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29章 西北將戰
  第129章 西北將戰
  接下來的幾天,維爾納·約裡等人陸陸續續沿著大湖(維多利亞湖)湖岸一路北上,勘察了幾個地方。

  從南到北,一開始只能見到殘敗的村落,一些修築在湖邊的漁村也是人去屋空。

  過了恩德培,大湖(維多利亞湖)湖岸開始向東偏轉,漸漸的人煙就多了起來,一直到坎帕拉,這座布乾達王國的都城,就比較繁榮了,很明顯此地由於深居布乾達王國中部,沒有受到戰爭明顯的影響。

  過了坎帕拉後,維爾納·約裡一行人接著向東出發,行駛了大約二百多公裡,一路上可以看見布乾達王國東部和一些基本部落沒有受到影響。

  最後維爾納·約裡等人到達西肯尼亞區首府基蘇木,進行了物資補充,然後南下回到姆萬扎匯報情況去了。

  ……

  四月份,維爾納·約裡的情報被送到了中央區,東非殖民地政府將這些情報整理和分析後,通過電報發給了遠在歐洲恩斯特。

  在電報中東非政府認為,現在吞並西北地區的條件已經成熟,尤其是西北地區南方各國,明顯遭受了重創,就連北方的布乾達等國家也受到了深刻影響。

  如果搞一次大規模戰役,多征召些人口,拿下此地完全沒有問題。

  恩斯特在仔細看了東非政府的報告後,做出批示,先拿下南方,至於布乾達王國和北方幾個沒有損失不太嚴重的國家先不要動。

  等到基蘇木和西肯尼亞區建設完成後,可以再集中力量,從東、南兩個方向對布乾達王國發動攻擊。

  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東非殖民地的人員傷亡,同時符合先易後難的原則。

  在電報中,恩斯特強調,要做到佔領一處地方,就清理一處地方,當地不要留下一個土著人口,至於阿拉伯商人和外國探險者,可以安排其撤離。

  這麽說,當然不是要對土著進行屠戮,而是要把土著向北方驅趕,讓他們向著昔日盟友的地方去逃亡。

  西部就是剛果原始森林,在沒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貿然進入,基本上等於九死一生,所以土著想往西逃也無所謂。

  根據恩斯特自己的想法,那些南方國家的統治階層肯定會選擇往北逃,畢竟上次還和盟友共同對抗過東班圖人諸部的入侵。

  至於抵抗東非殖民地,被東班圖人和瘟疫重創後,現在這些南方國家都沒有緩過來,能不能組織起來一支規模可觀的軍隊都是問題。

  其實在策劃了上次“整肅”運動後,經過幾個月時間的檢驗,如今看來效果非常好,東非殖民地不用親自動手,就將土著的去向問題解決了,同時還削弱了其他區域土著的勢力。

  接到恩斯特命令後,為了這次戰鬥的順利進行,東非殖民地政府和軍方開始制定作戰計劃。

  1868年4月5日。

  東非殖民地中央政府會議廳。

  “這次行動屬於戰爭行為,我們政府方面主要是配合軍方,所以亞爾曼閣下,還是由你來介紹一下戰鬥計劃,我們政府部門也好做出對應的安排。”馮德萊恩理事做出了基調,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那好,我就先代表軍方說一下大概方案。”亞爾曼,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拿著指揮棒,指著卡拉維王國說道:“這次,按照恩斯特王子殿下的指示,第一階段,我們主要從南面進攻,軍方準備複刻上一次“整肅”運動,主要目標針對的是盧旺達王國,伊加拉王國,卡拉維王國和布隆迪王國這四個國家。

  作戰范圍大概六、七萬平方公裡,根據恩斯特王子殿下的要求,要保證該地區土著清零。

  所以我們還要負責將所有殘余在該地區的土著勢力向北方驅趕,用以繼續衝擊剩下的北方四個國家,為第二階段作戰做準備,不過第二階段作戰還是要看恩斯特王子殿下的打算。”亞爾曼說道。

  “第一階段作戰你們打算出多少人?”安德森理事問道。

  “目前在索倫湖區和大湖區與布隆迪和卡拉維王國交界的地方,我們之前為了防止東班圖人回流東非殖民地,所以布置了一條三千多人防線,其中包括三百多人的正規武裝。

  我的預想是在此基礎上至少需要再從後方調集六千民兵,和一千正規武裝。”

