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461章 弗裡德裡希
  第461章 弗裡德裡希

  問黑興根財團加注奧匈帝國誰最惱火,答案是猶太財團,尤其是羅斯查爾德家族。

  在奧匈帝國有一句話叫做“奧地利有一個斐迪南皇帝和一個所羅門國王”,1848年,所羅門指的就是羅斯查爾德家族,在當時已經完全控制了奧地利帝國的經濟和金融。

  奧地利政府極度依賴猶太資本,但是這一切都隨著黑興根財團的崛起改變了,雙方在德意志地區對金融行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伴隨著經濟危機的影響,當前主導權到了黑興根財團手中。

  經濟危機是不可控的,所以哪怕經驗老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不能避免損失,一般情況下看著雄厚的資本,他們遭受損失也可以通過抄底,最後盈利,但是這次他們遇到了資本充裕的黑興根財團。

  黑興根財團借助經濟危機前積累雄厚資金,在經濟危機中大肆收購企業,尤其是新興工業領域,畢竟恩斯特清楚1873年經濟危機時間太長,傳統工業領域前景並不明朗。

  同時東非鐵路建設極大幫助了奧地利政府維持穩定,這就比在經濟危機中吃相難看的猶太資本好多了。

  加上哈布斯堡家族等一杆貴族對黑興根財團的偏袒,黑興根財團成功擠掉猶太財團,成為奧匈帝國最大的資本集團。

  不過猶太資本在英美法等國依然具有優勢地位,黑興根財團只在德意志地區佔優勢地位,不過猶太資本內部派系也多,所以拿黑興根財團也沒有辦法。

  實際上猶太資本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強大,歐洲各國實際上更多的時候是把猶太人當做提款機,資本再強大,現在也抵不過歐洲貴族集團手中握著的槍杆子。

  猶太群體真想掌握世界的話語權,除非等到美國徹底成為世界霸主,不然他們一點機會也沒有。

  對於猶太人的評價實際上歐洲的文學家已經一針見血的描述了他們的真實人性:比如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

  莎士比亞和巴爾扎克等歐洲文人,先不管他們立場如何,他們都是能透過社會現象發現人性的文學大師,所以對猶太商人的描述很符合社會現實。

  當然這只是針對那些為富不仁的猶太奸商,不過絕大多數猶太人都是奸商,但是除開商人群體,恩斯特對猶太人評價還是很正面的,尤其是那些思想家和科學家,事實證明猶太人的頭腦用在其他領域確實好使,用在商業和政治領域就是歪門邪道。

  不過這只能說明猶太人比較適合搞科學和理論研究,畢竟猶太人受教育程度當前肯定是世界最高的。

  恩斯特認為黑人如果享受全套的教育,也能出不少照耀人類歷史的“天才”,不過他們沒有機會罷了。人的智力肯定存在偏差,但是這種偏差體現在全人類,而不是按照民族和種族來區分。

  如果真按這些東西來區分,猶太人不過是阿道夫口中的“劣等民族”,比黑人也強不到哪去。

  在比較傳統的國家,實際上猶太人都成不了氣候,但是美國偏偏是最不傳統的國家,如果沒有兩次世界大戰,歐洲貴族話語權不衰落,那恐怕歐洲普遍的反猶社會風氣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在恩斯特看來,經濟雖然是政治的基礎,但是政治顯然高於經濟,這種情況恩斯特最熟悉,前世有錢人確實顯得很厲害,但是他們在“貴族”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美式民主國家除外,頂層設計由一群商人把持,美國的政客被限制的死死的,像羅斯福那種強勢總統只能出現一次,林肯,肯尼迪之流才是常態。

  ……

  1877年。

  3月份的斯維特王宮花團錦簇。

  斯維特王宮結合了霍亨索倫堡和美泉宮的特點,所以建設時既有霍亨索倫堡的威嚴肅穆,也有美泉宮的明朗開闊。

  王宮內,一家人正圍繞著一個新生命團團轉,恩斯特的第一個兒子誕生了。

  “小寶寶,看看媽媽!”恩斯特抱著小王子對著卡琳娜傻笑道,小王子還睜不開眼,恩斯特在卡琳娜腦袋上親了一口:“親愛的辛苦了!”
    卡琳娜虛弱的躺在床上,不過臉上也帶著淺淺的微笑:“寶寶,我們的小寶寶。”

  恩斯特握緊了妻子的手,開玩笑說道:“他可是生下來就注定成為未來東非的大酋長。”

  一旁的康斯坦丁和斐迪南早就不滿了:“什麽東非大酋長?讓我這個(外)祖父先抱抱。”

  最後康斯坦丁率先摟上孫子,順便數落道:“我的孫子可是霍亨索倫(黑興根)家族的繼承人,德意志人的榮耀,怎麽能和非洲那些野蠻人比較?東非王國這個名字太難聽了,還是找個時間改掉的好!”

  寵孫子的康斯坦丁可不想讓孫子背上非洲酋長的名頭,自己受點委屈當個東非王國君主無所謂,自己孫子不行。

  恩斯特順從的說道:“改,不過先等兩年,我認為1880年再換國名比較合適。”

  斐迪南大公:“為什麽是1880年?”

  “因為按照我的預想1880年,我們東非王國就要開國了!”

  “開國?”

  恩斯特點點頭道:“現在東非王國實行的其實一直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只不過我從來沒有說過而已,我們幾乎和其他國家沒有什麽往來,尤其是民間交流幾乎斷絕,這是因為以前我們東非作為一個弱小殖民地,需要時間發展,不能進入大國視野,但是隨著歐洲對非洲的日益重視,和東非體量的提升,東非已經不存在繼續藏匿的基礎條件。”

  斐迪南大公說道:“真是一個有意思的說法!”

  恩斯特這種做法確實和歐洲貴族的主流思維模式不一樣,這也解釋了東非一系列政策古怪之處。

  “好了,這個時候討論什麽政治?趕快給我們的小寶貝起個名字!”康斯坦丁有些不滿道。

  於是一家人又開始關於小王子的名字上開始討論,不過取什麽名字就比較複雜了。

  “就叫弗裡德裡希吧!”康斯坦丁最後拍板決定道。

  “弗裡德裡希?”

  “是的,我們的先祖弗裡德裡希三世,將霍亨一詞冠在索倫家族的前面,使得後來的霍亨索倫家族在歐洲發揚光大,我也希望小弗裡德裡希未來在把霍亨索倫家族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1185年,時任索倫伯爵弗裡德裡希三世娶了紐倫堡伯爵康拉德二世的女兒蘇菲婭,1192年,康拉德二世去世,無子,弗裡德裡希三世於是繼承了紐倫堡伯國,他統治了索倫與紐倫堡兩個伯國之後,勢力大漲,索倫家族於是冠以“霍亨”,意為“高貴”,稱為霍亨索倫家族。

  弗裡德裡希這個名字恩斯特也比較認同,因為在他印象裡叫弗裡德裡希的人一般能力都不錯,至於重名率太高,那也沒有辦法,因為歐洲的名字查重率都高於百分之百。

  弗裡德裡希在德語中稱弗雷德裡克,意為“和平,統治者”,所以以前能叫弗裡德裡希的人一般來說非富即貴。

  為了慶祝王子誕生,東非全國放了七天假,東非每座城市都舉行了慶祝活動,為小王子祈福,小弗裡德裡希剛一出生,就受到了全國民眾的熱愛。

  為了紀念小弗裡德裡希的出生,恩斯特又從奧匈帝國訂購了一艘頂級鐵甲艦,並以弗裡德裡希的名字命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