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472章 備戰
  第472章 備戰
  1877年東非主要軍事任務是加大對南非地區的安全投入,在東非周邊唯有開普敦殖民地有能力對東非發動萬人級別以上的現代化大規模戰爭。

  尤其是在開普敦殖民地合並奧蘭治自由邦後,這使得英國掌握了優良的布爾人兵源,尤其是那些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居民。

  如果軍費和武器裝備等足夠的話,英國人就能在原奧蘭治自由邦地區召集上萬人的作戰部隊。

  東非悄悄的把在南非的陸軍數量提升到五萬左右,因為上次戰爭後東開協定的原因,東非在邊境地區減少了軍隊數量,所以這次東非以新漢堡港,溫堡,賽申(屬原格裡瓜蘭地區)為中心,部署三個師的兵力,同時在黑興根省(原德蘭士瓦共和國)內部署了一個精銳師以及兩個騎兵師。

  同時對於奧蘭治河以及圖蓋拉河沿線,加強軍事據點修築,在南非區域,東非按照歐洲模式,新修築了兩百多座大小軍事要塞。

  “必須做好打長期戰爭的準備,各個軍事據點,要做好儲糧,儲水,儲彈藥的工作,詳細勘察周邊地形,保持和其他戰鬥單位良性溝通。”恩斯特對著陸軍高級別將領們吩咐道。

  “殿下,開普敦真的敢向我們發動戰爭麽?”

  恩斯特回答道:“只能說有可能,因為選擇權不在我方,我對於開普敦是沒有想法的,就是不知道英國人對東非有沒有想法。”

  “可是南非那片區域,除了開普敦和納塔爾周邊,說實話沒有什麽太大價值,氣候也不如其他地區濕潤,英國人會為了那塊爛地和我們開戰!”

  恩斯特:“那要看具體標準了,南非的土地再差,難道比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還差?澳大利亞的沙漠和加拿大的森林雪原英國人都吃的下,何況南非豐美的草場。”

  當然,恩斯特這麽說有失偏頗,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地區英國人也只是開發了條件優越的地區,至於沙漠和冰原,那是順手佔領的,周圍也沒什麽威脅,所以也不用派人駐守,那自然不會產生額外的負擔,喊喊嗓子,就能佔領一塊土地,這種白嫖的好事就是傻子都會乾。

  “而且,南非存在的意義不一樣,開普敦對於英國的重要性,不會因為蘇伊士運河開通,就棄之不管,它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所以對於能夠威脅到開普敦的勢力,即便英國本土不計較,我相信開普敦本身也會重視。”

  英國的四個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開普敦,都有一定的自治權,當地的英國移民也有自己的利益,為了增加自身的權勢和財富,所以對外擴張也比較積極,典型的就是在亞洲左右開炮的印度殖民地。

  東非的存在本身就是對開普敦的威脅,不僅如此,如今東非還威脅著埃及和曼德海峽,所以恩斯特可不相信英國人會放過東非,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東非能應對的就是做好戰爭準備。

  準備歸準備,英國是不是要親自動手還不好說,而且就算英國人選擇動手,他們是要小打還是大打,從哪裡打,打多久,都不能被確認。

  所以這次東非的動員力度也不算太大,恩斯特謀求的是如果開普敦地區突然對東非發動攻擊,東非必須先把戰線穩住,然後和英國來一場消耗戰。

  和英國徹底翻臉,放在如今這個時代,任何國家都做不到,就拿美國為例,現在美國體量夠大,工業夠發達,還和歐洲隔著一個大西洋,但是在英法兩國面前也只能當孫子。

  真要恩斯特把英國往死裡得罪,除非德奧兩國下場,不過這只是說和英國作對,如果是世界大戰,光靠德奧兩國是不夠的,除非再有一個列強加入陣營還差不多。
    目前東非國土面積雖然很大,但是其他方面比較列強還差的很遠,也就可能是兩個比利時水平。

  “如果戰爭來臨,那我們的應對策略是既不能太激進,也不能太軟弱,把短期戰爭變成長期戰爭,消耗敵人國力的同時也爭取國際地位。”

  國際地位都是打出來的,雖然交朋友也能贏得尊重,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感情是沒有什麽說服力的,為了利益親人都能翻臉,所以只有實力才是硬道理,即便別人嘴硬,身體也是老實的。

  前世布爾人就通過布爾戰爭,讓德國看到了英國人的虛弱,雖然後來事實證明英國寶刀未老,硬生生憑借強大的國力把德國的歐洲霸權事業埋葬,但是英國也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我希望爆發地點就是南非,打消耗戰我們是不害怕的,尤其是在南非地區。”

  南非雖然重要,資源尤其豐富,但是改變不了現在南非在東非國土裡屬於白地的事實,幾乎沒有工業和農業存在,所以如果南非變成戰場,恩斯特也不心疼,因為敵人幾乎沒有辦法在南非地區打擊東非工農業和城市。

  奧蘭治自由邦沒了,南非就是東非自己的緩衝區,在這個區域內東非可以放開手腳和入侵者較量,也不用擔心平民問題,畢竟整個南非移民都沒有多少。

  只要南非不丟,那東非就可以憑借中央鐵路,源源不斷的從後方對戰場進行輸血。

  實際上東非也可以攢一波大的,拉起百萬大軍直接平推掉開普敦,不過這不符合恩斯特的預期,先不說這樣東非要承擔的巨額戰爭成本,拖延東非的發展。這也不利於消耗英國人的精力,萬一把英國人嚇跑了,把戰場從陸地轉移到海洋才是對東非的降維打擊。

  所以如果兩國爆發戰爭,恩斯特的目的在於給英國陸軍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可以打過!只要議會多撥點軍費,每天都可以是捷報。

  同時,東非也能借助戰爭提升和檢驗東非陸軍的實力,說實話,恩斯特一直都對東非軍隊的戰鬥力是存疑的,因為東非打的順風仗太多,沒有和真正有實力的敵人交過手。

  而英國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象,如果是德法俄奧的陸軍,那都值得東非全力以赴,如果是英國陸軍,那重視度肯定要下降一個層次,英國陸軍那種強而不強的狀態,是一塊優質的磨刀石。

  當然,戰爭對經濟的促進能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爆發戰爭,那東非的工業也可以圍繞戰爭展開,考驗東非的工業體系管理能力,尤其是軍工業發展。

  當然,恩斯特不是戰爭狂,如果兩國不爆發戰爭那最好,對於東非來說和平發展才是最佳選擇,東非的國土和人口,只要慢慢積累,只需要幾十年時間一定能成為世界大國,但是東非已經被卷入世界大變局的漩渦,選擇權也不在東非手中。

  所以恩斯特最後總結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東非對英國是沒有敵意的(才怪),但是戰爭爆發,優勢也一定在我們一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