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41章 中亞馬匪
  第141章 中亞馬匪
  七月末,隨著戰爭結束的還有東非的移民潮,大半年的時間,有恩斯特挖牆角,南德意志地區瞬間被掏空。

  為了搶佔戰爭奪取的新土地,黑興根財團加大了移民力度,除了所有旗下船隻全部用來移民外,還大量雇傭北歐地區的船隻。

  現在戰爭結束,移民數量也足夠了,而且南德意志的移民潛力也在短時間內被恩斯特消耗一空,只能等過上一段時間才能積攢一波了。

  不僅德意志移民人數回落到一個低水平,由於開發的早,遠東和奧匈帝國移民也達到了一個低水平水準。

  遠東目前處在一個政治非常穩定的時期,尤其是撚軍被平定之後,北方秩序重新建立。

  中原和華北常年的大規模戰亂基本上結束,而且從太平天國開始到撚軍起義,從南到北許多地區被打的十室九空,現在清國的統治者要重新開始恢復地方生產了,需要大量人口。

  加之東非移民條件一直比較高,光是一個身體健康就篩選掉了大批鄉村的煙鬼和染病人員。

  體質太弱,在大海上基本十死九生,而且遠東的移民條件肯定比歐洲移民要差。

  畢竟歐洲移民未來回去省親,要是吐槽到東非的船上條件太差,豈不是會嚇退一批人。

  至於遠東移民,那是沒有資格挑三揀四的,尤其是乘坐荷蘭船隻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人貨混裝,棲身條件更差,都快趕上黑奴待遇了。

  好在東非是按照存活率給錢,所以荷蘭船東做的還不太過。

  眾多移民裡只有巴拉圭和中東地區的移民維持穩定。

  巴拉圭戰爭還在繼續,而且聯軍距離勝利越來越近,黑興根財團的工作人員就跟著戰線的推進,慢慢將拉人的業務向巴拉圭內陸蔓延。

  中東地區的移民都是女性,桑給巴爾商人的生意越來越大,現在不僅和東非交易奴隸,而且從黑興根財團手中接手了產品的推銷工作。

  大量商品和煙草,進入中東,而桑給巴爾商人只需要支付東非殖民地婦女。

  這就是人口買賣,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樂在其中,現在中東移民的來源不僅限於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他們最遠甚至和沙俄接上了頭,業務范圍直達沙俄的中亞地區。

  而以沙俄貴族的節操,自然是沒有節操,黑興根財團的產品在沙俄屬於硬通貨。

  而中亞的沙俄官員肯定比不上歐洲的老爺們,其條件也就比西伯利亞那個流放地區強上一些。

  所以中亞的沙俄官員想多撈著油水都比較困難,現在只需要用突厥婦女,就可以換到商品。

  這對於沙俄官員來說就是無本買賣,所以本來還比較穩定的中亞地區最近馬匪橫行,專門搶劫財富和婦女。

  ……

  移民減少,恩斯特順手就把更多的遠洋運力投入到商品運輸上來,前幾個月的戰爭,為了盡快填補新佔領區的空白,黑興根財團屬於超負荷移民,瞬間花了大筆錢財。

  現在整個東非人口移民突破百萬,恩斯特就不急於移民了,移民人數每個月恢復正常水準即可。

  現在恩斯特正真關心的是減少殖民地的建設成本,實現水泥,鐵器,食品加工……在東非的落地。

  長期以來,東非的水泥等現代工業材料,嚴重依賴進口,而這些工業材料的原料在東非一點也不少,完全可以自己生產,而東非缺的只是工廠等設施。

  歐洲最早進行水泥工業化生產的國家是英國,時間是1824年,然後水泥廠就在整個歐洲遍地開花。

  水泥本來也不是什麽高科技,當然這個高科技是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的,歐美以外的國家還需要大量進口。

  搞到水泥的生產設備對於黑興根財團來說並不困難(亞洲第一家水泥廠源於日本在1871年建設),隨便在德意志地區收購一家小水泥廠就能解決。

  德意志地區邦國那麽多,每個邦國都有些產業,所以恩斯特想搞到一些技術和工廠十分簡單。

  說乾就乾,很快黑興根財團就在漢堡收購了一家經營不善的水泥廠,恩斯特自然不打算在德意志搞水泥生產,現在德意志的水泥行業已經非常卷了,利潤不算太高,而且黑興根財團在歐洲沒有什麽大型礦產來支撐這些傳統工業。

  並且,傳統工業的巨頭,那都不是恩斯特能碰瓷的,所以黑興根就以輕工業和比較前端的科技領域發家。

  目前,德意志許多電力公司和搞科技研發的公司,背後都有黑興根銀行的投資,這些都是未來黑興根財團的奶牛。

  收購了水泥廠後,連設備帶人直接從漢堡的港口用自家的船隻輸送到東非去。

  二手,虧空導致老板急於出手,所以價格非常便宜,而水泥廠的員工直接被恩斯特以援建的明義打發到東非去了。

  如果讓他們留在東非,這些工人肯定是不乾的,所以恩斯特采用高薪加派遣的方式讓他們去東非指導水泥廠建設。

  第一個水泥廠的選址就在達累斯薩拉姆,從漢堡到達累斯薩拉姆一路海運,還是相當便捷的,同時也方便裝運。

  接下來,恩斯特打算在東非的幾個重要城市都建起一座水泥廠,第一批入選的是蒙巴薩、多多馬,姆貝亞,基蘇木,松蓋阿。

  東非的城市,準確來說就是小鎮,人口完全不夠看,而且普通人也完全用不著,傳統方式建築的房子就很好,至少目前夠用。

  投資大約五萬英鎊,這筆錢真的是非常少,因為東非也用不了那麽多,水泥主要用在特殊路段和東非的城市,所以後續幾家水泥廠的規模甚至比不上達累斯薩拉姆的規模。

  ……

  達累斯薩拉姆。

  東非第一家水泥廠廠房正在抓緊建設,在機器設備發往東非之前,達累斯薩拉姆的工作人員通過電報就獲得了消息。

  這家水泥廠將會成為當前東非殖民地第一大水泥生產廠,並且維持一段時間。

  因為要抓緊投產,盡可能的滿足東非殖民地的需求,所以規模不能小。

  後面再建幾個也是小廠,之所以多建幾個也是為了縮減運輸成本,如果東非殖民地能解決交通問題,其實建不建當前都沒有太大問題。

  而東非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開發肯尼亞北部時,東非殖民地抓捕了大量的部落人口,用來補充勞動力,所以在西北戰場時東非沒有在西北抓捕土著,反而將他們全部驅趕了出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