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464章 勸說
  第464章 勸說
  暫時先把斐迪南的話當真,可是讓奧匈帝國保護東非這件事,弗朗茨也不能輕易答應,即便東非派自己的弟弟過來也不行。

  “人口不等於國力,雖然東非的土地也不小,可是這些改變不了東非是一個小國的地位。”弗朗茨說道。

  這句話說出來沒有任何問題,當前世界不是說有人口和土地就能算大國強國的,要是這麽算那遠東和印度應該排在最前列。

  弗朗茨對東非的國土還停留在上一次,就算東非這些年東非無限制擴張,頂多在三百多萬平方公裡。

  這就是刻板印象,在弗朗茨看來非洲還有其他玩家,像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勢力,他們再拉也不至於光看著東非吃肉,而且土著再不堪大用,東非想消化掉這些土著,恐怕也需要時間,美國屠殺印第安人都不至於十年內完成,實際上現在美國人還在繼續對西部殘存的印第安人進行迫害。

  “東非整體上確實不是一個強國,地理位置也不算太重要,可是我們東非的戰略地位對奧匈帝國很重要!”斐迪南說道,“奧匈帝國的海軍勢力在地中海,甚至可以說只能輻射東地中海區域,而現在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同印度洋聯系在一起,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在英法手中,這也是奧匈帝國海軍的發展困境,但是我們從地圖上這麽看,東非在蘇伊士運河的南方,奧匈帝國在蘇伊士運河的北方,如果我們兩國海軍聯手,那你知道這意味什麽麽?”

  意味著什麽?那就是蘇伊士運河被兩國海軍聯手包夾在中間,那就等於間接性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不過東非海軍有這個實力麽!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紙面實力上如此,別人不清楚東非海軍的實力,奧匈帝國海軍肯定了解,東非的艦艇大部分訂單都是由奧地利來完成的,實際上在兩國實力對比中,東非海軍力量已經是最接近奧地利海軍的指標。

  當前東非服役的主力鐵甲艦是三艘,遠不及奧匈帝國海軍,但是還有三艘正在建設,一艘已經開始設計,加上這次東非海軍又要訂購一艘排水量七千五百噸頂級鐵甲艦,明年這個時候東非現役鐵甲艦數量就能達到六艘,到1880年東非就能擁有一支規模媲美奧匈帝國海軍的印度洋艦隊。

  當前奧地利海軍的鐵甲艦數量是十艘,其中有兩艘是從意大利海軍奪來的,托東非訂單的福,去年開始奧匈帝國海軍也開始新增了兩艘鐵甲艦建設,所以這個數據明年會提升到十二艘,到1880年奧匈帝國的鐵甲艦數量大概可能會一直維持在十五艘上下左右。

  東非到1880年鐵甲艦數量不會超過奧匈帝國海軍,即便在斐迪南的提議下,東非新增了一艘鐵甲艦,加上弗裡德裡希號鐵甲艦,東非鐵甲艦也僅達到九艘,而這幾年不知道奧匈帝國是否還有新的造艦需求,當然奧匈帝國海軍的老船居多,其中七艘鐵甲艦是利薩海戰前的服役的。

  不過東非海軍的紙面實力不差,內核比奧匈帝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缺乏配套的海軍培養體系,經驗豐富的水兵和高級海軍軍官極度缺乏。

  這方面雖然有奧地利海軍扶持,可奧地利海軍派往東非的海軍軍官都是些不受歡迎新人,沒有指揮海戰的經驗,至於斐迪南大公他屬於海軍建設能力滿級,指揮能力有幾成功力,恐怕沒人知道。

  所以作為新興勢力,東非海軍的具體戰鬥力不可得知,裝備上這幾年投入很大,人才跟不上,不過只靠著裝備數據確實已經可以和北洋水師那樣比較唬人了。

  “嗯,東非海軍這些年實力增長確實不錯,連我都有些羨慕和嫉妒,如果從海軍方面合作確實有和帝國海軍相匹配的實力。”

