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366章 “禮尚往來”
  第366章 “禮尚往來”

  “根據紐約發來的消息,第一天內從芝加哥出發了兩千多人,未來數天之內,可能移民人數會突破萬人,按照芝加哥當前的情況,我們應該可以發掘幾萬移民的潛力……”

  “嗯,好了托馬斯,北美有很多德意志人,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存在,移民署的人要學著多深入美國基層,尤其是鄉村地區還有美國的港口城市,都需要重點關注,最好能做到在部分移民剛剛到美國之初,就把他們從美國勸返。”

  “殿下,勸返是讓他們回歐洲?”

  “哪裡都行!就是最好不要待在美國,當然,你們移民署的人要量力而行,不要引起美國人的懷疑。”

  “殿下,這一點放心吧!美國政府形同虛設,我們的人應該不會遇到什麽問題。”

  “我說的不是美國政府,而是美國人,尤其是美國的財團們,他們才是美國背後的主人,從美國移民這件事你覺得如果被他們發現了,後果會是什麽?”

  托馬斯立刻反應過來,美國政府可能平時人畜無害,但是惹到他們身後的利益集團,問題就大發了,南北戰爭爆發,本質上就是美國北方資本家為了掠奪南方奴隸主的勞動力,原料,市場而發動的戰爭,尤其是對勞動力的貪婪,美國是無窮無盡,東非從美國移民這一點上完全就是挖美國的根基。

  不過想到勞動力,托馬斯腦海裡瞬間有了一個想法,他對恩斯特說道:“殿下,我們是否可以恢復美國的奴隸貿易?”

  聽見托馬斯如此說,恩斯特立刻心領神會:“你是說黑人!”

  “沒錯,殿下,我們既然在美國招收移民,如果不回禮就太不禮貌了,東非其他不多,黑人可是不少,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向美國輸入黑人,來平替掉我們從美國挖掘走的白人,這樣也可以掩飾我們從美國偷人口的事。”

  恩斯特肯定道:“想法不錯,不過我們如何來實現呢!如何繞過奴隸貿易,可就是個大問題!”

  實際上恩斯特早就想這麽幹了,但是當初沒有這個能力,現在托馬斯提起,恩斯特認為可以試一試。

  托馬斯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殿下,伱是否聽說過海地這個國家?”

  “當然,加勒比海的小國麽!”

  恩斯特當然聽說過海地,那是前世真正做到國民餓到吃土國家,同時堪稱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典范的國家,制度,法律同美國燈塔一模一樣,唯一區別在於海地人口太多了,而又不像美國那樣廣闊。

  不過那是21世紀的事了,現在的海地條件還是相當好的,雖然也窮,但是人口數量還沒有達到前世那麽誇張,島上的資源還能維持海地人活下去,至少不會淪落到吃土的地步。

  海地曾被稱為安的列斯群島的明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在1750年代,海地提供了法國國民生產總值的50%。出產的糖、咖啡、可可、煙草、棉花、靛藍源源不斷的運往法國,經過提煉加工銷往歐洲各地,創造了難以想象的財富。

  坐擁這樣的條件,海地沒有發展起來,除了自身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國際社會的長期封鎖。

  1804年革命後,海地成為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此時美國、英國仍然是奴隸製國家。國際社會認為海地的自由奴隸國家模式是一個危險的先例,怕引起其它奴隸製國家的效仿,對海地商品進行抵製,使海地經濟陷入混亂。

  海地政府急於得到法國和歐洲人的承認。法國自然是拒絕承認,除非得到土地支付賠償,最終,在1838年,海地總統博耶接受了 1.5億法郎的債務來支付這筆賠款。

  這筆債務加利息困擾了海地經濟80多年,歷史上直到 1922年才還清。背負巨債使海地無法建設道路、供水、汙水處理和電力等基礎設施。

  當時的1.5億法郎,完全就是天價,這筆債務分攤到剛獨立,只有三四十萬人口的海地人身上,也就是接近人均四百法郎的債務,而當時法國首都巴黎工人的工資才一天三法郎左右。

  如今的海地依然在還債中,加上政府爛的像一坨稀泥,海地在極速從安的列斯群島的明珠向前世“糞坑”國家轉變。

  托馬斯:“殿下,你真是博學多才的人,連海地這麽小的國家都聽說過。”

  恩斯特:“好了,不要拍馬屁了,你既然提到海地,難道是想在這個國家搞事?”

  托馬斯:“是的殿下,剛才我們不是說了麽,要向美國輸入黑人,海地就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恩斯特問道:“那為什麽不是古巴,墨西哥這些離美國更近的國家?”
    “理由很簡單,殿下,海地是一個黑人國度,而古巴和墨西哥不是,而且最至關重要的是,海地政府足夠腐敗,據我了解,只要給錢,在海地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托馬斯回答道。

  恩斯特:“那你是想用這兩點在海地做文章了!”

