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262章 英俄態度
  第262章 英俄態度
  奧匈帝國大使的話成功激怒了意大利王國的一眾高層,尤其是撒丁王室,因為他完全否定了意大利王國存在的合法性。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上千年的歷史意大利地區都處於分裂狀態,其地域除了教皇國,大多數時間都被法國,西班牙,神羅等國家統治,比如科西嘉島屬於意大利地區,但是法國領土。

  拿破侖橫空出世,喚醒了德意志地區民族意識的覺醒,同時也塑造了意大利地區的民族意識,本質上是當地封建貴族間的抱團取暖,因為當時拿破侖統治下的法國屬於相對進步力量。

  所以奧匈帝國大使的話猶如熱鍋澆油,本來就關系惡劣的兩國徹底陷入不死不休的狀態。

  “克裡斯蒂安閣下,你要為你說的話負責?意大利王國絕對不會接受貴國的羞辱。”艾瑪紐爾二世開口道。

  “當然,我的意思就是帝國的意思,除非意大利王國承諾永遠放棄圖謀教宗國獨立自主的權力,不然我們奧匈帝國是不會坐視不管的。”克裡斯蒂安回應道。

  “很好!我們意大利王國絕不妥協,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意大利民族統一的決心。”

  “拭目以待!”

  話不投機半句多,雙方不歡而散,意大利王國立刻著手準備應對奧匈帝國干涉的戰略部署,同時意大利緊急向英國大使館求救。

  佛羅倫薩,英國大使館。

  “約翰遜大使,這次你們一定要幫助意大利,如果意大利遭到了奧匈帝國的侵略,歐洲格局動蕩對貴國而言絕對不是好事。”意大利外交大臣朱塞佩說道。

  約翰遜卻對這件事很糾結,他對朱塞佩說道:“如果貴國放棄對教宗國的統一要求,我們英國可以擔保奧匈帝國不敢入侵意大利。”

  一個教宗國而已,在約翰遜看來意大利完全用不著在這件事上同奧匈帝國翻臉,現在不是意大利統一的好時機,雖然英國本身是支持意大利統一的,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普法戰爭正在繼續,而且目前看來普法兩國勢均力敵,法國人並不是像戰前吹噓的那樣戰無不勝,普魯士實力也讓人驚訝。

  英國為了大陸秩序的平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普法兩國身上,而不是意大利這個次要地區,而且奧地利帝國這些年被打擊的不輕,東邊的沙俄在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下卻緩過來了,所以英國也不太希望奧匈帝國被繼續削弱。

  “我們現在因為普法兩國之間戰爭的原因,沒有辦法分散精力支持意大利,所以貴國還是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同奧匈帝國發生衝突的好。”

  約翰遜的話在朱塞佩看來是不能接受的,意大利對羅馬的期盼,那是無法言語的,沒有羅馬的意大利是不完整的,就如同失去巴黎的法國一樣,讓意大利民族主義者無法接受。

  “難道貴國要坐視神羅再現麽!”朱塞佩質問道。

  “當然不會,但是如我所言我國現在沒有精力也沒有預案對奧匈帝國進行干涉,所以我再次代表英國向伱們鄭重警告,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約翰遜嚴肅的說道,至於所謂神羅再現,純屬無稽之談。

  如果奧匈帝國真的有能力讓神羅再現,那英國自然會極力打壓,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從奧地利帝國變成奧匈帝國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注定了奧地利失去了對德意志地區的主導權。

  普魯士領導的小德意志倒是可能實現,英國也樂於如此,大德意志已經成為幻影,除非普奧兩國不計前嫌聯合起來,但是那怎麽可能,一山不容二虎,何況奧匈帝國內部還有一個匈牙利王國。
    朱塞佩失望而歸,不過沒有拉到英國人的支持,意大利王國決定自己行動,畢竟這次不拿下教宗國,未來可能真就沒機會了,教宗國的地理位置正處意大利南北中心,是意大利王國絕對不能放棄的地方。

  八月二十三日,眼見教宗國無視意大利王國的要求,意大利正式對教宗國宣戰,隨即奧匈帝國同教宗國也對意大利宣戰。

  瞬間,歐陸上輿論沸騰起來,普法戰爭的瓜還沒吃完,奧匈帝國同意大利又打起來了,這可真是刺激。

  最懵逼的還是俄國人,亞歷山大二世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歐洲局勢變動。

  “奧匈帝國為什麽突然向意大利宣戰了?他們的部隊不是在東面提防我們和普魯士麽!”亞歷山大二世不解的向部下詢問道。

  外交大臣說道:“這件事本質上是奧匈帝國不能容忍意大利徹底統一,意大利統一會極大威脅到奧匈帝國的安全問題,所以兩國之間矛盾不可調和。”

  陸軍大臣也開口道:“我們並沒有發現奧匈帝國邊境地區存在大規模軍事變動,其部隊數量也沒有大的變化,或許奧匈帝國認為解決意大利這樣的對手,不需要動用主力部隊。”

  “這樣麽,那真是太可惜了!”亞歷山大二世有些歎息道。

  奧匈帝國邊境部隊沒有變動,也就意味著俄國也沒有太大機會干涉意大利同奧匈帝國戰爭,奧匈帝國明顯防著俄國人。

  真的沒有變動?自然是不可能的,而是早在前幾個月就完成了,畢竟普俄兩國可不會相信奧匈帝國在普法戰爭之前就預判了普法戰爭動向,準備對意大利王國動手。

  現在普俄奧三國邊境,實際上普奧兩國軍隊都有大幅度的削弱,普魯士是直接調走了一部分軍隊,而奧匈帝國則是將精銳同普通部隊調換,所以導致奧匈帝國軍隊數量上沒有變動的原因。

  “即便如此,對我們來說也是件好事,我可不相信奧匈帝國再不動用全力的情況下就能輕易擊敗意大利,最好意大利能把奧匈帝國拖入戰爭泥潭,到時候沒有辦法解決意大利問題的奧匈帝國勢必會向我們妥協。”俄國外交大臣說道。

  至於支援意大利,那別想了,沙俄和意大利都是出了名的窮國,尤其是現在沙俄政府,還有大筆債務沒有還掉,農奴製改革實際上就是政府發錢,收買當地貴族和地主手裡的垃圾土地發放給農奴,雖然後期看來成果並不顯著,但是政府債務越來越多,至於指望獲得土地農奴還帳,也沒有結果,在沙俄地方官僚和地主的共同操作下,這些“農民”許多直接破產,錢地方拿走了,農奴還是換種方式存在,唯一貢獻就是促進了工業和城市發展。

  而且沙俄真打算動手也不會挑奧匈帝國這個難纏的對手,旁邊的奧斯曼帝國才是沙俄的第一目標,就同東非不對莫桑比克動手一樣,內陸還有大量無主之地,還沒必要同其他殖民者發生衝突。

  沙俄的財政狀況,眾人皆知,這也是意大利王國尋求英國人幫助的原因,英國人當然不可能直接出兵,一開始意大利王國就是衝著要錢去的,但是意大利本來就欠了英國一大堆債務,而這次戰爭對於英國來說無利可圖的同時也沒有什麽戰略需要,所以才導致意大利想法的落空。

  普法專注打仗,英俄無動於衷,這次意奧戰爭開始就向著普法戰爭看齊,大多數國家選擇暫時中立,不同地方在於,奧匈帝國扮演了戰前法國人的角色,同樣是不容許敵人完成統一,同樣是提前發出戰爭威脅,同樣是大國對陣小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