  一想到東非海軍的發展,弗朗茨也不得不承認黑興根王室是真有錢,而且舍得下血本,恐怕只有英國皇家海軍才能壓東非海軍一頭。

  實際上奧匈帝國海軍一開始也想著把老船賣給東非,自己造新艦的,但是奈何東非是買方市場,奧匈帝國卡不了東非的脖子,而且恩斯特也不太想接手那些“古董”。

  為了應對列強,恩斯特硬生生用錢在短時間內打造的東非海軍,本來海軍素質就不算高,裝備再菜,那東非海軍的境地可就尷尬了。

  而且恩斯特主要是想用這批購買的軍艦應付個二三十年,把時間拖到二十世紀,這一點只有新艦可以滿足。

  東非可以向奧匈帝國下訂單,也能向英國,法國,意大利甚至是德國和沙俄下訂單。

  實際上恩斯特自己的造船廠多花點功夫也能堆出鐵甲艦,這麽多年大筆投入和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把飯喂到嘴裡,四大造船廠積累了豐富的造大船經驗,其中本土的巴加莫約造船廠已經開始試水,嘗試製造東非第一艘國產鐵甲艦,雖然排水量只有區區的兩千五百噸。

  “不過我們對於海洋的渴望並不強烈,奧匈帝國的位置天然對爭奪海洋霸權不利,因為你是我兄弟的原因,我也不怕你笑話,就是對歐陸霸權的爭奪,實際上帝國也已經放棄,因為我們失去了德意志,所以再也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帝國就像一艘在大海上漂泊的大船,但是身為這艘大船的舵手,我不知道該駛向何處,只能盡力安撫水手們,讓這艘船繼續前進!”

  斐迪南還是第一次聽到弗朗茨這樣悲觀的情緒,他說道:“弗朗茨,其實伱做的已經很好了,實際上奧匈帝國的問題是早就已經被帝國前輩們埋下,他們也無法想象到如今這種強大的民族情緒對帝國的影響,只能說是時代拋棄了帝國,等到你掌握這個國家的時候,已經很難再轉向。”
    聽到斐迪南的安慰,弗朗茨很是開心,這個曾經讓自己頭疼和擔心的弟弟現在也開始會體諒自己了!
  不過斐迪南畫風一轉道:“不過,正是因為如此,帝國才更應該和東非聯手,尤其是奧地利,我們這些年對匈牙利的妥協太大,而其他民族看到匈牙利的成功經驗後,如果也有樣學樣,那未來的帝國的命運只有四分五裂,而當帝國不存在時,這意味著哈布斯堡家族也處於危險境地。”

  “我們和東非結盟就能解決這種困境呢?”

  “當然不能!”斐迪南大公肯定的斷定道:“但是我們有有能力消化掉帝國的一些不穩定因素。”

  斐迪南喝了口茶後接著說道:“實際上東非一直在實行一項計劃,那就是避免奧匈帝國的解體,著力點就在於通過東非的移民策略,弱化奧地利周邊一些重要地區獨立的風險。”

  斐迪南的話果然引起了弗朗茨的興趣,東非干涉奧匈帝國內政?感覺有一股天方夜譚的味道。

  “這個計劃沒有紙面文書,但是效果已經得到體現,那就是針對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以及捷克地區的人口進行改良,從1873年經濟危機開始我們有計劃的從上述地區移民,集中於三個地區的斯拉夫人,以失業工人和農民為主,把他們引入東非,消弱三個地區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根基。”

  “其實還有之前意奧戰爭你還記得罪魁禍首是誰麽?”

  “恩斯特!”

  “就是他,他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加強奧匈帝國的實力,尤其是穩定帝國的人心。”

  “但是這件事帝國承擔了風險,而且恩斯特也在戰爭中賺了不少。”

  “可是最後選擇權在你手裡,不是麽?你心動了,而且賭贏了,意大利來不及消化自身國力,恰逢法國被普魯士纏住,奧匈帝國拿回了失地,帝國的榮光仿佛又回來了一樣!”

  意奧戰爭對於奧匈帝國的民眾自信心是一劑強心劑,證明了古老帝國寶刀未老。

  斐迪南接著說道:“包括這次經濟危機,黑興根財團對於穩定帝國經濟所起到的作用,我不必多說,僅僅是鋼鐵訂單就保證了帝國經濟沒有徹底崩塌。”

  弗朗茨被斐迪南大公這麽一說才發現,自己好像真受到了恩斯特的不少照顧。

  “為什麽是奧匈帝國?德國明顯更強大!”弗朗茨問出了自己最後的疑問。

  這就讓斐迪南大公有些尷尬了:“咳咳,你都已經說了,現在德國很強勢,但這恰恰不是東非心怡的合作對象,因為合作的基礎是互相需要,更重要的是實力對等,很明顯德國政府有些過於強勢,這樣的國家東非合作起來肯定沒有和奧匈帝國放心。”潛台詞就是奧匈帝國對於東非沒有威脅性。

  弗朗茨聽完臉都黑了:“喝完茶就趕緊離開吧!”

  “那聯盟的事!”

  “等我消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