  托馬斯:“是的,直接向美國輸入黑人是比較難得,那容易引起國際反奴隸貿易組織和國家的關注,這對於東非來說極為不利,所以我們想向美國輸入黑人,就必須給奴隸貿易披上一件外衣,而且讓國際社會抓不到把柄,海地黑人國家的身份就非常具有優勢了。

  首先,海地是一個黑人國家,那海地引入黑人移民也就順理成章,沒有任何人可以質疑。其次,海地在法律上是廢除奴隸制度的,雖然奴隸只是變成了自由奴隸,這一點和東非“勞工”是一樣,所以向海地販賣奴隸,並不會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因為海地本身不存在“奴隸”,最後海地經濟困難,我們可以打著貿易,援助等旗號向海地輸入黑人。

  這樣在道義上,我們東非就立足於先天不敗之地,即便其他國家發現,他們也無法指責我們。”

  恩斯特:“你說的很對,但是你如何讓海地政府心甘情願的接手東非的黑人,同時這和向美國輸入黑人有什麽關系?”

  “殿下不要心急,先聽我說完,讓海地接手黑人的辦法非常簡單,第一,我們可以賄賂海地在任的最高統治者即可,每年給他一筆錢,讓他簽署一份同意從非洲移民法令,海地政府不穩定,所以我們按年支付定金即可,誰是海地總統,這筆錢就給誰。

  不僅如此,如果這條路不通,我們也可以買通海地海關的官員,讓他們默許東非像海地輸入人口,海關的證明一樣可以讓我們合法向海地輸入黑人。

  海關如果還不行,我們可以接著尋找海地的其他政府部門,理由是用不完的,整個海地政府就是一個篩子,四處漏風,根本就不可能阻礙我們向海地本土輸入黑人。

  不過,我根據海地政府的節操判斷,海地總統可從來沒有過什麽高風亮節的人物,所以只要賄賂總統這件事就可以達成。”

  恩斯特讚歎道:“很好,你這樣一說還真是這樣,海地政府的節操我是絲毫不懷疑的。”

  托馬斯接著說道:“打通向海地輸入黑人的口子後,我們可以直接幫助海地政府在東非建立一個使館,專門簽發海地人的身份證明,我們東非再把需要從東非清理出去的人口,變成海地國籍,這樣東非就徹底和奴隸貿易無關了。

  不過保險起見,我還有一計,那就是把這些“海地人”偽裝成船上的水手和工人,隨便加一點糧食,打著關心海地饑荒,援助海地人民的旗號,把這些“海地人”送到海地共和國。”

  恩斯特:“這倒是無所謂,浪費點糧食就能把土著送走,還是很劃算的。”

  也就是恩斯特覺得劃算,實際上大多數國家和殖民地,當前都覺得勞動力不足,就比如法國的各個殖民地都想著多引進一些黑奴,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從周圍直接抓。

  不過,托馬斯所謂援助海地的計劃是在是太損了,東非送的那點糧食,恐怕都不夠送到海地的東非土著消化的,到底是幫助海地度過饑荒,還是加大饑荒可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托馬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海地接收了東非土著,其本土必然養活不了這麽多人口。”

  恩斯特倒是表示質疑,前世海地靠吃土都能養活一千多萬人口,現在海地人口幾乎少的可憐,完全能承受的住,再說隔壁還有一個多米尼加可以分擔壓力,不過恩斯特沒有說出來,他等托馬斯說完。

  托馬斯:“海地政府可不會這些人的死活,這些人口必然外溢,而我們則要幫助海地,建立一個人口外溢的通道,這個通道就是加勒比海,而終點就是美國南方的種植園,和那些種植園原主取得聯系,他們為了利益會主動吸收掉這些人的。”

  這倒是真的,南方的奴隸主們,雖然被北方資本家狠狠削弱了一番,但是心裡還是不服的,尤其是黑奴解放,讓南方奴隸主喪失了不少利益,所以還是美國的黑奴不夠多,要是足夠多的話,大家就不用搶了,南北戰爭也就會被極大程度避免。

  而造成美國奴隸不夠用的原因,還是英法主導的反對奴隸貿易,本質上是對美國這種靠奴隸發家致富的後發國家的限制,證明就是他們禁止奴隸貿易,但是自己的殖民地上卻存在大量奴隸,典型的雙標。

  如果東非能打通一條從東非到海地,再到美國的黑人輸送線路,那南方種植園主肯定會接手的。

  因為加勒比海,美國自己就可以說上話,如果僅僅是從海地把黑人送到美國本土,一點難度也沒有,甚至運費都花不了幾個錢。

  然後,這些種植園主再和這些黑人簽個二三十年的雇傭合同,那基本上就和“黑奴”無異了,用完了直接解雇就好了,這些黑人最終就會流落到美國各地。

  雖然這樣一來,東非就要承擔運輸黑人的大頭成本,甚至沒有什麽收益,還要倒貼錢進入,不過恩斯特願意承擔這樣的成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