  亞爾曼接著說:“這次戰鬥規模估計不會太激烈,畢竟當地幾個王國之前就受到了東班圖人的重創,雖然當地貴族鎮壓了東班圖人,但基本上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加上之前,戰爭導致的土地拋荒和瘟疫,饑荒和疾病又極大削弱了當地人口。

  所以,我們只需要關注這幾個王國的大型軍事堡壘和城池就可以了,基本上不會遇到大規模戰鬥。

  但想仔細梳理這麽大的區域,完成對當地人的驅離,至少需要萬余人的規模才能做到,這次戰鬥和以往不同,是典型的域外作戰,只有姆萬扎和基戈馬兩個城市有能力短時間支援戰鬥,所以人數不能少。”

  東非的高層們認同了亞爾曼的解釋,因為這次戰鬥確實和以往不同,西北各國深身居東非內陸,而東非殖民地的重心目前是在東部,索倫湖區作為東非最西的大區,其物資供應就比其他大區困難,所以想保障前線物資供應確實壓力不小。

  “除了人數要求外,政府還要跟進移民遷徙工作,這幾個月的移民應該優先考慮西北地區,同時考慮第二階段的戰鬥,也要加強西肯尼亞區的移民力度,移民要優先供應這兩個區域。”參謀部的思維特說道。

  “那最近移民分配比例應該怎麽劃分?”有人向馮德萊恩問道。

  “六,三,一吧。接下來一段時間新移民六成到西北新佔領區,三成分配給西肯尼亞區,尤其是和布乾達交界的地區,剩下的一成分配給奧莫拉特,剛好奧莫拉特距離西肯尼亞不遠,可以策應西肯尼亞區行動。”馮德萊恩說道。

  “同意,這樣剛好也可以充實整個西部人口。”安德森說道。

  “大家還有什麽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馮德萊恩對著政府人員說道。

  “新移民盡量往靠近前線的地方安排,寧可後方形成真空,也不能讓土著再繞回來。”有人提議道。

  “同意,下一個。”

  “還有,最近組建的內湖部隊也可以利用上,從姆萬扎走水路運輸糧食等物資也更便利。”

  “采納。”

  ……

  過了一會,政府方面討論晚後,馮德萊恩的注意力回到軍方。

  “你們軍方,還有什麽要求?可以提出來,我們政府會盡量滿足”馮德萊恩問道。

  幾個軍事將領仔細商討了一下,然後亞爾曼開口道:“一定要保證物資運輸的暢通,新移民和物資可以同時運送到前線,這樣即可以保證糧草的安全,又能安排移民跟進到西北地區扎根,這樣在第二階段,我們也能從當地多招募些民兵。”

  “所以,新到西北的移民應該盡快接受軍事訓練,不然就趕不上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了!伱們軍方可以從後方多抽調些教官。”

  “這個我們參謀部會做好相關工作的。”思維特說道,訓練民兵還非要參謀部人員不可。

  參謀部,大多數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會雙語,能同時更好應對德意志地區,奧匈帝國和遠東移民的訓練問題,同時是恩斯特監視東非地方和軍隊的重要力量。

  “還有沒有問題?”馮德萊恩說道。

  “沒有了。”眾人回答道。

  “既然如此,大家就回去好好準備準備吧!散會”馮德萊恩說道。

  東非的戰爭機器被開動了,這次是第一次整個殖民地都參與了進來。

  上一次桑給巴爾戰爭,實際上只動用了濱海區的力量,而這次就是整個東非都動了起來。

  就算沒有直接參與到戰爭的地區,也受到了影響,比如移民和物資優先供應前線,所有已經開發的地區,發展暫時進入了勻速階段。

  而西肯尼亞區、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區和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受到影響最大。

  軍隊和民兵,開始向著索倫湖區和大湖區集結,西肯尼亞區的移民速度也被提前加速。

  維爾納·約裡率領的內湖部隊,也開始積極活動在大湖(維多利亞湖)西岸,繪製湖岸地圖,尋找適合物資和人員登陸的地點,為後續和戰線銜接做準備。

  這次戰鬥是穩步推進的,因為要驅離當地人口,所以戰線基本是一條直線,由南到北穩步推進。

  而部隊物資的補充,一部分靠後方陸地運輸,一部分就由內湖部隊完成。

  等第一階段戰鬥完成,新移民也要盡量安置在靠近北部國境線的位置,用來隔絕土著,再回到東非殖民地佔領區內。

  新移民同時可以在第二階段,為東非殖民地攻略北方四國,提供民兵和勞動力,距離臨時邊界越近,為後續戰鬥提供便利就越方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