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
  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
  除了姆特瓦拉港,其他港口自然也裝備了炮台,而且受到地理和歷史因素的影響,其他東非港口的炮台都比姆特瓦拉規格要高的多。

  根據每個港口的重要性不同,其岸防炮的數量也不同。

  其中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港是東非的重中之重,建港歷史悠久,自然條件最優,位居東非港口等級的第一梯隊。

  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港安排的炮台安置炮位,分別初步定在八門。

  而坦噶港和巴加莫約港也是重點經略的兩個港口,連接這達累斯薩拉姆到蒙巴薩之間的海域,位居第二梯隊。

  坦噶港和巴加莫約港,預留安置炮位各為六門。

  姆特瓦拉港,不僅規模小,戰略位置也不如前者們突出,所以只能排在第三梯隊,未來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新建的港口估計會和姆特瓦拉港同屬一個級別。

  但姆特瓦拉港的安置炮位也達到了四個。

  除了這幾個港口外,一些從桑給巴爾蘇丹國手中搶奪過來的島嶼也是防禦的重點,最典型的就是奔巴島和馬菲亞島,這兩個島嶼是東非沿岸面積僅次於桑給巴爾島的兩個島嶼。

  其中奔巴島更是曾經桑給巴爾蘇丹國重要的國土組成部分。馬菲亞島也適合人類定居。

  兩島都對東非沿岸起到了拱衛作用,如果加上桑給巴爾島,就形成了一串島鏈,只不過這個島鏈距離東非海岸比較近,不容易被海外勢力控制。

  就比如說有人想利用這串島鏈封鎖東非海岸是不可能的,首先這三個島只能覆蓋坦桑尼亞北部的沿海地帶,其次東面茫茫印度洋,敵對勢力並不好給此島鏈補充補給和武器。

  像東亞的島鏈中的琉球群島,其距離美國雖然比較遠,但是大陸距離其也不近,而美國依托日本和菲律賓等國就能對這個島鏈封鎖控制。

  而東非沿海的這個“島鏈”,不誇張的說,從東非大陸沿海出發,用獨木舟都有可能登陸。

  即便如此,奔巴島和馬菲亞島的戰略地位還是很突出的,而且奔巴島的經濟價值也極具潛力,適合人口定居,前世奔巴島就居住了二十多萬人,島上城市和港口應有盡有,而且適合農業種植。

  而馬菲亞島地位大約在坦噶港和姆特瓦拉港之間,馬菲亞島前世是坦桑尼亞重要的旅遊勝地,常住人口兩萬左右。

  所以這兩個島嶼,東非殖民地是不會放棄的,為了保證這兩個島嶼的開發,同時保障東非海岸的戰略安全,奔巴島預留了六個炮位,而馬菲亞島預留了兩個炮位。

  這樣東非近海防禦體系就有了一個大致的雛形,大口徑岸防火炮共計四十門。

  四十門不算多,但東非目前的港口規模也不算大,所以二者匹配還算合理,尤其是防禦大型船隻,綽綽有余。

  這當然只是第一步,當前東非殖民地沒有能力繼續提升其防禦能力,只能等到未來再增加大口徑火炮數量。

  不過小口徑火炮可以陸續安排上,畢竟大口徑火炮光是彈藥的價格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費的起的。

  而海上的敵人,如果先派小船隻探路和攻擊,用大口徑岸防火炮攻擊的成本就受不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小口徑火炮登場了。

  大口徑岸防炮的優勢是覆蓋海域設計參數都是固定的,提前校準過,所以命中率會高很多,但成本比較高,適合對付大體積的船隻。

  而小口徑火炮,相對成本低,可移動,靈活性高,對小目標有很好的優勢。

  目前東非殖民地還沒有配備小口徑火炮,這是因為位於的裡雅斯特的黑興根兵工廠還沒有投產。

  大口徑火炮的研發難度是比較高的,以黑興根兵工廠的實力,目前來說,研發大口徑火炮還為時尚早。

  畢竟不能還沒有學會走,就先學會跑,所以從小口徑火炮生產開始積累經驗是很重要的。

  而且小口徑火炮應用場景廣,運輸便利,成本低,非常適合規模不大的黑興根兵工廠生產。

  而東非殖民地就是黑興根兵工廠的自留地,其生產的火炮,後續會源源不斷的裝備東非殖民地軍隊。

  東非殖民地目前面對最多的就是土著勢力,說實話步槍就足夠用了,殺雞焉用牛刀,但是恩斯特就是喜歡那種火力充足的感覺。

  而且葡萄牙也是潛在的敵人,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開發歷史久,手裡肯定有些真家夥,不能掉以輕心。

  而的裡雅斯特分黑興根兵工廠未來投產後,最優先供應的就是東非殖民地近海防禦體系和東非與葡萄牙人勢力邊境這兩個系統。

  說會近海防禦體系,其施工都是邀請奧地利海軍的專業人士親自設計,上一次利薩海戰,奧地利海軍實際上就是防禦的一方,所以這方面經驗豐富。

  而且戰後,奧匈帝國加強了近海防禦,其退役的艦炮和東非一樣也被布置在亞得裡亞海重要戰略位置。

  所以恩斯特也算是撿了便宜,可以抄現成的,除了小口徑火炮數量不到位(桑給巴爾蘇丹國留下的二手貨),其他方面和奧匈帝國如出一轍。

  比如炮台修築更厚實的鋼筋混凝土防護,其結構和奧匈帝國一模一樣,連岸防炮都是出一家。

  所以東非沿海的近海防禦系統等於是將奧匈帝國在亞得裡亞海的防禦體系複製了過來,在這個時代屬於一流水準。

  只要後續,小口徑火炮的數量達到了,整個東非海岸就是個誰也咬不動的鐵王八,除非不計成本的進攻,不是恩斯特瞧不起其他國家的實力,也就歐美海軍有能力攻破建成後的東非近海防禦系統。

  可各國海軍又不是傻子,誰會開著鐵甲艦到東非來打這個鐵王八,船費都不夠賠的。

  也就葡萄牙有實力和動機,海陸並進攻擊東非,所以東非殖民地單門加強了南方的軍事存在,南方是東非的陸上防線,東部是近海防禦系統,這兩個體系一看就知道是用來防范誰的。

  而其他方向都是東非殖民地主動進攻,不需要防禦,比如西南方向,姆貝亞通往讚比亞和津巴布韋,正西方是坦噶尼喀湖作為天然屏障,正北都是土著勢力。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