是歐洲,而是非洲國家。”

  “非洲國家!那裡不全是土著麽?你們外交部已經閑的沒事做了?”

  “呃,陛下,這個非洲國家還是和歐洲有些聯系的。”

  “難道埃及出事了?”

  拿破侖三世第一時間想到了蘇伊士運河和英國人。

  “並不是這樣的陛下,是霍亨索倫家族在東非建立了一個新國家,他們自稱東非王國。”

  “霍亨索倫家族,東非,我想起來了是不是南德意志地區的黑興根親王國的那一系。”

  “是的,陛下。”

  “我就知道,東非王國,真有意思!”
    “陛下,我們接下來怎麽做?”

  “他們派使團了麽!”

  “正在旅社。”

  “讓他們來見見我吧!”

  ……

  英國。

  時任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拉斯頓在接到歐洲傳來的消息後直呼上當。

  “混蛋,我們都被騙了,這個所謂東非殖民地根本就不是普魯士自己搞的殖民地,而是奧匈帝國在背後支持。”

  “首相先生,這也不算欺騙,畢竟東非殖民地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普魯士的下屬勢力,當初我們只是讓霍亨索倫這個姓氏給誤導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奧匈帝國對海外殖民地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倒不至於,首相先生,只能說這個所謂東非王國故意向奧匈帝國靠攏,我們的情報顯示,兩國王室早早就聯姻了,這可能才是最主要原因,而且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大公,也就是東非王國王儲恩斯特的嶽父就在東非。”

  “這樣也好,只要不是奧匈帝國鼓動出來的一個王國,那還是可以接受的。”

  “首相先生,實際上,這個東非王國建國套路和當初東印度公司佔領印度比較類似,也是由德意志的黑興根財團發起,據我們所知其背後的主人就是黑興根王室,所以這種事兒都是黑興根王室蓄謀已久的事,和其他國家的關系反而不大。”

  “也就是說,康斯坦丁親手策劃了這件事?就是為了去非洲當個酋長?”

  “呃,首相先生,我想很可能就是這樣,我們的情報人是這麽分析的,黑興根親王國被普魯士吞並後,這個康斯坦丁親王一直心懷不滿,畢竟從一個主權國家淪為了傀儡,自然不甘心,尤其是同樣被吞並的命運,隔壁卡爾親王在普魯士一直做到首相,加劇了康斯坦丁親王心中的不平衡,為了擺脫普魯士王國,所以康斯坦丁決定出走海外,所以他策劃了十幾年,同時為了報復普魯士,他選擇關系不太近的奧匈帝國做為盟友,之前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聯姻也在他的算計之內,同時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讓他和奧地利皇室的關系更加密切……”

  不愧是大英的情報部門,憑借稀疏的情報,硬生生腦補出一場狗血劇情。

  “好了,我不是……”威廉·尤爾特·格拉斯頓正想說些什麽。

  突然一個官員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附耳在威廉·尤爾特·格拉斯頓說了些話。

  “什麽?消息確定了麽?”

  “是的,首相,愛爾蘭當地已經出現暴動。”

  “好了,我知道了,我馬上過去處理這件事。”

  眼見首相要離開,外交大臣急忙問道:“首相先生,發生了什麽事?”

  “是愛爾蘭人。”

  外交大臣立刻明白了。

  “那這個東非王國的怎麽處理。”

  “現在來不及管他了,你們照著其他國家的聲明複製一份,就發出去吧!”

  說完,首相就離開了。

  1870年5月25日,歐洲的列強奧俄英法陸續承認東非王國成立的合法性,隨後其他歐洲國家紛紛跟進。一夜之間,大多數歐洲人都知道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而恩斯特選擇5月25日這一天,在歐洲宣布東非王國成立,才是真的蓄謀已久,在普法戰爭之前,成立東非王國,這樣法國政府即便不承認東非王國合法性,後面也可以和法國新政府談。

  同時5月25日,這一天英國爆發了愛爾蘭自治運動,可以轉移英國人的注意力。

  但是,結果還是好的,英法兩國沒有為難東非王國這個新生國家,現在歐洲除了個別小國,大多承認東非王國存在。

  而個別小國裡只有梵蒂岡稍有影響力,教皇對康斯坦丁的行為很不滿,在歐洲搞這麽大聲勢,結果教會什麽都不知道,那他的加冕儀式是怎麽完成的?黑興根親王國所處的南德意志,可是天主教區。

  最可恨的是,這個東非王國在許多國家派出了使節,連意大利都有,結果硬是沒有一個人來羅馬(教皇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