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93章 姆特瓦拉
  第93章 姆特瓦拉
  姆特瓦拉位於米金達尼灣的東岸,這裡是坦桑尼亞南部的天然的深水港灣。

  作為新行政區劃改製後的第一關,姆特瓦拉港的建設被放在了第一位。

  其建設工作由羅恩羅達政府和從上濱海區的工作人員共同完成。

  初步建設的規模,建成後大約可以停靠兩艘船隻,這樣也足夠了,從歐洲到達的船隊,可以在這裡分流。

  兩艘船一次就可以將奧匈的移民,分配幾百人,加上從遠東到來的移民,日積月累足以滿足下濱海區和東馬拉維湖區的人口需求了。

  在恩斯特思考和複盤巴拉圭戰爭的時候,他內心其實也滋生了一種擔憂。

  細數巴拉圭戰爭的悲劇,表面上是巴拉圭領導人洛佩斯渴望成為巴拉圭的拿破侖,用先進的軍隊,維護巴拉圭自身的利益(巴拉圭和鄰國的領土糾紛以及自主權),最終招致三國圍毆。

  實際上巴拉圭戰爭背後有英國人的影子,受到美國南北戰爭影響,英國失去了其北美的農業市場,於是它力求通過向南美洲進行貿易擴張和經濟擴張,來彌補它在北美受到的損失。

  從1857年起,英國根據同阿根廷聯邦政府和巴西政府達成的協議,開始在這些國家內建設聯系最重要的農業區和港口的鐵路。

  與此同時,英國希望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完全自由通航,並希望同阿根廷內地各省和巴拉主進行無稅貿易。

  巴拉圭對此堅決反對。可是由於巴拉那河從布宜諾斯艾利斯經過巴拉圭可以通向巴西南端的富庶地區,所以英國無論如何也要粉碎巴拉圭的反抗。

  另外,英國希望通過在戰爭中資助巴西和阿根廷,“摧毀這兩個國家獨立的幼苗,從而逐漸把它們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以取得在南美的穩固陣地。在戰爭爆發前,英國竭力燃起戰火。

  英國佬在南美洲打出的劇本,和它在歐陸上玩的大陸均勢如出一轍,都是靠挑動區域內國家的矛盾,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作為英國的傳統藝能,不得不防,前世英國在非洲實際用過類似的手段。

  比如布爾人和祖魯王國之間的矛盾,摩洛哥中德法的爭端。

  這些倒和恩斯特沒啥關系,因為前世英國人解決德屬東非問題是親自下場的。

  前世英國在非洲推出過雄心勃勃的二C計劃,即將英國在非洲殖民地從非洲最南端的開普敦一直延伸到北非的埃及。

  那時候,英國完成這個計劃最大的阻礙就是橫在南部非洲前面的德國殖民地,統一後的德國先後在非洲開辟了德屬東非和德屬西南非洲(納米比亞)。

  這兩塊殖民地正好牽製住了英國的南非殖民地,一東一西互為犄角。

  而英國人想把整個英國非洲殖民連接起來,就繞不開德屬東非,畢竟德屬東非西邊是剛果雨林。

  熱帶雨林也被稱為綠色荒漠,開發難度可想而知,一個汛期,就能讓英國人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力量,(參考亞馬孫雨林視頻),即使二十一世紀熱帶雨林也是極其難以開發的。

  前世德屬東非,那是完全背靠德國,還有些還手之力。

  而現在恩斯特的東非殖民地和德國關系並不密切,畢竟德屬東非是德國政府直接管理的海外領土,而這個時空東非殖民地只是黑興根王室的私人領地罷了。

  前世德國尚且在一戰中無法顧及自己的海外領土和殖民地,遑論拚命給恩斯特的東非殖民地保駕護航。

  而且東非殖民地未來是不能和德國綁定的,不然和前世一樣,德國戰敗,豈不是也要把東非殖民地割給英國和葡萄牙等國家。

  所以恩斯特是不可能一直站在德國這條船上的,東非未來還是獨立自主些比較好。

  當然,想要獨立自主,就必須自己立的住,把自己武裝起來,不然誰拿東非殖民地當回事。

  萬一這一世,英國繼續推動兩C計劃呢!到時恩斯特就算求助德國也未必會有效果。

  畢竟大國之間都是可以妥協的,尤其是慷他人之慨,德國政府的利益和恩斯特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他們就有可能拿東非殖民地和英國換取其他地區的利益。

