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318章 朱壩鎮
  第318章 朱壩鎮

  三月正是南蘇丹的旱季,炎熱的天氣,烘烤著朱壩鎮(前世南蘇丹首都朱巴,為同索馬裡地區的朱巴省區分)的大地。

  朱壩鎮是白尼羅河西岸的一處小村鎮,也是當前南蘇丹最“繁華”的區域,這裡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用來傳教和獵奴的一處據點,後來奧斯曼帝國因為埃及這個反骨仔的原因退出了,慢慢當地就成了土著的居所,土著們的好日子還沒過上幾天,然後東非人就來了。

  此時朱壩鎮鎮長安德烈躲在樹蔭下死命的搖著扇子,想要使自己涼快些。

  安德烈對著朱壩鎮軍事長官萊文斯說道:“這裡距離北大湖省也不算遠,沒想到天氣這麽熱,簡直要出人命啊!”

  萊文斯:“不要急,還有一個多月,這裡的雨季就到了,那個時候就涼快了。”

  雖然嘴上這麽說,萊文斯心裡卻知道,這只是句安慰的話,即便雨季,南蘇丹的溫度也不會有太大改善。

  南蘇丹的氣候如果和隔壁的北蘇丹相比那簡直就是太好了,雖然緊挨著撒哈拉沙漠,但是南蘇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都屬於濕潤和半濕潤地區,但是因為海拔較低的原因,這裡比東非高原地區酷熱,就是比東非沿海也熱許多,最熱時白天溫度時常能突破四十度,而且是悶熱,和撒哈拉沙漠的乾熱形成鮮明對比。

  萊文斯接著說道:“現在我們躺在這裡,每天也沒有什麽工作,也就是指揮黑奴乾活,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這可比你之前在北大湖省當一個普通村民強的多了。”

  安德烈:“我這個鎮長可是自己爭取過來的,再說,東非的鎮長裡估計沒有比我更慘的了,咱們這個鎮子,如果刨除掉你手下的百十號大頭兵,恐怕連東部一個村的人數都湊不齊。”

  萊文斯:“呵呵,別不知足了,前些天經過這裡的一個移民團隊估計伱也看到了,他們那夥人總共才四十多人,比我們這裡人還要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後還要接受你的領導呢!”

  萊文斯所說的移民,目的地在朱壩鎮西邊大約四十多公裡區域,同朱壩鎮這種奧斯曼帝國遺留據點不同,那裡單純就是一處土著村落,所以大概率會建設一個村子。

  安德烈:“四五十公裡遠,就是傳遞消息都要最少兩三天,所以還是他們自求多福吧。”

  在兩人聊天的時候,黑人土著已經在東非士兵的槍口下,又清理出一批植被,基本上是用石質的器具砍倒的樹木和雜草。

  在這種低效的生產力下,朱壩鎮的開發工作完成的極慢,到目前為止還在進行土地的整理階段,依靠從當地抓來的兩千多奴隸,一點點的清理土地上的植被和撿拾田地裡的石塊。

  在前仆後繼奴隸們的日夜勞作下,如今朱壩鎮的可耕地規模已經比東非剛接手此地時大了六倍不止,同樣的土著也換了好幾批,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奴隸們把石塊壘在一邊,至於樹木和雜草,清理後集中堆放在一起,然後經過兩三天的暴曬,東非人再一把火點燃,濃煙過後,留下大量的草木灰,東非移民再把草木灰撒進田地裡。

  在土著們開發土地的同時,也可以提前將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尤其是蛇類驅趕走,為東非移民接下來的農業生產提前清除障礙,保證東非人的安全。

  南蘇丹的土地開荒,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原始風格,是真正的“刀耕火種”,因為沒有充足的鐵器工具,南蘇丹的土地開墾只能依靠奴隸,當地奴隸幾乎是無限的,每隔一段時間,東非陸軍就會外出一段時間,順著尼羅河去抓捕一批新奴隸用來補充損耗。

  只有東非移民才能用上鐵器工作,鐵器供應目前優先保證東非南方的讚比亞和津巴布韋地區,所以就只能先苦一苦南蘇丹的尼格們了。

  安德烈:“要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再新開辟七百畝土地,不然等雨下來的時候就不好辦了,所以接下來一個月,還是要加班加點完成工程。”

  就在安德烈規劃著朱壩鎮接下來的工作任務的時候,一個連續在三十多度烈日下工作了五小時的黑人突然兩眼一黑,倒在了田地裡。

  東非士兵上前查看了一番,還有呼吸,估計是中暑了,然後拖到一邊的水坑裡給他降溫,對於這樣的情景,東非士兵早就見怪不怪。

  豐富的降雨和大湖(維多利亞湖)來水造就白尼羅河上遊地區的大片的濕地沼澤和森林。

  很明顯,南蘇丹這樣的氣候環境加上充足的水源最適合水稻種植,滿足了水稻種植的全部條件。

  當然,前提是將土地開發出來,而這一步也是最困難的,如果南蘇丹放在東亞,也許早就被開發出來了。

  但是這裡是非洲,千百年來當地的土著都沒有發展出農耕文明,反而是隔壁撒哈拉沙漠裡的蘇丹和埃及,以及高原上的阿比西尼亞人點出了農耕的科技樹。

  而南蘇丹的農業條件,放在這些地方裡,很明顯是最優良的,但是當地人卻只會遊牧,白白浪費了水熱和土地資源。

  尤其是前世南蘇丹的水果,蔬菜都需要進口,這簡直就是非洲國家裡的恥辱,糧食作物種植效率不行就算了,水果和蔬菜都需要進口,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現在南蘇丹的森林裡都長著野生的各種水果,吃都吃不完,反而到了二十一世紀需要進口了。

  低效的農業開發模式注定前世南蘇丹發展不起來,或者說惡勞好逸使得南蘇丹空有寶山,卻浪費掉了,各個武裝集團為了油田大打出手,然後就可以坐著收外國人的錢了。

  但是這筆錢直接被消費掉購買糧食、武器以及奢侈品,南蘇丹的水電,基礎設施,道路則完全沒有進步,南蘇丹一個產油國在非洲窮國裡都屬於混的最差一批,而南蘇丹不單單只有石油,其他資源也很豐富。

  說實話,南蘇丹沒有脫離蘇丹的時候天天叫苦,說是北方的阿拉伯人的壓榨造成了南蘇丹發展不起來,結果獨立後,幾乎每天都在忙著打仗,比隔壁蘇丹都要混亂,普通人生活水準還不如獨立前。

  在非洲唯一能和南蘇丹相比的就只有軍閥混戰的索馬裡,現在基本可以確定這兩個前世被國際社會評委失敗國家的臥龍鳳雛不會存在了,也算是東非做了一件好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