  這是有歷史依據的,前世德法兩國爭奪摩洛哥,開始德國對摩洛哥的支持者許諾也很好,最後受英國人和法國人聯合壓迫,德國還是放棄了摩洛哥,而英法兩國則將喀麥隆作為補償送給德國。

  所以讓恩斯特死心塌地的和未來的德國政府一條路走到黑,那是不可能的,恩斯特積極的和奧匈帝國皇室交流也有這方面原因。

  多個朋友多條路,要不是當年自己爺爺給了拿破侖來了個背刺,現在恩斯特都想去和拿三政府攀攀關系。

  至於英國,未來大概率是東非殖民的潛在敵人,恩斯特也懶得熱戀貼冷屁股。

  最主要的是自家和英國扯不上什麽關系,自己已故母親好歹是法國人,外公在法國也有些影響力,有些門生故吏。

  恩斯特想和英國人對話都沒有聯系人,也就普魯士王室和北德意志地區一些國家和英國有聯系,歷史上經常結盟。

  恩斯特家主要活動在南德意志地區,在投靠普魯士之前,一直是和奧地利和法國混的,最次的時候也是在巴伐利亞手下過日子(神羅時期)。

  所以人脈關系主要在歐洲大陸,而英國人也很難干涉到南德意志地區的事務,沒有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那樣的體量,英國政府正眼都不看你一眼。

  不過黑興根王室現在還是可以扯上霍亨索倫家族大旗的,現在霍亨索倫家族統治下的普魯士,加上羅馬尼亞,在歐洲還是相當有排面的。

  黑興根王室在其他國家也有些人脈,比如瑞典,俄羅斯,聯姻的奧地利。這些都是恩斯特可以爭取到在歐洲的輿論力量。

  未來和這麽多歐洲國家搞好關系,總比吊死在德國一棵樹上強,當然在一戰爆發前,東非殖民地都是德國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德國政府和恩斯特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普魯士王室和自家的利益可是一致的,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員,能拉一手就拉一手。

  說來說去,未來東非殖民地如果受到英國人的威脅,主要還是靠自身的力量,指望別人都具有不確定性。

  而姆特瓦拉港的建立,就是為了加強東非在南部邊境上的力量,後續大量的武器和物資都可以通過這個港口,運輸到下濱海區和東馬拉維湖區囤積起來。

  眾所周知,英國和葡萄牙兩國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前世就是兩國攜手作掉了德屬東非和德屬西南非洲。

  所以葡萄牙人不得不防,而且兩個殖民地已經接壤,後續向津巴布韋和讚比亞方向少不了和葡萄牙人發生衝突。

  先將東非殖民地南部武裝起來,總歸有些安全,至於北部,現在西北八國已經處在半死不活的狀態,就等瘟疫結束,東非殖民地大軍直接過去接受就行了。

  而東北方向,玩家還不成氣候,除了一些部落,最強的就是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奧斯曼帝國。

  但東非殖民地和這兩個國家之間實際上是不接壤的,被一些小教國家和土著勢力分開。

  而且奧斯曼帝國瘦死駱駝比馬大,很好的緩衝了西方國家對非洲開發的速度。

  從巴爾乾半島一直延伸到阿爾及利亞,廣大的土地都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

  奧斯曼帝國自身受到被西方國家牽製,國內局勢比較動蕩,無力擴張,這就更好給東非殖民地前期發展打掩護。

  半死不活的奧斯曼帝國是東非殖民地真正的朋友,即可以阻擋西方勢力對非洲的關注,又對東非殖民地造不成威脅。

  至於阿比西尼亞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